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曾經她心心念念擁有自己的大宅子,她會和秦嬤嬤一起住在這裡過著平淡而又溫馨的日子。而今宅子有了,嬤嬤卻不再了。

  司馬延,真的懂她。

  「謝謝。」她哽咽著,「可惜我嬤嬤沒有等到這一天。」

  嬤嬤到死都不知道那個養大的孩子已經不在了,或許去了另一個地方,她們會再次團聚在一起。

  「她在天之靈,一定會看到的。」

  「或許吧。」

  她燒了一柱香,磕了頭。

  香火中,她仿佛看到了秦嬤嬤。那張老而慈祥的臉上儘是欣慰,像是在叮囑她以後好好生活。一瞬間她想到了許多,前世今生交織在一起。

  那些過往歷歷在目,卻又似遙不可及。

  恍惚間,她分不清自己身在何處,又姓甚名誰。她為什麼來到這個時空?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經歷?

  嬤嬤不在了,媽媽也不需要她,她還能做什麼?她覺得很迷茫,不知道接下來的人生還有什麼有意義的事。

  「司馬延,你說人為何而活?」

  「為了不負自己。」

  自己?

  她呢喃著這兩個字,似乎第一次審視自己的人生。突然之間,她想通了一件事,有些理解媽媽的決定。

  以前她覺得子女之於父母才是最重要的人,卻忘了人心最是難懂。媽媽既然選擇了陛下,必是因為覺得比之子女,愛人才是最重要的。

  她不是媽媽,她沒有資格評判對方的生活方式。隱姓埋名也好,苟且偷生也好,一輩見不得光也好,那都是媽媽的選擇。

  而她,應該也有自己的選擇。

  不再為了任何人,只為了她自己。

  她慢慢起身,走出屋外。

  外面天氣晴好,天大地大。

  身後是修長如玉的男子,他在默默注視著她。她深深一個呼吸,胸臆間有無數的情緒在奔來涌動。

  然後她轉過頭來,望著他。

  那雙杏眼如洗,一如碧空萬里。

  她輕輕扯了一下他的衣袖,「司馬延,你之前不是說中秋前後有幾個好日子嗎?」

  司馬延鳳眸幽深,直視人心。

  她笑得無害又羞澀,「我們成親吧。」

  第78章 成親

  日子定在八月初十, 宜嫁娶。

  忠親王府世子大婚,可謂最近朝天城頭等大事。從傳出婚訊的那一天起,王府便成了百姓注目之所在。

  大婚這一日, 陛下特准朝中百官休沐一天。如此恩寵, 也唯有忠親王府能有。朝臣們一大早齊聚王府,同僚們之間是從未有過的和睦團結。

  陛下親賜玉如意一支, 以示兩姓晉好永結同心。皇后賜四尾鳳簪一支,以表今後蘇宓之尊貴身份。舉凡是長了眼晴的,皆能看出帝後對忠親王府之看重,對蘇宓的默認。

  送嫁的是以大皇子為首的世家子弟, 接嫁的是以太子殿下為首的世家子弟。如此聖寵,再次證明忠親王府在燕朝不可撼動的地位。

  流水的嫁妝從王府正門抬出去,繞了差不多整個朝天城後又從正門回來。蘇宓坐在喜轎中,聽著百姓們熱鬧的議論聲。有誇她命好的, 有羨慕她運好的。那些艷羨聲夾雜著些許的嫉妒, 感慨她這隻麻雀飛上了枝頭。

  她緊緊握著手中的蘋果,不知為何覺得很是心安。

  剛一開始穿越而來, 她其實心中無所歸依。那時候一門心思想著帶秦嬤嬤離開,完成那個蘇宓的遺願。後來秦嬤嬤死了, 她仿佛失去了目標。她想離開這裡,想遠離京中獨自生活。

  再後來她和媽媽重逢,她以為這就是她穿越的原因。是老天爺憐憫她們母女過早分別, 讓她們在這個時空里再次成為母女。如今她即將與司馬延結成夫妻, 她才知道這才是她來到這個世間的真正意義。

  儀仗大前,鑼鼓喧天。

  李昭騎馬隨後,威風凜凜。

  百姓們議論蘇宓的同時,也談論起這位風評不是很好的大皇子。相傳大皇子嗜吃而體胖, 痴而不聰明。現在看去那英俊的少年與篤定的眼神,哪裡是什麼痴肥之人,又哪裡瞧得出不甚機靈。

  果然傳言誤人。

  便有人想到大皇子年已十四,應是到了選妃的年紀。一時間婦人們七嘴八舌如數家珍地說起京中的貴女們,比如吳家的吳玉清、楊家的楊楚楚,曲家的曲婉兒。

  他們不知情由,自是不知前兩家已被陛下厭棄。說到聯姻論親,楊家的姑娘應該能在大皇子府占有一席之地。

  吳玉清和楊楚楚也在人群中,蒙紗遮面心懷複雜。她們聽著百姓的討論,心中各有盤算。若是以前,吳玉清是看不上大皇子的,但現在大皇子不是她能高攀的。

  楊楚楚則有不同的想法,他們楊家是大皇子的外祖家,縱然父親已逝,但她可是大皇子嫡親的表姐。正妃她不行,側妃還不可以嗎?

  送親的隊伍從北繞,從南歸。

  迎親的世家子弟熱熱鬧鬧地接親,蘇宓是第一次見到那位太子殿下還有三皇子李暉。太子穩重,瞧著是個溫厚之人。不過皇家子弟不可貌相,她可不認為這個太子殿下是個老實的。三皇子李暉肖似皇帝,年紀不大架勢十足。端妃已逝,想來他心中應該重新有了計較,若不然以後定有一爭。

  踢轎門、入王府。

  一應禮儀完成後,蘇宓被喜娘引至喜堂。她手執喜綢的一端,從蓋頭下看向另一端的男子。不能窺全貌,只能看到一雙錦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