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是那種如果要做一件事,就會想要做好做仔細的。她是認真想要拍出東西,而不是為了賺一筆快錢或者名聲,去當一個導演。好在她有很多閱片量,這些東西構成了她導演的基礎。而她作為演員時候的那些經驗,也對此有所幫助。

  其實一個導演對一部電影最大的影響,是審美氣質和內核。畢竟優秀的攝影師可以找到,好的劇本也可以發現,但把文本呈現出故事,分鏡時期如何安排鏡頭,如何利用蒙太奇構建故事,是導演的工作。而這與導演自己的內識水準分不開。

  外界還沉浸在她於表演藝術上的天分,對於她在表演上的表現,已有了不菲的讚美。

  但對於沈妍來說,這不過是她應得的。雖然這樣說或許有些高傲,但也只是稱述事實而已。在她水平內的發揮,而非挑戰。她早已瞄準了一條新的航線,準備進發。

  那天,首映禮上,全賢娜問她:「阿妍,你有片刻入過戲嗎?」

  這話的意思,沈妍都聽懂了。

  她只是溫和一笑,回復道:「入戲是演員的職責。」

  在片場,她作為文尋,是否對全賢娜有過片刻的動心?答案應該是有的。因為她分得清角色,而全賢娜沒有。

  文尋是文尋,會走上和陶夢一樣的道路。

  而她是沈妍,她就連走上和自己一樣的道路,靠演技再封后,坐穩內娛第一女演員都不願,又怎麼可能,或者又怎麼可以,能夠和不同國別的全賢娜,走上一樣的道路呢。

  「你是個好演員。」

  「很期待和你的下次合作。」

  只是那個時候,她希望自己已經可以對得起,導演的身份。

  第96章

  團隊解散以後, 沈妍搬家回了斐凝對面的那個屋子。

  中間跟著斐凝去老宅見了老太太,沈雲岫那個當媽的,整天跟只鳥一樣, 滿世界亂飛,不著家。老太太一個人在院子裡也過得開心,這一兩年很愛去江南一帶, 也不知道為什麼。

  聽照顧她的阿姨說,是為了去見老友。

  其中故事沈妍沒有再深究, 她對老人有尊重, 又知道自己能夠有現在的順暢, 都是因為沈家的緣故。到了沈家, 見了沈老太, 有問必答, 有求必應。不知道是不是斐凝提前跟沈老太透了底,說了她要當導演的事情,沈老太一早就問了這件事。

  「後面怎麼打算?要去當導演?」

  沈老太坐在正位, 茶杯是她長久以來的道具, 握在掌心, 輕輕摩梭著,任由淺淡的熱氣煙霧一點一點地升騰。

  沈妍下意識看了斐凝一眼,直覺這事是斐凝透露的。

  斐凝坐在她對面, 迎上她的目光, 硬是裝作一副與她無關的模樣, 眼觀鼻, 鼻觀心,八面來風屹然不動。

  裝呢。

  沈妍心裡哼了一聲,抬頭對沈老太說:「是的奶奶。」

  「你瞧我這瓷杯, 是景德鎮燒制的。一個杯子得耗費月把時間,從塑形到勾勒,都需要盡力而為。瞧瞧,這下是好看的吧?比上那些粗製濫造的玩意兒,總是好的。」沈老太拐著彎說話。

  沈妍聽懂了,沈老太這是在敲打她這個不甚熟悉的孫女,要去拍電影,可以,但是得盡心盡力。

  別胡亂做事,砸了沈家的招牌。

  她現在也不過二十歲,說去也不怕笑話,哪有二十歲的導演。

  這事兒沈妍自己也知道。

  光是從電影史來看,二十歲拍電影這件事,便顯得有些讓人驚嘆。這裡的電影,指的是真正的電影,而不是亂七八糟堆砌湊來的東西,像長篇仿製版本MV,或幾個小品的集合。

  奧遜·威爾斯,20世紀最偉大的電影天才、傳奇導演,23歲憑廣播劇播音讓全美陷入恐慌 ,26歲拍處女作《公民凱恩》(1941),名列電影史經典榜首,至今讓後人仰望。在《公民凱恩》之後,電影不再是原來的電影。有人問戈達爾,該如何表達奧遜·威爾斯的影響力,他說:「所有人的所有一切,永遠都是拜他所賜。」(注1)

  他是少數道即巔峰的天才導演。

  澤維爾·多蘭,傳說他十六歲就寫了半自傳體的劇本,二十歲拍攝了《我殺了我媽媽》,拿下第六十二屆坎城電影節國際藝術院線協會獎。道即巔峰的導演,也可以算他一個。

  但不是人人都是澤維爾·多蘭和奧遜·威爾斯。

  史蒂芬.史匹柏拍第一部 影院上映的故事長片《橫衝直撞大逃亡》時28歲,次年拍了世界第一票房的《大白鯊》,29歲。

  詹姆斯.卡梅隆拍《終結者》時30歲(《食人魚:繁殖》不能算作其作品),拍《鐵達尼號》時43歲。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拍《The Bellboy and the Playgirls》時23歲,之後一直拍攝短片(甚至色-情片),也因此陷入經濟危機中,拍《教父》時33歲。(注2)

  .......

  縱觀影史上有名的導演,也沒有人做到20歲這個年紀,就能夠拍不錯的處-女作品。

  所以沈老太要敲打沈妍,許是在她看來,沈妍要拍電影這件事,聽上去就像是小孩要買一個玩具一般,帶著一時興起的玩樂感,擔心她並不認真對待。

  其實這份擔心也並非平白而來。

  京圈裡拿電影下手的富二代可不少,玩票性質,隨便拍個網大或者短片,給自己套上導演的名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