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女官從皇帝的話里明白了她的意思,皇帝惜才,尤其是像王瑾晨那樣的忠貞之士,「如今他犯下死罪,陛下何不用一道赦旨將其留於宮中,他承了陛下的恩情,總不能輕易的離開,失了為人處世之道,況且他是儒生,最是看中仁義。」
「啟稟聖人,司刑寺少卿徐有功求見。」內臣入內通報導。
恰巧皇帝手中拿著—份徐有功的上書,「司刑寺這麼快就審完了?」
女官從旁道:「司刑寺審案先由寺正與司丞,少卿與卿覆審核查應沒有這麼快才對。」
皇帝翻開奏疏,微微皺眉道:「他和王芳慶前來的目的是一樣的。」
女官頓下手,「是來替將作監求情的麼,那陛下還召見徐有功嗎?」內臣還候在門口等候指令。
皇帝旋即搖頭,揮了揮手,「讓徐有功回去吧,朕乏了。」
「喏。」
----------------------------
——天牢——
獄吏將—名裹著黑色披風的女子帶入天牢之中,穿過狹長的過道,兩邊皆是捲縮在陰暗角落的犯罪官員。
「聖人雖未下旨不允人探監,但他畢竟是戴罪之身,所以還請娘子探望之後速速出來,不要停留過久讓我等為難。」獄吏提醒道。
「請官人放心,今日之恩,我必定記於心上。」說罷,女子便又從窄袖內掏出一袋錢塞到獄吏手中。
獄吏瞧了瞧無人的四周,慌忙將錢袋藏入懷中,「娘子請隨我來。」
繞了幾圈之後獄吏將人帶進陰暗處,支撐黑暗的只有石壁頂端的小口透進來的亮光,牢中只關押了—個人,而之前縱火的犯人已被大理寺定罪帶走。
就在獄吏將人帶進牢房的路上,獄吏突然止步回頭,問道女子,「不知那獄中官員是娘子何人?」
「是我的夫君。」女子回答的很乾脆,不假思索。
獄吏愣了愣,「未曾聽聞將作監有妻,娘子莫不是聖人賜婚的那位?」
女子點頭,獄吏大驚,「將作監是大禮之日被捕入獄,從入獄的時候來看剛至黃昏,應還未行禮才對,按常,旁人遇此等事皆避之不及,娘子此番前來,就不怕惹火上身?」
「官人可有妻?」女子問道,「若妻知你有難中途棄之,官人又會如何?夫妻本是利益相和,故才有門當戶對之說,」
「我看出來了,」獄吏回道,「娘子是個重情之人,將作監亦是,否則娘子又怎會隻身來此。」
說罷,獄吏便破例拿出鑰匙為其開了牢房的門,「娘子進去吧。」
「多謝。」女子拱手答謝。
牢中關押的人還穿著入內時的禮服,只是摘了冠冕,僅用簪子所盤的頭髮有些凌亂。
聽見腳步聲與交談聲後睜開雙眼,隨後瞪著瞳孔。
女子將披風上的帽子取下,來得匆忙亦無暇顧及妝容。
「七娘?」席地而坐的人從地板磚上緩緩站起。
蕭婉吟三步並作兩步走上前將其攙扶住,「他們不曾對你如何吧?」
王瑾晨搖頭,「尚未定刑,他們不敢將我如何,倒是七娘你,這般情形實在不該來的。」
「為何不該來,若我不該來,那該是誰呢?」蕭婉吟反問,「若沒有了你,我孑然一身,還有什麼好怕的。」旋即又將自己帶來的—些吃食拿出。
「你別擔心,聖人不會殺我的。」王瑾晨抬手輕輕撫著她緊鎖的眉頭,「只是…」
「只是什麼?」蕭婉吟擔憂道。
「往後我要想做閒雲野鶴,恐就難如登天了。」
第151章 君心難測
——太初宮——
皇帝召見宰相的大殿殿外跪著一名紅袍官員,守門的內侍見他跪了近一個時辰,便走上前勸阻,「徐少卿這又是何苦呢?聖人如今為縱火一事不勝心煩,少卿又何必自討沒趣。」
「國仗法度,方有秩序,朝官無罪,豈能輕易罰之,我既做了國朝的執法官,便不會讓一人蒙冤。」徐有功態度堅決,似今日非見到皇帝不可。
高延福見之十分無奈的搖了搖頭,「誰都知道將作監有沒有罪都是陛下說了算,然君王治理國家不止依靠律法這一利器。」
「君王固有君王的治國之道,但也不可因道失法。」徐有功回道。
高延福長嘆了一口氣,「罷了,我便再為徐少卿入殿通報一聲吧,至於聖人是否召見,便全靠運氣。」
「多謝。」徐有功謝道。
殿內,皇帝批閱著堆積桌案的奏疏,由內舍人上官婉兒代筆批覆。
「滿朝文武皆是彈劾薛懷義並奏請嚴懲,關於將作監入獄則意見不一,臣記得將作監為官處事圓滑,不曾得罪過什麼人,他不曾與任何朝官有過多的接觸,這些論同謀罪的奏疏簡直是無稽之談。」接連批閱了幾道彈劾奏疏的女官憤憤道。
皇帝一手撐著桌案,「浮名與浮利帶來的豈止是不自由,還有小人的嫉妒與陷害。」
「聖人。」高延福再次入內。
「徐有功還沒走嗎?」皇帝抬頭問道。
「回聖人,徐少卿跪在殿外已有一個時辰了。」高延福回道,「他說自己身為國朝的執法官,不會讓法度失衡而冤枉一人。」
「司刑少卿守法乃是國朝第一人。」女官從旁道。
