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哥之死,是太子讓孟躍庭去做的。」李青奕笑笑,「我說這些,你也不信,你信不信對我來說也無所謂,只是五哥好生可笑,你想要皇位就說想要,拿三哥當什麼藉口!」

  李青冉被氣笑了,「你憑什麼這麼說!三哥死後,太子被廢,四哥出生卑微,立嫡立長,怎麼也輪到我了,不是我同你爭,是你為何偏要跳出來同我爭?」

  李青奕終於明白了癥結所在,確實,李青冉說得不無道理,立嫡立長,四哥空有一個皇子身份,按照祖制,是該輪到五哥了。

  「可是,從古至今,真正立嫡立長的又有多少,不說古書上的記載,就說父皇當時封為太子時,既非皇爺爺的長子又非嫡子。五哥,沖喜之後,父皇見我身體好轉,派我秘密公幹,也不是我自己求來的。」

  「怎麼,你是想炫耀自己並沒有爭取,父皇就對你青睞有加嗎?」這也是他最想不通的,面對朝政,他處處小心不敢輕易言論,李青奕肆意而言,反而得了父皇稱讚,有時他學者李青奕的樣子大膽直言,卻沒有一次得了父皇誇獎,就連李青奕病弱的身體,都成了被偏愛的理由,何其不公。

  李青奕搖頭笑笑,「長久以來,我憑著一顆公正的心,一切都是從大局考慮,真正為民生謀劃,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而五哥心中想的卻是如何討得父皇歡心吧。」

  這或許也是他和眾兄弟最不同的地方。

  「你虛偽。」李青冉不屑一顧。

  這態度在李青奕意料之中,「五哥怎麼認為都行,我好心警告你,我的忍耐是有底線的,這次放過你,不代表下次也會放過你,五哥好自為之。」

  李青奕揚長離去。

  第82章 征戰  主動進攻

  剛回到府中, 李青奕還沒來得及走到內院,王平就帶著聖旨來了寧王府。

  「寧王,接旨吧。」

  李青奕跪地, 王平宣旨:

  門下, 每逢寒冬,邊關進犯, 今派寧王前去北部邊疆抗敵,為主帥,沈青為副將,擇日啟程。

  末了, 王平加了一句,「寧王恭喜。」

  李青奕接旨,先是驚訝,只因自己向來病弱, 朝中還有武將, 況且北部邊疆有孟耀輝鎮守,如何用得到他。

  但因王平這句恭喜, 他意識到皇帝讓他出征,是為了歷練, 有了戰場經驗,就更有資格坐在儲君的位置上。

  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李青奕如釋重負, 但現在還不是放鬆的時候, 一日沒有坐上龍椅,就要時刻保持警醒。

  只是,這個冬日,他又不能陪他的小娘子了。

  還未將聖旨收好, 一轉身就看見秦落柔站在她身後。

  「殿下可是要出征?「

  「父皇聖旨已下。」

  秦落柔看著李青奕手上攤開的聖旨,「沈青曾是我父親的副將,深得父親重用,作戰經驗豐富,殿下可信任此人。」

  「落柔放心。」李青奕來到她面前,「北部邊疆有孟將軍父子,根本不用再去軍隊,父皇此舉就是為了歷練我,不會有事的。」

  「孟將軍父子?不知現在孟躍庭是否放下了對你的仇恨,你萬事都要小心。」秦落柔心中不安。

  「他應該已經想明白很多事,否則不會請旨駐守邊疆。只是,他可能不想再見到我,此次,我們二人卻是非見不可了。」李青奕拿著這道聖旨看了看,「這聖旨中的深意,想必朝中大臣已然知曉,孟老將軍定會保我安然無虞,孟躍庭即使不保護我,也不會想再害我。落柔,是你用自己的性命換回了孟躍庭的初心。」

  秦落柔眼眸低垂,「我寧願他一直都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不是用這樣的方式將他喚回。那日馬車上,我對孟躍庭所說都是肺腑之言,父親在世時確然十分看重他,他天生就該在戰場,還好,他清醒了過來,希望一切都不晚。」

  「落柔,我會好好重用他,他同我之間沒有國讎家恨。唯有你,許是他這輩子都無法釋懷的,既然他選擇了遠離都城,用行動去勸慰自己,我亦不會觸碰他心中的傷口。放心吧,安心等我回來。」

  李青奕輕輕擁住秦落柔。

  三日後,李青奕帶著幾十萬大軍,日夜兼程趕到了北部邊疆,孟耀輝讓出將帥之位,眾將士接受李青奕的檢閱。

  李青奕同孟躍庭心照不宣的誰也沒有提起有關於秦落柔的任何事,如同兩個剛認識的陌生人。

  他也看見了死皮賴臉跟著孟躍庭的李夢菲,住在孟躍庭軍帳一旁的大帳中,放下身段討好,卻都不見孟躍庭回應。

  北部鄰國土地貧瘠,以放牧為生,國土大部分都是戈壁,到了冬季,物資匱乏,時常進犯邊關城鎮,長遠目的就是奪幾座城池,改善本土情況,短期目的就是問他們要些物資。

  年年,他們都會用馬匹換一些糧食布匹,度過冬日。為邊關百姓安寧,只要交換條件不過分,都會答應,可這些蠻夷不知足,得寸進尺,還要侵擾邊關百姓,掠奪糧食。

  他們善用馬術,各個魁梧高大,身強體壯,有很多不怕死作戰驍勇的將士,多少年來,兩國互相掣肘,誰也從對方身上討不到好處。

  此次,兩國已經達成了交換,但這些蠻夷鮮少遵守約定,依然年年進犯,他們想要更多的物資,我們想要邊疆安寧。

  兩國羈絆已久,這麼多年來,多是以本朝戰勝為主,先有奉國公秦峰武,後有護國將軍孟耀輝,他們屢敗屢戰也沒討到什麼好處,但也總有讓他們得意的時候,就是兩年前因為奸細,延誤了軍機,奉國公不察,死在了他們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