第599頁
他康良侯,就真敢把一切前程權勢,寄托在章首輔的良心上?便是能,區區章鴻禎也配!?至始至終,心胸狹隘傲氣十足的康良侯,就只忠於過皇家,只忠於過太后。章首輔?康良侯心中嗤笑,他算哪跟蔥?
當日章首輔在朝堂上,與章太后據理力爭,非要把楊景澄送往朔方,康良侯便足足笑了半刻鐘方止。他固守邊疆確實艱難,不想節外生枝,是以對朝中文臣之首客氣些許,那廝還真敢把他當「自己人」。
康良侯心中閃過一絲怨毒,你家孫子坑我兄弟蔡儀的帳,老子還沒跟你算呢!你特娘的就人五人六的使喚起老子來了?准太子落老子手裡,老子還犯得著聽你的?
可再保康良侯府百年輝煌的從龍之功,他何必繞彎子去問長樂那慫貨討?帶著眼門前的清清白白的小世子自己去搶不更快!?
章鴻禎,你那腦子,給你妹提鞋都不配!
楊景澄觀兩位武將的神情,便知自己猜對了。永和帝年不到五十,至今活蹦亂跳,要等到山陵自崩那日,那可是猴年馬月去了。待到那時,天下又將是什麼光景?哪怕換兩年前,也沒人能猜到華陽郡公會死,重生歸來的他,都錯估了形勢,遑論他人?
唯有真正吃進嘴裡的,方算切切實實的好處。否則一切畫餅,皆是枉然。可以說要不是時節不對,兩位大將不敢給蒙古留下破綻,這會兒他們倆就得謀劃著名怎麼入京勤王了!
康良侯沉思了良久,開口道:「韓運那王八犢子一天到晚裝粗人,實則是個老陰貨,不然我不至於老吃虧。」
宣獻伯韓運:「……」你咋還當著老子的面罵我了呢?
「我名聲不好,全賴我的確是個直腸子。」康良侯沒理會宣獻伯,徑直對楊景澄道,「我討厭猜來猜去,橫豎此處無外人。圍牆上有人監視,窗外門口,想必除了公子的人,亦沒生人敢靠近。」
頓了頓,他接著道,「加之韓運老王八偷偷跑上千里過來,也不是閒得慌,更不可久留。依我說,擇日不如撞日,我們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今日便議定個章程出來。到時只需一個暗號,即可同時行動。」
康良侯環視一圈,連丁年貴都沒落下,而後極認真的道:「姓章的不容小覷,跟他鬥心眼,我們是不成的。唯有雷霆一擊,一力降十會,直接將他碾成齏粉,方有獲勝的機會。二位覺著呢?」
宣獻伯淡淡的道:「除了老王八,其餘我沒意見。我們行伍中人,只信拳頭。朝廷防備我們,亦在於此。公子日後可重用靖南伯,以節制邊疆。卻不能放下武功,任由文臣騎在頭上。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缺一不可。但凡缺了哪個,江山難穩。」
「少廢話!」康良侯打斷了宣獻伯帶著私心的話語,不耐煩的道,「你這些日後再提,今日先說正事。」
「我也沒什么正事兒。」楊景澄笑,「我同梅指揮使不熟,身邊統共四個心腹。不說二位麾下的精兵強將,哪怕村子裡的農民,多幾個我都應付不來。」
說著,楊景澄笑容一斂:「我想當皇帝,但我麾下無人,二位有何錦囊妙計?不妨直言。」
「好!殿下爽快!」康良侯拍桌笑道。
宣獻伯想了想,點頭道:「我不想跟靖南伯僵持,哪怕他假意迎敵,也是麻煩。須得打他們個措手不及。依我之見,索性等到三月里,派騎兵突襲,直搗黃龍!姓蔡的,你覺得如何?」
「三月草長鶯飛,騎兵不必帶太多草料。可!」康良侯沒意見。
「軍事上我遠遜於二位宿將,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何調兵遣將,我不便插言。」楊景澄正色道,「然謀權篡位不止要打仗,還有戰後的安撫。我須得提前預備,侯爺能否替我打通京中通信渠道?我好與娘娘並一些熟人互通有無。」
康良侯心下大定,朗聲笑道:「小事,我有一支專職送信的隊伍,公子儘管拿去使,不必還我了。」
楊景澄微微一笑:「侯爺好意,卻之不恭,在此多謝了。」
第346章 隱匿 三方達成一致後,接下來便……
三方達成一致後,接下來便是調兵細節的商榷了。宣獻伯與康良侯性格不同,行軍布陣的想法亦不同。二者都想要實打實的從龍之功,那便都得出兵,既要一同出兵,少不得要先規劃好如何配合。
二人唇槍舌戰的辯了足足兩個多時辰,楊景澄半句插不上嘴。憑他學的那點皮毛功夫,碰上個甚京衛指揮使、都指揮使之流,還能說上兩句。到了邊疆宿將的跟前,離屁懂不懂,也就一線之隔。
既不懂,那便不多言,安靜的在旁聽著。打仗與治國一樣,能聽兩位前輩坐而論道,實屬幸事。聽到中途,楊景澄索性起身,把守在門外的三個侍衛拎了進來,叫他們好生聽聽課,長長見識。
楊景澄的舉動無疑大大取悅了兩位宿將,講的更起勁了。至後來,早已脫離了篡權奪位的範疇,直奔行軍布陣的技巧去了。楊景澄悠哉悠哉的吃著桌上備的零食,心想,這二位別看平日裡隔三差五的對罵,很多方面還挺惺惺相惜的。
一場酣暢淋漓的辯論下來,宣獻伯與康良侯皆覺爽快。原先他們各自守著一灘,難有正經交流的機會。何況往日各屬不同的派系,真掐起來,那是生死仇敵,壓根沒心思關心對方在軍事上的見解。
當日章首輔在朝堂上,與章太后據理力爭,非要把楊景澄送往朔方,康良侯便足足笑了半刻鐘方止。他固守邊疆確實艱難,不想節外生枝,是以對朝中文臣之首客氣些許,那廝還真敢把他當「自己人」。
康良侯心中閃過一絲怨毒,你家孫子坑我兄弟蔡儀的帳,老子還沒跟你算呢!你特娘的就人五人六的使喚起老子來了?准太子落老子手裡,老子還犯得著聽你的?
