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定國看陳萬年,陳萬年委曲極了,跪下請罪:“臣愚昧,臣惶恐,臣見識短。”

  劉詢抬手讓他起來,又問眾人:“你們還有其他看法嗎?”

  太子太傅蕭望之出列奏道:”單于非正朔所加,故稱敵國,宜待以不臣之禮,位在諸侯王上。”

  劉詢聽了也覺得猶可,自己思量了一會兒,見陳遂站在於定國身後一臉呆,就說:“陳遂你說說,朕看你平日上朝從不說話。”

  陳遂措手不及,左顧右盼,低聲問:“說什麼說什麼呢?”

  蕭望之閉了他一眼,於定國嘆了一口氣,還是陳萬年悉悉索索給傳了兩句話。劉詢坐在上位看著他,眼神里有些警告的意味,陳遂正色說:“回陛下臣以為太傅所言甚是,單于非我朝所封,他首次朝見該按外臣之禮,為歸降之意,下次再來便以王侯之禮相待。”

  劉詢聽完下詔,“待匈奴單于以貴賓之禮,地位在諸侯王之上,稱外臣。並車騎都尉韓昌迎接,所過之郡發兵夾道歡迎。”

  又指了指陳遂說:“你自己仔細,再有下回,朕絕不饒你。”

  陳遂噤噤戰戰退回去了。

  匈奴單于來朝是亘古未有的事,從高祖皇帝“白登之圍”到孝武皇帝克敵服遠,開疆漠北,與匈奴的百年戰事,終於在今時以匈奴稱臣的方式結束了。

  夜深人靜,劉詢又獨自一人坐到了未央宮的前階上細思往事,張公、外祖母、邴吉、霍光還有從未見過的父母,祖父母,自己這一場皇帝當得也算無愧先人了。他又向南方看,那些少年的時光又重現在他眼前,平君、祖彭、襲纓、戴長樂這些面孔熟悉而又陌生,九泉之下自己還該往南去和他們在一起。

  此時月正當中,那階前台上清冷冷的出光來,讓人看著一片茫茫。那拂面的夜風,夾著些寒露,只讓人覺得冷徹心肺,劉詢站起身在階上徘徊四顧,看到天上的陰雲和地下的月光,混茫著一片虛無,這宮宇靜得像片深海。只有高空中的風聲,呼呼在宮闕上吹著,兩旁御道無數宮燈在閃耀。

  劉詢轉了一圈,見月亮邊一圈彩雲,映得銀光奪目,覺得心裡要疏闊些,抬步往回走,南面的遠遠傳來子規的夜啼,“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哀切極了,他又向南望,只見宮宇重重,燈火月光,只有自己孤影在地,自己為什麼會在這裡?心中忽然生出一種要離凡塵的感覺。

  單于朝見這件事,比烏孫公主回國更加震憤人心,全天下的百姓都恨不得也能看看匈奴單于長得什麼樣,劉詢決意在長安五十里外的建章宮相見,先派使者去長平迎接。天下的好事者都聞風而動,一時長平之地聚滿了人。

  劉欽從外間回來,衣服還沒換,宮人就來傳話說陳齊姜,杜君寧請他說話,這娘倆個的秉性劉欽識透了的,只因在宮中父皇母后面前,又因他素來胸襟有度,性情老成,兼之聰明不露,皮裡陽秋,貌若溫和,心懷權詐,所以這兩年多來也是縱容得不像了。這時娘倆兒又請人過去敘話,他料著就沒有好事,借言說:“如今朝里事忙,有遠客來,換了衣服又要出去,有話晚上說吧!“

  宮人回說:“正是為遠客的事兒.”

  劉欽聽了這話,倒有些驚訝,只得往殿裡去了。

  陳齊姜迎上來,杜君寧也躬身行了個禮,就說:“陛下要在建章宮接見單于,我們娘們兒也去。”

  劉欽想不到朝中大事她們也要觀望,便回:“怎麼突然有這個想頭,這外夷來朝的事兒你去做什麼?”

  杜君寧看了女兒一眼,像是在說:“怎麼回事?”

  陳齊姜就變了臉,叫道:“我父親說好帶著母親去,建章宮中沒有宮娥嗎?你就不能帶我去?”

  劉欽就在案邊坐下,喝了一口茶,輕言慢語說:“我真想帶你去,有你在身邊陪著倒不好。只為你不知道外面的事,匈奴單于這次來要求親呢!說句不敬的話,夫人畢竟人到中年了,就是去也無妨。”看在陳齊姜臉上,指著說:“你少女嫩婦,如花似玉的,去了讓人看上了怎麼辦?”

  陳齊姜慌了,瞪了眼問道:“看了怎地!我是什麼人,他們看了也白看。”

  劉欽將手輕輕一拍案道:“你讓他們這起人看了他們就是不能如願,心裡也日日間想,就是想也夠了,我吃不下這虧,你是什麼人?配他們覬覦的嗎?“

  陳齊姜低頭不語,想了一會兒,把頭一點:“好吧,我不去了。”

  “誒!”劉欽應得一聲,就告辭說外間還有事,陪了個禮就走了。

  杜君寧看著劉欽遠去的背影氣得面色鐵青,把案一拍,震得一響,“這小子忒賊了,在我面前耍滑,你素日還不知道受他多少的欺。我說要去,你爹備車備馬,整衣整食,敢多說一個字嗎?他倒好夾七夾八說了這麼一場,他少要糊塗,難道我姓杜的受人欺負過不成?”

  這裡陳齊姜倒不知所以,反問:“他怎麼了?怎麼欺負母親了?“

  杜君寧看著女兒那張不知所謂的臉,氣更不打一處來,用手指著她的臉道:“虧你也是我生出來的,這兩年好教歹教你還是一點道行沒有。“又冷笑道:“來日方長,要想來制服我家孩子,別要想迷了他那糊塗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