「公正法治沒有什麼不好,但若為人臣子過於剛直不懂變通,任哪位帝王,也不敢放權與他。」皇帝道,「讓他進來吧。」
「啟稟聖人,司刑寺少卿徐有功求見。」內臣入內通報導。
恰巧皇帝手中拿著—份徐有功的上書,「司刑寺這麼快就審完了?」
女官從旁道:「司刑寺審案先由寺正與司丞,少卿與卿覆審核查應沒有這麼快才對。」
皇帝翻開奏疏,微微皺眉道:「他和王芳慶前來的目的是一樣的。」
女官頓下手,「是來替將作監求情的麼,那陛下還召見徐有功嗎?」內臣還候在門口等候指令。
皇帝旋即搖頭,揮了揮手,「讓徐有功回去吧,朕乏了。」
「喏。」
----------------------------
——天牢——
獄吏將—名裹著黑色披風的女子帶入天牢之中,穿過狹長的過道,兩邊皆是捲縮在陰暗角落的犯罪官員。
「聖人雖未下旨不允人探監,但他畢竟是戴罪之身,所以還請娘子探望之後速速出來,不要停留過久讓我等為難。」獄吏提醒道。
「請官人放心,今日之恩,我必定記於心上。」說罷,女子便又從窄袖內掏出一袋錢塞到獄吏手中。
獄吏瞧了瞧無人的四周,慌忙將錢袋藏入懷中,「娘子請隨我來。」
繞了幾圈之後獄吏將人帶進陰暗處,支撐黑暗的只有石壁頂端的小口透進來的亮光,牢中只關押了—個人,而之前縱火的犯人已被大理寺定罪帶走。
就在獄吏將人帶進牢房的路上,獄吏突然止步回頭,問道女子,「不知那獄中官員是娘子何人?」
「是我的夫君。」女子回答的很乾脆,不假思索。
獄吏愣了愣,「未曾聽聞將作監有妻,娘子莫不是聖人賜婚的那位?」
女子點頭,獄吏大驚,「將作監是大禮之日被捕入獄,從入獄的時候來看剛至黃昏,應還未行禮才對,按常,旁人遇此等事皆避之不及,娘子此番前來,就不怕惹火上身?」
「官人可有妻?」女子問道,「若妻知你有難中途棄之,官人又會如何?夫妻本是利益相和,故才有門當戶對之說,」
「我看出來了,」獄吏回道,「娘子是個重情之人,將作監亦是,否則娘子又怎會隻身來此。」
說罷,獄吏便破例拿出鑰匙為其開了牢房的門,「娘子進去吧。」
「多謝。」女子拱手答謝。
牢中關押的人還穿著入內時的禮服,只是摘了冠冕,僅用簪子所盤的頭髮有些凌亂。
聽見腳步聲與交談聲後睜開雙眼,隨後瞪著瞳孔。
女子將披風上的帽子取下,來得匆忙亦無暇顧及妝容。
「七娘?」席地而坐的人從地板磚上緩緩站起。
蕭婉吟三步並作兩步走上前將其攙扶住,「他們不曾對你如何吧?」
王瑾晨搖頭,「尚未定刑,他們不敢將我如何,倒是七娘你,這般情形實在不該來的。」
「為何不該來,若我不該來,那該是誰呢?」蕭婉吟反問,「若沒有了你,我孑然一身,還有什麼好怕的。」旋即又將自己帶來的—些吃食拿出。
「你別擔心,聖人不會殺我的。」王瑾晨抬手輕輕撫著她緊鎖的眉頭,「只是…」
「只是什麼?」蕭婉吟擔憂道。
「往後我要想做閒雲野鶴,恐就難如登天了。」
第151章 君心難測
——太初宮——
皇帝召見宰相的大殿殿外跪著一名紅袍官員,守門的內侍見他跪了近一個時辰,便走上前勸阻,「徐少卿這又是何苦呢?聖人如今為縱火一事不勝心煩,少卿又何必自討沒趣。」
「國仗法度,方有秩序,朝官無罪,豈能輕易罰之,我既做了國朝的執法官,便不會讓一人蒙冤。」徐有功態度堅決,似今日非見到皇帝不可。
高延福見之十分無奈的搖了搖頭,「誰都知道將作監有沒有罪都是陛下說了算,然君王治理國家不止依靠律法這一利器。」
「君王固有君王的治國之道,但也不可因道失法。」徐有功回道。
高延福長嘆了一口氣,「罷了,我便再為徐少卿入殿通報一聲吧,至於聖人是否召見,便全靠運氣。」
「多謝。」徐有功謝道。
殿內,皇帝批閱著堆積桌案的奏疏,由內舍人上官婉兒代筆批覆。
「滿朝文武皆是彈劾薛懷義並奏請嚴懲,關於將作監入獄則意見不一,臣記得將作監為官處事圓滑,不曾得罪過什麼人,他不曾與任何朝官有過多的接觸,這些論同謀罪的奏疏簡直是無稽之談。」接連批閱了幾道彈劾奏疏的女官憤憤道。
皇帝一手撐著桌案,「浮名與浮利帶來的豈止是不自由,還有小人的嫉妒與陷害。」
「聖人。」高延福再次入內。
「徐有功還沒走嗎?」皇帝抬頭問道。
「回聖人,徐少卿跪在殿外已有一個時辰了。」高延福回道,「他說自己身為國朝的執法官,不會讓法度失衡而冤枉一人。」
「司刑少卿守法乃是國朝第一人。」女官從旁道。
「公正法治沒有什麼不好,但若為人臣子過於剛直不懂變通,任哪位帝王,也不敢放權與他。」皇帝道,「讓他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