可再保康良侯府百年輝煌的從龍之功,他何必繞彎子去問長樂那慫貨討?帶著眼門前的清清白白的小世子自己去搶不更快!?
章鴻禎,你那腦子,給你妹提鞋都不配!
楊景澄觀兩位武將的神情,便知自己猜對了。永和帝年不到五十,至今活蹦亂跳,要等到山陵自崩那日,那可是猴年馬月去了。待到那時,天下又將是什麼光景?哪怕換兩年前,也沒人能猜到華陽郡公會死,重生歸來的他,都錯估了形勢,遑論他人?
唯有真正吃進嘴裡的,方算切切實實的好處。否則一切畫餅,皆是枉然。可以說要不是時節不對,兩位大將不敢給蒙古留下破綻,這會兒他們倆就得謀劃著名怎麼入京勤王了!
康良侯沉思了良久,開口道:「韓運那王八犢子一天到晚裝粗人,實則是個老陰貨,不然我不至於老吃虧。」
宣獻伯韓運:「……」你咋還當著老子的面罵我了呢?
「我名聲不好,全賴我的確是個直腸子。」康良侯沒理會宣獻伯,徑直對楊景澄道,「我討厭猜來猜去,橫豎此處無外人。圍牆上有人監視,窗外門口,想必除了公子的人,亦沒生人敢靠近。」
頓了頓,他接著道,「加之韓運老王八偷偷跑上千里過來,也不是閒得慌,更不可久留。依我說,擇日不如撞日,我們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今日便議定個章程出來。到時只需一個暗號,即可同時行動。」
康良侯環視一圈,連丁年貴都沒落下,而後極認真的道:「姓章的不容小覷,跟他鬥心眼,我們是不成的。唯有雷霆一擊,一力降十會,直接將他碾成齏粉,方有獲勝的機會。二位覺著呢?」
宣獻伯淡淡的道:「除了老王八,其餘我沒意見。我們行伍中人,只信拳頭。朝廷防備我們,亦在於此。公子日後可重用靖南伯,以節制邊疆。卻不能放下武功,任由文臣騎在頭上。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缺一不可。但凡缺了哪個,江山難穩。」
「少廢話!」康良侯打斷了宣獻伯帶著私心的話語,不耐煩的道,「你這些日後再提,今日先說正事。」
「我也沒什么正事兒。」楊景澄笑,「我同梅指揮使不熟,身邊統共四個心腹。不說二位麾下的精兵強將,哪怕村子裡的農民,多幾個我都應付不來。」
說著,楊景澄笑容一斂:「我想當皇帝,但我麾下無人,二位有何錦囊妙計?不妨直言。」
「好!殿下爽快!」康良侯拍桌笑道。
宣獻伯想了想,點頭道:「我不想跟靖南伯僵持,哪怕他假意迎敵,也是麻煩。須得打他們個措手不及。依我之見,索性等到三月里,派騎兵突襲,直搗黃龍!姓蔡的,你覺得如何?」
「三月草長鶯飛,騎兵不必帶太多草料。可!」康良侯沒意見。
「軍事上我遠遜於二位宿將,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何調兵遣將,我不便插言。」楊景澄正色道,「然謀權篡位不止要打仗,還有戰後的安撫。我須得提前預備,侯爺能否替我打通京中通信渠道?我好與娘娘並一些熟人互通有無。」
康良侯心下大定,朗聲笑道:「小事,我有一支專職送信的隊伍,公子儘管拿去使,不必還我了。」
楊景澄微微一笑:「侯爺好意,卻之不恭,在此多謝了。」
第346章 隱匿 三方達成一致後,接下來便……
三方達成一致後,接下來便是調兵細節的商榷了。宣獻伯與康良侯性格不同,行軍布陣的想法亦不同。二者都想要實打實的從龍之功,那便都得出兵,既要一同出兵,少不得要先規劃好如何配合。
二人唇槍舌戰的辯了足足兩個多時辰,楊景澄半句插不上嘴。憑他學的那點皮毛功夫,碰上個甚京衛指揮使、都指揮使之流,還能說上兩句。到了邊疆宿將的跟前,離屁懂不懂,也就一線之隔。
既不懂,那便不多言,安靜的在旁聽著。打仗與治國一樣,能聽兩位前輩坐而論道,實屬幸事。聽到中途,楊景澄索性起身,把守在門外的三個侍衛拎了進來,叫他們好生聽聽課,長長見識。
楊景澄的舉動無疑大大取悅了兩位宿將,講的更起勁了。至後來,早已脫離了篡權奪位的範疇,直奔行軍布陣的技巧去了。楊景澄悠哉悠哉的吃著桌上備的零食,心想,這二位別看平日裡隔三差五的對罵,很多方面還挺惺惺相惜的。
一場酣暢淋漓的辯論下來,宣獻伯與康良侯皆覺爽快。原先他們各自守著一灘,難有正經交流的機會。何況往日各屬不同的派系,真掐起來,那是生死仇敵,壓根沒心思關心對方在軍事上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