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很快,熱乎乎的麵條拌了肉醬,淋熱油,撒上蔥花,能把人的鼻子都勾走。
李非把麵條端進來時,卻沒辦法擺桌上。
因為桌子鋪滿竹蜻蜓,而殷莫愁正坐著,低著頭,專注地在削竹片,根本沒注意到他進來。春梅冬雪陪著,也不敢喊她。
人這一生何其短暫,匆匆幾十載,大多渾渾噩噩,極少有能找到心中所愛,他雖擅香道、廚藝,但都是從小受父母影響耳濡目染。算起來,看上去精通十八般技能的他其實並沒有自己真正愛好。
這些年除了為父母復仇,他並未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處,他的心靈和身體一樣四處漂泊,毫無歸屬感。
少年時立志的「闖蕩」變成「遊蕩」。
但殷莫愁不一樣,雖然小時候因為弟弟之死,被迫擔負起家族責任,學習「紙上」和「躬行」相差十萬八千里的用兵之道,但她仍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好——研製兵器。
哪怕這個小小的愛好是在殘酷的戰爭背後。
「咳,」李非出聲,「麵條糊了就不好吃。先吃吧,吃完再研究不遲。」
殷莫愁抬頭看他,點點頭,放下竹蜻蜓,揉了揉太陽穴。她看起來很疲累,但眼裡也帶著光。看來在殷大帥的「手工活」事業里,繼雀心之後講有新的發明誕生。
春梅冬雪手腳麻利,很快將桌面整理出來,給二人擺出碗筷。
一大盆麵條放下,立刻飄香四溢。
「快吃。」李非夾一大筷子麵條放殷莫愁碗裡,又撥了些肉醬,招呼春梅冬雪,「你們也別站著,都來吃吧。」
兩名侍女不是第一次蹭吃,殷莫愁也不跟她們擺譜,因先等殷莫愁吃了幾口,也一齊坐下,快樂地嗦面。
飯畢,春梅收走碗筷。
正巧這時來了一群人。
原來是隴右軍鎮軍將軍羅嘯帶著幾個心腹將領。
殷莫愁在從紀家寨出發前已給他們寫信,他們準時前來報到。
值得一提的是,羅嘯這次還帶了女兒羅悅香,虎父無犬女,羅悅香常年在軍中鍛鍊,西北的風將她吹得黝黑。羅威被害,多虧這段時間羅悅香一直陪在父親身邊,她還不到二十歲,穿甲持劍,已頗有女將氣勢。
隴右地處西北,風沙粗糲,謀生艱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片土地養育的兒女都格外彪悍。這點上,倒和北境有點像。因為條件艱苦,大部分人家的女人也要和男人做同樣的勞動,所以男女地位沒那麼懸殊,女人當家做主也是常見之事。
羅悅香年幼喪母,又不受祖母待見,她自己也是硬脾氣,有一次羅嘯探親後回軍營,她竟偷偷躲到馬車裡,一路跟到邊關。羅嘯疼愛女兒,不忍她在家裡受氣,只好帶在身邊,對外說伺候父親生活。
羅嘯疼女兒還來不及,哪捨得讓她伺候,到了邊關還給她請幾個粗使婆子和丫鬟。但沒過幾日,羅悅香把下人全辭了,日日跑進軍營,隨軍操練。開始羅嘯也不肯,但見女兒心志堅定,風雨無阻,盤起頭髮,女娃娃越發像假小子,羅大將軍本就心寬,漸漸接受了女兒從軍的志願。
這幾年,隴右軍人人都知道羅大將軍有個能幹的女兒,騎快馬,拉硬弓,刀槍棍棒都使得,幹練果決,隨軍剿匪時衝鋒陷陣在前。雖然在軍中無名無分,朝廷也不能給女人封將,但隴右民風開化,都認可她是個厲害的少年將軍。
