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那之後,孟耀輝從較為安定的東邊回撤,駐守這方最不安寧的北方。

  蠻夷依舊討不到好處,想故技重施,但有了前車之鑑,況且孟耀輝比秦峰武更小心謹慎,先後派去的奸細都被活活打死。

  李青奕心中明白,父皇不大舉進攻,一是怕其他鄰國有機可趁,二是一旦戰亂起,不止邊關百姓遭受戰亂之苦,全國徵兵,耕地荒涼,人心不穩。三是,這片貧瘠的土地,確實入不了眼,搶來無用。所以這麼多年來,都是這樣維持的。

  好在屢屢交鋒,大軍都未攻進城來,也算是護得一方百姓安寧。

  李青奕來的時候,已經同蠻夷交戰過兩場,那些蠻夷狡猾的很,一看打不過,就撤退,隔日再來,時常把本朝將士搞得人疲馬乏,他們揚一揚馬鞭,精神依舊。

  李青奕不敢懈怠,又沒有作戰經驗,虛心向孟耀輝和沈青討教,兩位老將軍多以防守為主,保衛疆土就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可是孟躍庭卻不然,要主動進攻,他早就厭煩了這樣你攻我守的格局,就應該像東邊鄰國進犯那樣,奪下城池,割讓土地,非得讓侵犯者傷了根本三年五載休養生息不可。

  孟耀輝嘆口氣,「躍庭呀,早就同你說過,那時我們敢如此進攻,是因為還有秦老將軍和親公子鎮守,不怕別國趁亂來攻,如今何敢?」

  李青奕卻道:「孟少將軍所言也不無道理,長期同他們周旋,時不時來侵擾,實在讓人厭煩,若能擒拿主帥,傷其根本,將他們趕到荒漠以西,想來能安穩個五載。」

  在軍事上,有一說一,對事不對人,李青奕絕不會因為這個提議是孟躍庭所言,就反對,相反,他十分贊成。

  孟躍庭有些驚訝,在此之前,他也認為李青奕也會反對。

  李青奕又道:「孟將軍,我且問你,東鄰國已戰敗三載,休養生息如何了?何不趁著他們尚未恢復,不能對我朝構成威脅,先解決了北部蠻夷?再等幾載,若兩國同時進犯,又當如何?」

  孟耀輝馬上道:「殿下,這種可能非常小,不足為慮。若我們主動進攻,蠻夷勇猛,不論勝敗,定然傷亡甚重,況且再向北都是戈壁,不似東鄰國占領的意義。」

  「孟老將軍所言也有道理,可是將軍有沒有想過,我們侵占他們的戈壁沒有意義,但是他們卻對我們的城池垂涎已久,嚮往更好的環境,過上更富足的生活是人性使然,他們絕不可能罷休的。據我所知,蠻夷現在的君王性情平和,愛民如子,不喜征戰,卻已到風燭殘年,即將繼位的王子卻爭強好勝,他若登位,攻打進犯只會比這幾年更甚,很有可能舉全國之力來攻打,到了那時東鄰國也已休養生息,難保不對我們再次發難。」

  「誰說戈壁我們奪來無用,它安靜的放在哪裡就是用處。」

  軍帳內,所有人皆沉默。

  許久之後,孟躍庭道:「不用太遠,將他們趕到烏珠山脈以西就好,遠離中原各城鎮,此條山脈易守難攻,對我們有利。」

  「確實是好主意,但寧王沒有作戰經驗,就在軍後指揮吧。」沈青知道寧王心意已定,他無法阻止,但此次他跟著來,主要的職責不是作戰,而是保護。皇帝親口對他說,此次就是歷練,務必保護好寧王,誰知寧王竟同意了孟躍庭的進攻之說。

  「沈將軍的意思本王明白,可是作為主帥不上戰場是何道理?」他早就想上一回戰場了,只坐在高殿之上,沒經歷過硝煙戰火的君王,終究是不合格的。

  孟耀輝道:「老臣佩服,寧王膽識過人,此戰必勝。」

  一語中的。李青奕指揮兵分三路,孟躍庭直搗蠻夷王庭,孟耀輝拖住其他趕來救援的部落,沈青斷後。

  蠻夷根本沒反應過來,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深夜,王庭毫無防備,遭遇突襲,派人去救援的人都被截殺,有去無回,但也有勇士殺出重圍請援軍,匆匆趕來的援軍被攔在半路,而此時王庭已然不保,不過蠻夷本就遊牧為生,軍隊抵擋敵軍,家眷先行撤離,留下死士頑強抵抗,其餘人再撤離。

  孟耀輝這邊就不樂觀了,前來的援軍有備而來,撕殺慘烈,沈青馬上支援,戰局轉敗為勝,在得知君王已經逃離,援軍也馬上撤離。

  他們一路逃到了烏珠山下,退無可退,想要爬山而過,但敵軍追趕太急,保全性命太難。

  最後蠻夷君王決定正面相對,保護女人和孩子先爬過山去保命。

  李青奕騎著高馬立於大軍之中,亦投身大戰,血腥不斷賤在他的臉上,林瑞一直在他身邊寸步不離,為他抵擋所有的刀劍。

  誰都沒有發現,一個小士兵在戰亂之中慢慢靠近了李青奕,在這樣的時刻,身穿自己陣營的軍服,根本不會有人想到他要殺的人是自己的主帥。

  就在長劍要刺入李青奕後背時,林瑞一個轉身阻攔,誰料這人武功高強,根本不像是一個小兵,已經奮戰許久的林瑞體力不支,生生接了這人一劍。

  李青奕見這一幕,心中一驚,想要去救林瑞,可身邊圍了太多蠻夷人,逼得他節節退後,根本抽不出手來。

  說時遲那時快,沈青飛身趕來,一劍刺進了刺殺者的後背。

  「留活口。」李青奕大喊。

  第83章 不愛  如果有來生,我還要……

  戰爭慘烈, 死傷嚴重,但蠻夷死傷更重,大傷元氣, 被成功趕到了烏珠山以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