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們看著堆成山的糧垛,笑得眉眼嘴角都彎了。

  收成過後,由官府出面,讓百姓留下糧種與一部分嘗鮮,其餘的都被官府用糧倉徵收的本地稻調換了。因為官府要收稻種,將雜交稻推廣到整個廣交崖一帶。

  接下來官府要趕在春耕之前將糧種分發到全境,當然不是免費的,而是用同等重量的糧食換取的。

  雜交稻推廣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麻煩,因為並非所有人都會信任官府,播種官府分發的糧種。

  但蕭彧相信,一旦有人播種雜交稻,只需顯出略微的優勢,就能讓人們主動選擇雜交稻。

  為了保證雜交稻的純正性和產量,從明年開始,番禺一帶將會成為雜交稻制種區。以後就不再跟百姓以糧換糧種,而讓他們用錢買糧種。

  最遲到明年秋天,蕭彧所轄境內的糧食便能得到顯著的增長。屆時百姓就無需種植那麼多糧食,可以騰出部分土地來種植棉花和甘蔗。

  百姓的肚子填飽後,身上也要穿暖,還能有一點吃飽穿暖後的追求。

  蕭彧培植雜交稻並不是什麼秘密,但從未在正式場合說過,朝中官員真正關心的也不多,畢竟隔行如隔山。

  而且官員們多出身世家大族,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更不明白畝產增加幾十斤意味著什麼。

  直到閔翀在朝堂上匯報番禺一帶的雜交稻增產了上百萬斤糧食時,朝中官員才真正了解到雜交稻的推廣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他們家的糧倉即將不夠用,百姓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打仗的時候糧草再也不會短缺了,他們有了跟北邊朝廷抗衡的真正資本。

  百官們才知道,他們的陛下,已經不聲不響地解決了每個朝代都最最關心的民生問題。

  他們終於願意相信蕭彧才是真正的天選之子,他若不適合當皇帝,還有誰比他更適合?

  第121章 天花

  最新一期的《星火》報用很大的篇幅報導了雜交稻的豐收與成功。

  發稿之前, 裴凜之在蕭彧的案頭看到了這篇文章,說:「咱們是不是要將雜交水稻的消息隱瞞下來,不讓蕭禕知道?他若是知道了, 肯定會派人來偷種子。」

  蕭彧自信滿滿:「偷也無妨, 他以為偷去種子就萬事大吉了嗎?」

  「種子沒用嗎?」裴凜之問。

  蕭彧說:「種子當然是有用的, 第一季的產量可能會比較高,往後就不行了。它跟別的稻子雜交過後,原來的特性就維持不下去了, 就會退化減產。」

  裴凜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要怎樣才能保證雜交稻不退化呢?」

  蕭彧說:「需得這一片的田地全都種植同一個品種的稻子, 所以我才會特意留出制種區。專門種植同一種水稻,就不會與別的品種再雜交退化。」

  「果然是一門大學問。蕭彧必定會想不到,他就算費盡心機偷走稻種,結果還是沒什麼用,還以為我們在騙他呢。」裴凜之笑著說。

  蕭彧笑著點頭:「正是,其實不同水稻雜交也很有可能出現更高產量的水稻, 但如果沒有專業人士對其進行篩選培植加以穩定特性, 也只會是曇花一現。就好比一個聰明絕頂的天才,如果從來都沒有機會識字讀書, 那麼他也不可能有機會成為文豪、發明家, 也不會有機會為官。」

  裴凜之嘆服地點頭:「甚是在理。」

  雜交稻的報導果然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一鳴社裡甚至有人以這個為辯題, 推算本朝攻打北邊的時間。

  激進點的覺得五年之內便會主動進攻, 保守點的則認為需要將近二十年,因為現在才剛解決掉溫飽問題, 人們也才敢敞開肚皮生孩子, 而這一代新生兒成長起來需要時間。

  裴凜之若是聽到這些論點, 都只會笑一笑,因為明年他便打算攻下晉安郡與梁安郡。

  晉安與梁安地廣人稀,攻下應該不會很難,蕭禕若是想奪回,必定要花費更高的代價,就看他打不打得起消耗戰。

  而且晉安與梁安是個非常奇妙的地方,東臨大海,西邊與江州隔了一座武夷山脈,北面也是山地,完全就是一個天然的堡壘,一旦拿下,想奪回去就不那麼容易了。

  蕭彧暫時沒想打仗的事,吉山要出海了,他在張羅這事。

  這次領隊的是吉山和竇七爺,竇七爺年歲大了,精力已經不太好,若不是這次是吉山頭一回領隊,他都該歇著了。但為了安全起見,他還是堅持再跑一趟,給吉山和船隊護航。

  這一次出海的商船多達十艘,比以往哪次的規模都要大。蕭彧很期待,也有些擔憂,畢竟吉山初擔大任,不知道能不能勝任。

  不過閔翀又無法脫身,除了相信吉山,也別無他法。

  最後他安慰自己,雛鳥總不能永遠都庇護在大鳥的羽翼下,它需要獨自去冒險,經歷風雨。

  十月底,風向徹底轉變,船隊終於揚帆起航,再次踏上了海上絲綢之路。

  蕭彧從碼頭送完船隊離開,回到城中,看著城內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街道,覺得十分欣慰,他推行的商業政策終於收到一定的成效了,最近從廣州各地甚至北邊來的客商都多了不少。

  蕭禕雖然禁了商船,但商人總有渠道突破封鎖。這不,就有很多人繞道從東戎南下來做生意,隔兩日就有大船靠岸。

  聽著南腔北調,蕭彧覺得極其滿意,這樣的場面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有了商人,就能讓資金流動起來,也就能產生利益,帶活經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