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這些都是項泗那孩子親口告訴楊雲清的,楊雲清也的確是能從中感受到當年還是個小孩子的項泗的心意的。不過雖然這管事未當成,但現在成為大周的新科狀元,以後更是能同朝為官,這也算是一個驚喜了。
而且說來,項泗這個孩子,可以算是在楊雲清穿越之後,給了他對「神童」這個詞最清晰的認知了。
十三歲從乞兒變成有戶籍的學生進學院讀書,僅僅啟蒙半年,便將幾乎是所有的字都認識了,然後還有過目不忘只能,迅速嶄露頭角。
以前便說了,學院雖然只是單單教那些孩子讀書認字,不是為了科舉,所以這教授的內容自然也不是四書五經了。
但是遇到這種有天賦的孩子,自然是另當別論了,能培養他走上科舉之路就更好了。
所以之後項泗便得到了學院的全力培養,楊雲清這邊也從下面管事那裡知道自己所捐助的學院裡出現了一個神童的,自然是不忍他被埋沒,所以很是費心地為他請了一位夫子。
而就在費泗啟蒙兩年之後,也就是他十五那年,下場考試,成功拿到了秀才功名,然後就是參加鄉試,然後會試、殿試,成為狀元。
十三歲到十七歲,總共來說也就四年,卻讓一個乞兒成長成了一個新科狀元,說起來雖然令人不可置信,但是卻又確確實實地發生了,這麼一來,不得不讓人感慨,原來真的是有神童的。
而在那時,楊雲清也慶幸自己在費泗的那個縣城裡設立了一座學院,不然如此一顆明珠豈不是要蒙塵了?
而費泗的這個活生生的例子,也清楚地告訴楊雲清,這麼多年來,他投入了那麼多銀子,在大周各地建立學院,做的不是無用之功,他確實是改變了許多孩子的命運。
第194章 正文完結 建平二十二年,轉眼就過……
建平二十二年, 轉眼就過了十年。
這十年中發生了不少事情,太后薨了,諡號「孝仁」, 鳳陽花了一年才走出這個陰影;而楊雲清的老師任次輔, 也去世了,楊雲清以親子之禮給老師捧幡摔盆;從小照顧楊雲清長大的海伯, 也阿綿的時候去了,但實在算是高壽了。
而內閣之內的次輔, 這十年來除了楊雲清, 其它人致仕的致仕, 去世的去世, 現在也有了新的人入了內閣補缺,朱首輔的學生加女婿, 與楊雲清也有些關係的江騰也早就入了內閣,只是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在上奏摺乞骸骨,準備致仕了, 畢竟他的年紀也大了。
而十年的時間,也足夠大周發生巨大的變化, 兩個五年計劃過去, 大周現在社會各方面都是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的。
紡紗機和蒸汽機在五年前就被發明了出來, 當時蒸汽機這個東西很是引起了一番轟動。
電這個東西終於也有人搞懂了, 成功讓水力發電成為了事實, 而電燈這個東西, 因為楊雲清知道其中最關鍵的材料鎢絲, 不必讓人像愛迪生一樣失敗上千次才能找到這項關鍵材料。
所以這難度也降低了許多,在楊雲清派人尋到了鎢礦之後,電燈在今年也被發明了出來, 只是現在研究還不夠,僅僅只能做到讓燈亮幾秒而已,離投入民間使用還有很遠的距離,不過隨著大家的研究,讓電燈進入百姓家也是早晚的事情,楊雲清在有生之年肯定能見到這一天。
這些年因為朝廷對發明者大力嘉獎,甚至出台了專利權這一律法,不少人因專利暴富,所以民間發明創造之風盛極一時,而楊雲清當初總結出的那本冊子,基本上只要識字,人手一本。
而因為那本冊子上內容的啟蒙,也讓不少有志之士投身於這個剛剛萌芽的近代科學中,許多衍生出來的理論體系也都在慢慢發酵,各門學科,例如物理化學也漸漸有了一個影子出現,假以時日,發展壯大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出現近代科學的雛形不成問題。
因為有楊雲清這個作弊器,理論體系發展這麼快一點都不奇怪,許多理論體系其實只需要一個引子而已,之後自會有人被啟發然後完善發展,最難的永遠是第一步。
而義務教育這些年也做得轟轟烈烈,現在十年過去了,當年入學的孩子大都已經十七八歲,現在也步入了社會,不識字的人有,畢竟到了現代都沒有完全消除文盲,但是這一年齡段不識字的,只占總人數的三成,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了。
這些經過了學院具有一些現代化教育的孩子,他們與上一代的思想觀念有很大不同,這也為大周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女子的地位在改革中也上升了不少,雖然離女子可以如朝為官還早,但是總有露出曙光的那一天。
至少現在,經過這十年變化,女子改嫁或是直接立女戶招贅這種事情已經很常見了,再也沒有敢稅閒話的,畢竟有著朝廷的政策支持。
隨著各種發明越來越多,雖然都是一些基礎的發明,並不像蒸汽機那樣有點現代化機器的影子,但是對於百姓的生活來說,也確確實實有點作用。工廠在大周也遍地開花,如此更是帶來了無數的做工崗位,女子們也能走出家門,賺的錢也不比男的少多少,她們的地位也因此理所當然地提高了。
畢竟在百姓中,尤其是現在隨著義務教育改革,識字的人越來越多,以前那些女子以夫為天的說法雖然沒有完全消除,但是也少了不少,這個時候,大多數時候,家裡面誰賺的銀子多,誰自然腰杆子硬,擁有了話語權。
而且說來,項泗這個孩子,可以算是在楊雲清穿越之後,給了他對「神童」這個詞最清晰的認知了。
十三歲從乞兒變成有戶籍的學生進學院讀書,僅僅啟蒙半年,便將幾乎是所有的字都認識了,然後還有過目不忘只能,迅速嶄露頭角。
以前便說了,學院雖然只是單單教那些孩子讀書認字,不是為了科舉,所以這教授的內容自然也不是四書五經了。
但是遇到這種有天賦的孩子,自然是另當別論了,能培養他走上科舉之路就更好了。
所以之後項泗便得到了學院的全力培養,楊雲清這邊也從下面管事那裡知道自己所捐助的學院裡出現了一個神童的,自然是不忍他被埋沒,所以很是費心地為他請了一位夫子。
而就在費泗啟蒙兩年之後,也就是他十五那年,下場考試,成功拿到了秀才功名,然後就是參加鄉試,然後會試、殿試,成為狀元。
十三歲到十七歲,總共來說也就四年,卻讓一個乞兒成長成了一個新科狀元,說起來雖然令人不可置信,但是卻又確確實實地發生了,這麼一來,不得不讓人感慨,原來真的是有神童的。
而在那時,楊雲清也慶幸自己在費泗的那個縣城裡設立了一座學院,不然如此一顆明珠豈不是要蒙塵了?
