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她一眼,彥齊溫笑道:「你既喜歡,那就帶一些回去。」

  擺了擺手,蘇音只道不必,「同樣的茶,我帶回去沖泡,口感便大不相同。」

  這恭維聽得彥齊甚是舒心,但他很清楚,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實則並非我的茶藝好,而是因為你在我這屋子裡能自在隨心的說話,心緒頗佳,這茶自然也就香了。」

  仔細想想,似乎還真是這麼個理兒,又喝了半盞茶,她才緩過來,順手將那方盒子打開,

  「險些忘了正事。」

  彥齊側眸瞄了一眼,發現裡頭裝著五六把摺扇,不由納罕,「天兒還冷著呢!拿那麼多摺扇作甚?」

  「你拿去給王增唄!這些雖不比湘妃竹的摺扇名貴,但也算是上品,應該不會掉份兒。」

  原來她將此事放在了心上,對待他的朋友,她能如何熱心腸,彥齊很是感念,但還是忍不住提醒道:

  「你沒瞧出來嗎?那位姑娘並不在乎扇子,她要的是王兄的題字,王兄若是親自為她做扇,那這把扇子在她看來應該比湘妃竹的摺扇更珍貴。」

  經他一提點,蘇音這才恍然大悟,吃驚得捂住嘴巴,「我說茗蘿怎的不生氣,原是欣賞王增啊!」

  她居然曉得對方的名字?彥齊不由訝然,「你認得那位姑娘?」

  點了點頭,蘇音道:「有過一面之緣,她是武毅公的女兒,但她可能不記得我。」

  兆惠的閨女?那就是烏雅家的人,得知那位姑娘的身份,彥齊頓感可惜,

  「我還以為會有一段佳話呢!奈何王兄是漢人,滿漢不能聯姻,他二人沒可能了。」

  不可以嗎?蘇音依稀記得,曾在影視劇上看過,「我怎麼記得曾有公主嫁給了漢人?」

  康熙朝倒是有過那樣的先例,「那得是聖旨特許才可,前提是對方有軍功,皇上為了政局考量,才會選擇聯姻。實則滿洲人皆不許自家姑娘嫁給漢人,而漢人姑娘只能給滿洲男子做妾,不可做正妻,這都是不成文的規定,為的就是不混淆嫡系血脈。」

  聽著這些所謂的門戶之見,蘇音不由嘖嘆,「這無情的規矩肯定拆散了不少有情之人。」

  對此彥齊深感慶幸,「還好我們都是滿人。」

  「啊?你說什麼?」他的聲音太低,蘇音沒聽清,又問了一遍,他卻沒再重複,一笑而過。

  想起今日發生之事,彥齊鄭重提醒,

  「那人已經認出了你,你千萬不要透露自己的名字,否則很容易被他找到,一旦你的秘密被戳穿就麻煩了。」

  蘇音也覺後怕,實沒想到竟會一日碰見兩回,「往後我應該沒什麼機會出門,大約不會再碰見他。」

  但願如此吧!彥齊也不曉得為何,一瞧見那個男子,他總有種莫名的壓迫感,心裡很不舒坦。

  蘇音並未把那人當回事,她可不想再遇見他,至少在選秀之前,她會說話一事不能被戳穿。

  兩日後的一個清晨,閒來無事的蘇音正在修剪紅豆杉的盆景,青枝來報,說是敏雯姑娘請她過去一趟。

  敏雯是她二叔家的女兒,蘇音雖不能與人說話,卻可以傾聽,是以敏雯經常找她,將自個兒的心事說與她聽,不管蘇音是否回應,她都不在乎。

  這兩位堂姐妹關係不錯,蘇音也就沒拒絕,放下剪刀,套上天藍色的兔絨坎肩,去找她堂姐。

  到地兒後才發現她大姐怡芳居然也在。

  最初穿越過來時,蘇音不了解原主和周圍人的關係,後來相處一段時日才發現,原主與怡芳是同父異母,蘇音倒是不在意什麼嫡庶,並沒有因為怡芳是庶出就瞧不起她,她有意與怡芳交好,但怡芳對她卻是不冷不熱的,似乎心存芥蒂。

  她也不曉得兩人之間究竟有過什麼矛盾,若是向人打探,豈不惹人懷疑?想想也就算了,井水不犯河水吧!

  只是她沒想到,敏雯居然會把她們兩姐妹都請來。

  怡芳瞧見她時,容色淡淡,也不吭聲,蘇音依禮喚了聲大姐,便沒再多言。

  彼時敏雯正在試衣裳,瞧她過來笑吟吟招呼道:「音音你可算是來了,我讓人新做了兩身衣裳,你快幫我瞧瞧,哪件更適合喜慶的日子穿?」

  思量半晌,蘇音也沒想到最近有什麼節慶之日,遂打著手語問她是誰家有喜。

  但聽敏雯道:「再過幾日就是忠勇公的壽宴,我要隨額娘一起參宴,聽聞京中貴女們皆會前往,你也得去的吧?」

  忠勇公?可不就是傅恆傅中堂嘛!蘇音並未聽人提過此事,傅中堂的壽宴,她也能去嗎?

  第六章

  靜坐在一旁的怡芳提醒道:「你忘了,蘇音她不會說話,有一年出門參加宴席被人笑話,她很傷心,便發誓往後再也不去參宴,以免被人嘲笑。」

  那是原主說的吧?現下的蘇音從不曾說過這樣的話。

  敏雯頓感失言,走過來拉住蘇音的手,向她致歉,

  「抱歉啊音音,我忘了你的情況特殊,不是故意刺痛你的,你可別放在心上啊!其實我覺得吧!不會說話算不得什麼大毛病,不能因為這個就整日的悶在家裡,咱們時常困在閨閣之中,難得出門,你得把握機會,多見見人才是。

  我可是聽人說,那忠勇公府占地一百多畝,比某些王府還大呢!那是皇上賞賜給忠勇公的府邸,裡頭景致怡人,鬼斧神工,能進去一觀,實屬榮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