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微信公眾號文章也層出不窮。

  ——#墨鏡李的新片,文藝之王究竟還能坐穩自己的位置嗎?#

  ——#從舞台到大熒幕,她讓人失望了嗎?#

  ——#這兩個美女在一起了!你竟然還不知道嗎!#

  一時之間,《雙月鉤》熱度暴漲。

  儘管內地沒有上映,但在貓眼專業版上搜索《雙月鉤》,能夠看到官方數據統計里,宣傳熱度高居不下。而這一切都是自發的。

  電影是有魅力的,作為時空藝術,作為第七藝術,它的存在是能夠讓人改變的,也是能夠讓人共鳴的。好的電影,從來不會蒙塵。總有一個角落,為它開放。

  內地的市場因為審查規則把《雙月鉤》拒之門外,但海外和香港以及台灣的票房,已經讓出品方賺了個回本。

  網上開始私下流傳一些盜版資源,鹽分們知道這一切無可奈何,所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應援活動。

  她們開啟了票房集資,卻是為了花錢包海外和香港以及台灣的場次,甚至送票給異地觀眾。

  花了錢,粉絲也就能夠心安理得看盜版。

  因為內地不能上映是註定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不遠千里奔赴過去看一場電影的。如果一生都等不到上映機會,難道一生都不看嘛?這沒辦法的事情呀。

  粉圈不禁止和出警盜版流傳,官方也對此沉默,從某種意義上幫助了《雙月鉤》打開內地口碑。豆瓣評分高居不下,就連綜藝《演員》的熱度都被帶起來,因為大家慕名而去,想要看看沈妍的演技。

  恰巧《演員》也進行到了最後,沈妍成為了那個走入最後大戲的人員。

  那段時間,飯圈裡有人在傳。

  有的人,從愛豆轉型到演員,需要一次一次地磨練。

  而有的人,只需要一個鏡頭,一次露面。

  話里話外有沒有拉踩之意,得各做評斷,但對於這話中得事實,大家都是認的。

  時隔兩年,沈妍重返熒幕,用實力證明了,什麼叫天生的演員。

  當初因為網劇入坑沈妍的粉絲哭得泣不成聲,哀嚎著自己終於得見姐姐用演技橫掃天下的時刻。

  她轉型愛豆,不表演,有人嘲過她是怕了,花期短,上不了熒幕,擔不起票房,名氣虛浮,演技也不過爾爾。但《雙月鉤》就像是一記鐵證,甩在人的臉上。就算是黑子,也只能逮著情-色戲黑,說帶壞小朋友,引導小孩早戀。價值觀不正確。卻沒辦法說一句,演技拉跨。

  她就是有這樣的實力。

  鋪天蓋地的影視邀約遞過來,沈妍工作室的對接部門忙得不可開交,評估部門加班加點審核項目的水平,想要整理出東西交給沈妍挑選,卻沒有想到等來了戚芳的一句,「暫時不用審核了,你們部門可以放假一段時間。」

  乍一聽到這話,員工嚇得發抖,連忙問:「戚芳姐,炒魷魚阿這是?」

  怎麼說放假就放假。

  戚芳無奈地笑,一個栗子敲在人腦袋上。

  「你老闆後面一年都要拍電影,這些本子和項目,她顧不上。等我整理一個新的調研和評估方向,你們再開始工作。」

  嘉月此刻也被人微博私信轟炸。

  她當沈妍助理這件事,是圈子裡的粉絲都知道的事情。她也懶得避嫌,左右她忠心耿耿,不會在微博上說出什麼影響沈妍的事情。

  倒是有人至今對她懷恨在心,還記著她從言自西那脫粉爬牆沈妍的事情,更把她進入沈妍工作室當上首席助理這件事,看作是抱大腿。

  風言風語嘉月聽得多,也懶得搭理,左右跟著好老闆一起上班,拿業內最高水平的工資,還不用被苛刻的人是她,而不是那些八婆。

  沈妍粉絲經常喜歡私信她問一些有的沒的的問題,偶爾嘉月會回復,在請示了戚芳以後。畢竟這也算是能夠給沈妍吸粉的渠道之一。

  《雙月鉤》上映以後,粉絲最愛問的就是,沈妍後面要拍的電影是什麼?

  那日她在解散舞台上說了這樣的話,大家都聽著,也記著。

  如今《雙月鉤》一出,營銷號跟不要命一樣給她丟瓜,一會是這個片子的女一號辣,一會是那個片子的特別出演辣,還有什麼網劇女一,什麼大餅在談。七七八八,粉絲都繞花了眼。

  按道理說,如果後面真要拍片,現在也應該出官宣消息或者進組消息了,結果大家也什麼都沒等到。只好病急亂投醫,找上了嘉月。

  嘉月看了這些消息,只回:瓜都是假的。

  粉絲又追問,是有什麼保密級別的項目嘛?

  其實也沒有。

  只是沈妍當時說的要拍電影,可能跟各位瓜主和粉絲理解的要拍電影並不一樣,所以她作為一個助理,也不好解釋什麼。

  那邊沈妍自從參加完首映禮以後,就一直忙著挑項目。開口說要當導演拍電影並不是開玩笑,近幾年的國產片沈妍都不太滿意,遞上來的劇本有些她感興趣,但資方和導演的水平又不太能夠肯定了。想來想去,還是自己上手嘗試一次比較合適。關於演戲,她有底氣,但是拍電影,她沒。

  為此,每天還要上課,補一些基本的知識。

  她不是科班演員出身,雖然後來上過科班院校補課,但對於電影理論這一類的東西,她很少接觸。而這些東西,其實是一個導演應該去了解的。學無止境,這大概是她選擇的人生,也是她選擇的挑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