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即使她傷過他的心,他原也沒打算和她計較。只是他接受不了她的身世,那是對父皇最大的侮辱。

  縱然如此,他還是不忍看她受人欺負。

  姐弟二人再次相見,多了疏離和尷尬。望著眼前胖瘦合宜的少年,李長晴像是不認識他一樣。那個只知道吃的皇弟,那個人人都看不上的皇弟,似乎和她以為的並不一樣。

  「你也是來看我笑話的?」她抬著下頜,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和以前一樣。

  李昭複雜地看著她,「皇姐,你恨嗎?」

  李長晴臉色微變,她豈能不恨?但是她應該恨誰?那個人是她的母后,是她的親娘,她能恨嗎?

  她下頜抬得更高,「事到如今,說這些有什麼意思?」

  「豈能無意思?皇姐可記得之前種種,你待人以折辱,多次欺蘇姑娘無人相護。而今你將孤身一人遠嫁兀丘,往後日子漫漫,自會有人欺你無人庇護。時到今日,你未曾覺得愧疚嗎?」

  「我為何要愧疚?這一切皆不是我的錯。那蘇宓對我做的種種,你難道不知嗎?她也不是什麼好人,你別被她的花言巧語給騙了。」

  「若不是皇姐作惡在前,她又怎麼會以牙還牙。她如果真是惡人,便是暗中弄死你又有誰知。」

  李昭的話如一記驚雷,驚得李長晴面色丕變,「你…你胳膊肘往外拐,你幾時與她這般交好?虧得我外祖家當年力薦你母妃來照顧我,要不然你焉有皇子之尊?」

  當年之事,端妃逃不了干係。

  端妃是知情者,說法定是一切幕後的謀劃者,這正是李昭深覺愧疚之所在。母債子償,他不會逃避。

  他的沉默,招來李長晴一聲冷笑。

  「楊家不是什麼好東西,你母妃又能好到哪裡去。當年之事,她定然是知情的,否則父皇怎麼會留不得她。所有人都說她與我母后是好友,兩人交情匪淺,說不定是她故意討好我母后,圖的就是借我母后的光飛上枝頭。若不然以她之姿與身份,最多嫁一個破落戶。她是死了,父皇也確實不會動你和三皇弟,不過你們要是有其它的想法,我勸還是早點打住的好。日後我是風雨飄搖前路不知,你們又能好到哪裡去,一輩子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彼此而已。」

  都是宮裡長大的,誰也不是傻子。

  李昭苦笑,「以前皇姐覺得我傻,今日我看皇姐也覺得聰明不到哪裡去。這宮裡人人都以為自己是聰明人,卻不知都是傻子。」

  他已經要出宮建府了,離開這地方也好。

  李長晴出使的那一天,極為風光。

  兀丘使者很滿意,他們也想不到皇帝會將嫡公主遠嫁。

  出了朝天城,李長晴挺直的背突然一垮,她終於體會到孤立無助的感覺。她想起蘇宓說的那句話,越發心中惶然。

  然而她沒有選擇。

  便是死,她也不能丟了公主的名分。

  蘇宓就在人群之中,望著那公主儀仗遠去。耳邊是百姓熱鬧的歡笑聲,不知那鸞駕中的李長晴在想什麼。「此次和親,邊關應該能安穩幾年。」

  司馬延鳳眸微深,帝王心術難測,他卻不這麼想。

  事實上皇帝此舉不過迷惑兀丘,那兀丘老大汗得了燕朝的嫡公主,還當燕朝誠心向他們示好,難免自鳴得意鬆懈怠慢。

  不過是三月後,燕軍出其不意發動攻擊直搗兀丘。老大汗措手不及之時將李長晴推上戰場威懾燕軍。

  誰知燕軍根本不在意嫡公主的死活,照舊揮戈開戰。戰亂之中,李長晴成了棄子,被老大汗一怒之下斬於陣前。

  燕軍生擒老大汗之後,迫使兀丘稱臣。而李長晴確實求仁得仁,死後被追封為忠義孝誠公主,葬於邊關交界之處。

  這是後話。

  且說公主儀仗遠去後,百姓們這才慢慢散去。

  蘇宓眼尖,於退散人群中看到了熟悉的面孔。既有那吳家的吳玉清,也有楊家的楊楚楚,還有她更為的曲婉兒。

  吳家降了爵,吳玉清再也不是朝天城身份最高的貴女,而楊楚楚也不再是她的跟班,兩家結了深仇。

  至於曲婉兒,因為李長晴的失勢而失勢,再也沒有資格肖想成為皇子妃。

  這些人也看到了蘇宓,還看到了她身邊的司馬延。吳玉清冷哼一聲扭頭走了,楊楚楚倒是遠遠行了一個禮。而曲婉兒,則是徹底怕了蘇宓,恨不得躲著走。

  時過境遷,如今的她再也不是任人可欺的孤女。而這些以前輕視她的人,已被她遠遠拋在身後。

  「走吧。」

  她不欲與這些人糾纏,對司馬延道。

  司馬延說:「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他說的地方,是一片新宅子。

  新宅子坐落在城東,原本是一些百姓散居之地。宅子獨門獨院,有四進有二進。他送給她的是位置最好的一座四進宅子。

  這些宅子格局同朝天城大多數的宅子類似,在細節處又有許多的不同。雅致中透著用心,一木一石都別具匠心。

  「都蓋好了?」她驚奇道。

  他的速度可真夠快的。

  「已經全賣完了。」他說。

  她更是驚訝無比,看來無論在哪個時代,賣房子都是一門好營生。她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在一間屋子看到了秦嬤嬤的牌位。

  須臾間,她淚如泉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