而費泗的這個活生生的例子,也清楚地告訴楊雲清,這麼多年來,他投入了那麼多銀子,在大周各地建立學院,做的不是無用之功,他確實是改變了許多孩子的命運。
第194章 正文完結 建平二十二年,轉眼就過……
建平二十二年, 轉眼就過了十年。
這十年中發生了不少事情,太后薨了,諡號「孝仁」, 鳳陽花了一年才走出這個陰影;而楊雲清的老師任次輔, 也去世了,楊雲清以親子之禮給老師捧幡摔盆;從小照顧楊雲清長大的海伯, 也阿綿的時候去了,但實在算是高壽了。
而內閣之內的次輔, 這十年來除了楊雲清, 其它人致仕的致仕, 去世的去世, 現在也有了新的人入了內閣補缺,朱首輔的學生加女婿, 與楊雲清也有些關係的江騰也早就入了內閣,只是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在上奏摺乞骸骨,準備致仕了, 畢竟他的年紀也大了。
而十年的時間,也足夠大周發生巨大的變化, 兩個五年計劃過去, 大周現在社會各方面都是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的。
紡紗機和蒸汽機在五年前就被發明了出來, 當時蒸汽機這個東西很是引起了一番轟動。
電這個東西終於也有人搞懂了, 成功讓水力發電成為了事實, 而電燈這個東西, 因為楊雲清知道其中最關鍵的材料鎢絲, 不必讓人像愛迪生一樣失敗上千次才能找到這項關鍵材料。
所以這難度也降低了許多,在楊雲清派人尋到了鎢礦之後,電燈在今年也被發明了出來, 只是現在研究還不夠,僅僅只能做到讓燈亮幾秒而已,離投入民間使用還有很遠的距離,不過隨著大家的研究,讓電燈進入百姓家也是早晚的事情,楊雲清在有生之年肯定能見到這一天。
這些年因為朝廷對發明者大力嘉獎,甚至出台了專利權這一律法,不少人因專利暴富,所以民間發明創造之風盛極一時,而楊雲清當初總結出的那本冊子,基本上只要識字,人手一本。
而因為那本冊子上內容的啟蒙,也讓不少有志之士投身於這個剛剛萌芽的近代科學中,許多衍生出來的理論體系也都在慢慢發酵,各門學科,例如物理化學也漸漸有了一個影子出現,假以時日,發展壯大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出現近代科學的雛形不成問題。
因為有楊雲清這個作弊器,理論體系發展這麼快一點都不奇怪,許多理論體系其實只需要一個引子而已,之後自會有人被啟發然後完善發展,最難的永遠是第一步。
而義務教育這些年也做得轟轟烈烈,現在十年過去了,當年入學的孩子大都已經十七八歲,現在也步入了社會,不識字的人有,畢竟到了現代都沒有完全消除文盲,但是這一年齡段不識字的,只占總人數的三成,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了。
這些經過了學院具有一些現代化教育的孩子,他們與上一代的思想觀念有很大不同,這也為大周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女子的地位在改革中也上升了不少,雖然離女子可以如朝為官還早,但是總有露出曙光的那一天。
至少現在,經過這十年變化,女子改嫁或是直接立女戶招贅這種事情已經很常見了,再也沒有敢稅閒話的,畢竟有著朝廷的政策支持。
隨著各種發明越來越多,雖然都是一些基礎的發明,並不像蒸汽機那樣有點現代化機器的影子,但是對於百姓的生活來說,也確確實實有點作用。工廠在大周也遍地開花,如此更是帶來了無數的做工崗位,女子們也能走出家門,賺的錢也不比男的少多少,她們的地位也因此理所當然地提高了。
畢竟在百姓中,尤其是現在隨著義務教育改革,識字的人越來越多,以前那些女子以夫為天的說法雖然沒有完全消除,但是也少了不少,這個時候,大多數時候,家裡面誰賺的銀子多,誰自然腰杆子硬,擁有了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