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沈芳寧和沈萍蘭對視一眼,她們原以為沈老夫人是託詞來著,沒想到倒是真的病了。
「祖母。」她們福了福身,沈老夫人有氣無力地叫丫鬟給她們搬來墩子。她垂眼看向沈萍蘭與沈芳寧,她顯然疲態濃重。
沈老夫人道:「你們要記得一筆寫不出個沈字,如此對沈家,你們有什麼好處?」
她原先是威嚴赫赫的,但病來如山倒,這副模樣就像是打蔫兒的茄子般,毫無威脅之力。況且沈芳寧與沈萍蘭也不是受她威脅的人了。這便顯得有氣無力起來。
「祖母,誰也不會捏造莫須有的罪名,二叔若是真的沒有做過,大理寺也會還他清白的。」沈芳寧說道。
沈老夫人咳嗽幾聲,她現在就是有心也是無力。自從沈大爺被貶,她原還有個二兒子期望,可不過短短時日,二兒子又下獄,當真是沈家流年不利,這京城上下誰不看他們的笑話。
曾經沈家在京城也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可繼沈老太爺,沈三爺去世後便落寞了許多。本能指望沈二爺能夠重振沈家,如此看來倒像是黃粱夢一場。
沈萍蘭沉默幾瞬,她曾經也是跟在沈老夫人膝前長大的。可是他們為了忠勤伯的權勢生生把她推了出去,沈萍蘭那時候便與沈家離了心。但見沈老夫人如此,她也不想落井下石,「祖母您安心養病就好,朝堂上的爭鬥太複雜,您不明白,我們也不明白。」
王恆昌一派掌權已久,但天子親政也非短短時日。如今沈二爺不過是兩股派系下夾著的棋子罷了,皇帝要拿他開刀,這是連王恆昌也阻攔不了的。
山雨欲來風滿樓,沈二爺終將為當年的事嘗下苦果。
沈芳寧回想起自己走時,問及沈老夫人的話,「祖母,你知道當年的事嗎?」
內室里靜默得連根針掉下來也能聽見。
沈芳寧握著沈萍蘭的手,閉上了眼睛。
沈老夫人就算不知情,但她也知道當年沈三爺的死不會那麼簡單。或許也猜到了沈二爺的手筆在裡面。但嫡子與庶子,她拎得很清,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多說什麼。
傍晚,傅正則下值回來。他看著倚窗凝望的沈芳寧,走上前去,攬過她的肩頭,「芳寧……」
沈芳寧偏過頭,仰視著他。她的眼眸很清澈,就像是春日裡的一眼綠泉,傅正則吻了吻她的額頭。溫熱的唇讓沈芳寧有絲酥麻,她漾起笑意,嘻嘻地躲開了。
「怎麼樣了?他肯說實話嗎?」沈芳寧同傅正則嬉鬧一陣後,問道。
傅正則低眸看向沈芳寧,他的聲音宛若古琴般含蓄渾厚,每每能讓沈芳寧莫名的安心。他知道沈芳寧連日來依舊活在沈三爺的死里——不是這樣不對,而是她太累了。
傅正則認為沈芳寧應該是十四五歲時的模樣,嬌矜可愛的,像濃烈的桃花,永遠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但好在,一切都可以結束了。
傅正則道:「鐵證如山,他就是懼怕王恆昌也毫無辦法。更何況,你二叔比誰都清楚,現在王恆昌容不下他了。如果不抱緊大理寺,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大理寺的監牢最近防禦又加了幾重,王恆昌這個時候多半會來狠下殺手。沈二爺自己清楚,這些年他幫王恆昌在山西做了多少事情,以及當年刺殺朝廷命官,王恆昌究竟起了多少作用。