羅威還沒死的時候,軍中都不少議論,寧願羅大將軍把位置傳給大小姐,甚至連羅嘯麾下大將,暴脾氣的賈石宜都十分認可羅悅香。如今羅威一死,羅悅香更被當作隴右軍未來的掌權者。
李非注意到,殷莫愁多看了羅悅香兩眼,而後重重拍拍羅嘯肩膀,附耳說些什麼,後者眼眶立刻紅了。想必是安慰他的喪子之痛。羅嘯抱拳跪泣,羅悅香亦跟著跪下,殷莫愁則兩手將他父女二人扶起。
接著,飯桌鋪上一張很大的羊皮地圖,整個隴右地形清晰地顯示。孟海英也參與進來。整個夜晚在熱烈的討論中度過。春梅端茶倒水,冬雪則負責演示竹蜻蜓如何發射、飛行。李非見他們討論熱烈,殷莫愁仍要時不時回頭看他,自己坐那兒反而礙事,於是找個藉口出去了。
之後,屋內不時爆發出一些髒話,也有「全新教這些鳥人」、「端了蟲隱門蟲窩」之類,還有蠻夫獨有的爽朗笑聲。聽得出來,大家都憋壞了,卯著一股勁要全殲敵人。
殷莫愁對羅嘯的作戰方案頗滿意,李非在外面閒站,能隱約聽見他們的聲音。
「龍隱門此次將傾巢出動,欲再次讓五十年前的隴右亂軍重演。羅嘯你是土生土長的隴右人,對這裡地形最了解。不過要注意我們這次的敵人不是成編制的軍隊,這兩天他們應該正在分發兵器,據我的人回報,大約分散在四五十處,晚些時候他們會報來準確位置。他們善於藏在百姓里,我們也可以其人之道……」
羅嘯頻頻稱是。殷莫愁有意關照羅悅香,特地點名讓她也說兩句。
羅悅香第一次見殷莫愁,頗緊張,頓了許久,才道:「隴右軍都是本地人,讓他們混到其附近都很簡單。最關鍵的是如何做到同時對這幾十個藏匿點同時發起進攻,保證不會有漏網之魚。否則一旦消息走漏,其餘勢力凝聚起來,就不好對付了。」
羅悅香的回答正中殷莫愁想法,殷莫愁笑說:「說得好!所以我們雖採取分段撲殺,卻必須做到行動一致。剛才孟海英提出的三個地方設伏,你們以為效果如何。」
李非把麵條端進來時,卻沒辦法擺桌上。
因為桌子鋪滿竹蜻蜓,而殷莫愁正坐著,低著頭,專注地在削竹片,根本沒注意到他進來。春梅冬雪陪著,也不敢喊她。
人這一生何其短暫,匆匆幾十載,大多渾渾噩噩,極少有能找到心中所愛,他雖擅香道、廚藝,但都是從小受父母影響耳濡目染。算起來,看上去精通十八般技能的他其實並沒有自己真正愛好。
這些年除了為父母復仇,他並未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處,他的心靈和身體一樣四處漂泊,毫無歸屬感。
少年時立志的「闖蕩」變成「遊蕩」。
但殷莫愁不一樣,雖然小時候因為弟弟之死,被迫擔負起家族責任,學習「紙上」和「躬行」相差十萬八千里的用兵之道,但她仍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好——研製兵器。
哪怕這個小小的愛好是在殘酷的戰爭背後。
「咳,」李非出聲,「麵條糊了就不好吃。先吃吧,吃完再研究不遲。」
殷莫愁抬頭看他,點點頭,放下竹蜻蜓,揉了揉太陽穴。她看起來很疲累,但眼裡也帶著光。看來在殷大帥的「手工活」事業里,繼雀心之後講有新的發明誕生。
春梅冬雪手腳麻利,很快將桌面整理出來,給二人擺出碗筷。
一大盆麵條放下,立刻飄香四溢。
「快吃。」李非夾一大筷子麵條放殷莫愁碗裡,又撥了些肉醬,招呼春梅冬雪,「你們也別站著,都來吃吧。」
兩名侍女不是第一次蹭吃,殷莫愁也不跟她們擺譜,因先等殷莫愁吃了幾口,也一齊坐下,快樂地嗦面。
飯畢,春梅收走碗筷。
正巧這時來了一群人。
原來是隴右軍鎮軍將軍羅嘯帶著幾個心腹將領。
殷莫愁在從紀家寨出發前已給他們寫信,他們準時前來報到。
值得一提的是,羅嘯這次還帶了女兒羅悅香,虎父無犬女,羅悅香常年在軍中鍛鍊,西北的風將她吹得黝黑。羅威被害,多虧這段時間羅悅香一直陪在父親身邊,她還不到二十歲,穿甲持劍,已頗有女將氣勢。
隴右地處西北,風沙粗糲,謀生艱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片土地養育的兒女都格外彪悍。這點上,倒和北境有點像。因為條件艱苦,大部分人家的女人也要和男人做同樣的勞動,所以男女地位沒那麼懸殊,女人當家做主也是常見之事。
羅悅香年幼喪母,又不受祖母待見,她自己也是硬脾氣,有一次羅嘯探親後回軍營,她竟偷偷躲到馬車裡,一路跟到邊關。羅嘯疼愛女兒,不忍她在家裡受氣,只好帶在身邊,對外說伺候父親生活。
羅嘯疼女兒還來不及,哪捨得讓她伺候,到了邊關還給她請幾個粗使婆子和丫鬟。但沒過幾日,羅悅香把下人全辭了,日日跑進軍營,隨軍操練。開始羅嘯也不肯,但見女兒心志堅定,風雨無阻,盤起頭髮,女娃娃越發像假小子,羅大將軍本就心寬,漸漸接受了女兒從軍的志願。
這幾年,隴右軍人人都知道羅大將軍有個能幹的女兒,騎快馬,拉硬弓,刀槍棍棒都使得,幹練果決,隨軍剿匪時衝鋒陷陣在前。雖然在軍中無名無分,朝廷也不能給女人封將,但隴右民風開化,都認可她是個厲害的少年將軍。
羅威還沒死的時候,軍中都不少議論,寧願羅大將軍把位置傳給大小姐,甚至連羅嘯麾下大將,暴脾氣的賈石宜都十分認可羅悅香。如今羅威一死,羅悅香更被當作隴右軍未來的掌權者。
李非注意到,殷莫愁多看了羅悅香兩眼,而後重重拍拍羅嘯肩膀,附耳說些什麼,後者眼眶立刻紅了。想必是安慰他的喪子之痛。羅嘯抱拳跪泣,羅悅香亦跟著跪下,殷莫愁則兩手將他父女二人扶起。
接著,飯桌鋪上一張很大的羊皮地圖,整個隴右地形清晰地顯示。孟海英也參與進來。整個夜晚在熱烈的討論中度過。春梅端茶倒水,冬雪則負責演示竹蜻蜓如何發射、飛行。李非見他們討論熱烈,殷莫愁仍要時不時回頭看他,自己坐那兒反而礙事,於是找個藉口出去了。
之後,屋內不時爆發出一些髒話,也有「全新教這些鳥人」、「端了蟲隱門蟲窩」之類,還有蠻夫獨有的爽朗笑聲。聽得出來,大家都憋壞了,卯著一股勁要全殲敵人。
殷莫愁對羅嘯的作戰方案頗滿意,李非在外面閒站,能隱約聽見他們的聲音。
「龍隱門此次將傾巢出動,欲再次讓五十年前的隴右亂軍重演。羅嘯你是土生土長的隴右人,對這裡地形最了解。不過要注意我們這次的敵人不是成編制的軍隊,這兩天他們應該正在分發兵器,據我的人回報,大約分散在四五十處,晚些時候他們會報來準確位置。他們善於藏在百姓里,我們也可以其人之道……」
羅嘯頻頻稱是。殷莫愁有意關照羅悅香,特地點名讓她也說兩句。
羅悅香第一次見殷莫愁,頗緊張,頓了許久,才道:「隴右軍都是本地人,讓他們混到其附近都很簡單。最關鍵的是如何做到同時對這幾十個藏匿點同時發起進攻,保證不會有漏網之魚。否則一旦消息走漏,其餘勢力凝聚起來,就不好對付了。」
羅悅香的回答正中殷莫愁想法,殷莫愁笑說:「說得好!所以我們雖採取分段撲殺,卻必須做到行動一致。剛才孟海英提出的三個地方設伏,你們以為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