忠勤伯世子也回了京,王恆昌向來在軍中勢力欠缺。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他只敢對文臣做些什麼,在京中朝堂雖算得上一手遮天。但無論是兵部還是兵馬司或者禁軍,都有其他人掣肘,否則依他的性子,在發現皇帝有殺他之心時早該挾天子以令諸侯。
禁中勢力多集結在威遠侯和忠勤伯手中,忠勤伯世代效忠皇室,而威遠侯卻與王恆昌有姻親練習。只不過忠勤伯因傷病與威遠侯周旋有所力不從心,但他手裡依舊有大將,這些年相互掣肘倒也相安無事。況且威遠侯是個極為會周旋的人,這樣的人左右逢源,見利做事,只要到時王恆昌大勢已去,他就不足為懼。
沈芳寧道:「萬事多小心,不要擔心我們。」
成敗如今在此一舉。
第61章 結局·上 請陛下徹查。
沈二爺最後還是招了。
陰暗潮濕的牢房下鋪著乾草, 只有高高的一扇小窗開著,瀉下一段澄澈的陽光,照亮這片昏暗。沈二爺蒼老許多, 他本就精瘦的一個人頓時只剩下皮包骨頭。
前幾月還意氣風發的工部侍郎如今誰見了不嘆一聲唏噓。
沈二爺看著傅正則的護衛拿出銀針,從他的飯菜里測出毒藥時,他心裡的惶恐終於被證實了——
王恆昌不會留下他。
沈二爺當了王恆昌多少年在山西的那雙手, 又被王恆昌唆使害死了沈三爺,樁樁件件不但可以讓沈二爺身敗塗地, 也可以讓王恆昌的基業毀於一旦。
王恆昌是個文臣,哪怕他權勢滔天, 可這朝堂之上依舊與他有不對付的官員,天下也會有不服他的文人。
薛高與威遠侯皆是見風使舵的主, 現在只不過局勢不明朗,倘使能一刀刺中王恆昌要脈, 他所謂的盟友、走狗便不足為俱。
這便是兵權的重要性。如果王恆昌現在能有禁軍的兵權亦或者五城兵馬司、兵部的勢力,那麼局勢又不一樣了。
說到底, 如今的皇帝要他三更死,就不會留到五更。
「祖母。」她們福了福身,沈老夫人有氣無力地叫丫鬟給她們搬來墩子。她垂眼看向沈萍蘭與沈芳寧,她顯然疲態濃重。
沈老夫人道:「你們要記得一筆寫不出個沈字,如此對沈家,你們有什麼好處?」
她原先是威嚴赫赫的,但病來如山倒,這副模樣就像是打蔫兒的茄子般,毫無威脅之力。況且沈芳寧與沈萍蘭也不是受她威脅的人了。這便顯得有氣無力起來。
「祖母,誰也不會捏造莫須有的罪名,二叔若是真的沒有做過,大理寺也會還他清白的。」沈芳寧說道。
沈老夫人咳嗽幾聲,她現在就是有心也是無力。自從沈大爺被貶,她原還有個二兒子期望,可不過短短時日,二兒子又下獄,當真是沈家流年不利,這京城上下誰不看他們的笑話。
曾經沈家在京城也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可繼沈老太爺,沈三爺去世後便落寞了許多。本能指望沈二爺能夠重振沈家,如此看來倒像是黃粱夢一場。
沈萍蘭沉默幾瞬,她曾經也是跟在沈老夫人膝前長大的。可是他們為了忠勤伯的權勢生生把她推了出去,沈萍蘭那時候便與沈家離了心。但見沈老夫人如此,她也不想落井下石,「祖母您安心養病就好,朝堂上的爭鬥太複雜,您不明白,我們也不明白。」
王恆昌一派掌權已久,但天子親政也非短短時日。如今沈二爺不過是兩股派系下夾著的棋子罷了,皇帝要拿他開刀,這是連王恆昌也阻攔不了的。
山雨欲來風滿樓,沈二爺終將為當年的事嘗下苦果。
沈芳寧回想起自己走時,問及沈老夫人的話,「祖母,你知道當年的事嗎?」
內室里靜默得連根針掉下來也能聽見。
沈芳寧握著沈萍蘭的手,閉上了眼睛。
沈老夫人就算不知情,但她也知道當年沈三爺的死不會那麼簡單。或許也猜到了沈二爺的手筆在裡面。但嫡子與庶子,她拎得很清,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多說什麼。
傍晚,傅正則下值回來。他看著倚窗凝望的沈芳寧,走上前去,攬過她的肩頭,「芳寧……」
沈芳寧偏過頭,仰視著他。她的眼眸很清澈,就像是春日裡的一眼綠泉,傅正則吻了吻她的額頭。溫熱的唇讓沈芳寧有絲酥麻,她漾起笑意,嘻嘻地躲開了。
「怎麼樣了?他肯說實話嗎?」沈芳寧同傅正則嬉鬧一陣後,問道。
傅正則低眸看向沈芳寧,他的聲音宛若古琴般含蓄渾厚,每每能讓沈芳寧莫名的安心。他知道沈芳寧連日來依舊活在沈三爺的死里——不是這樣不對,而是她太累了。
傅正則認為沈芳寧應該是十四五歲時的模樣,嬌矜可愛的,像濃烈的桃花,永遠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但好在,一切都可以結束了。
傅正則道:「鐵證如山,他就是懼怕王恆昌也毫無辦法。更何況,你二叔比誰都清楚,現在王恆昌容不下他了。如果不抱緊大理寺,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大理寺的監牢最近防禦又加了幾重,王恆昌這個時候多半會來狠下殺手。沈二爺自己清楚,這些年他幫王恆昌在山西做了多少事情,以及當年刺殺朝廷命官,王恆昌究竟起了多少作用。
忠勤伯世子也回了京,王恆昌向來在軍中勢力欠缺。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他只敢對文臣做些什麼,在京中朝堂雖算得上一手遮天。但無論是兵部還是兵馬司或者禁軍,都有其他人掣肘,否則依他的性子,在發現皇帝有殺他之心時早該挾天子以令諸侯。
禁中勢力多集結在威遠侯和忠勤伯手中,忠勤伯世代效忠皇室,而威遠侯卻與王恆昌有姻親練習。只不過忠勤伯因傷病與威遠侯周旋有所力不從心,但他手裡依舊有大將,這些年相互掣肘倒也相安無事。況且威遠侯是個極為會周旋的人,這樣的人左右逢源,見利做事,只要到時王恆昌大勢已去,他就不足為懼。
沈芳寧道:「萬事多小心,不要擔心我們。」
成敗如今在此一舉。
第61章 結局·上 請陛下徹查。
沈二爺最後還是招了。
陰暗潮濕的牢房下鋪著乾草, 只有高高的一扇小窗開著,瀉下一段澄澈的陽光,照亮這片昏暗。沈二爺蒼老許多, 他本就精瘦的一個人頓時只剩下皮包骨頭。
前幾月還意氣風發的工部侍郎如今誰見了不嘆一聲唏噓。
沈二爺看著傅正則的護衛拿出銀針,從他的飯菜里測出毒藥時,他心裡的惶恐終於被證實了——
王恆昌不會留下他。
沈二爺當了王恆昌多少年在山西的那雙手, 又被王恆昌唆使害死了沈三爺,樁樁件件不但可以讓沈二爺身敗塗地, 也可以讓王恆昌的基業毀於一旦。
王恆昌是個文臣,哪怕他權勢滔天, 可這朝堂之上依舊與他有不對付的官員,天下也會有不服他的文人。
薛高與威遠侯皆是見風使舵的主, 現在只不過局勢不明朗,倘使能一刀刺中王恆昌要脈, 他所謂的盟友、走狗便不足為俱。
這便是兵權的重要性。如果王恆昌現在能有禁軍的兵權亦或者五城兵馬司、兵部的勢力,那麼局勢又不一樣了。
說到底, 如今的皇帝要他三更死,就不會留到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