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孟思歸伸手替父親抹去眼淚:「爹,這麼高興的事,為什麼要哭啊。我日後一定會好好報答郎君的。」

  孟洪點頭:「好,爹老了,幫不了郎君太多忙,以後就看你的了。」

  蕭彧笑道:「對啊,這麼高興的事,為什麼哭呢。吉海,繼續,我們接著開。第一顆開門紅,說明咱們運氣特別好,繼續,繼續!」

  吉海又開了第二個珠貝,第二個沒有,撬開了看也沒有,蕭彧安慰說:「不可能都成功的,繼續開。」

  第三個給了他們一個意外的驚喜,吉海直接用勺子就將珍珠掏出來了,這顆比第一顆要稍小一點,但是異常圓潤,完全達到了特級品相。這樣一顆珍珠,能夠抵品相不佳者十顆,也就是說,這樣一顆珍珠,夠孟洪交差都綽綽有餘。

  關鍵是這個母貝還沒有損傷,吉海按照蕭彧的吩咐,順便又將一顆珠核植入進去了,這樣便節約了一個母貝。

  他們一共撈上來六個籠子,一共有二十七個母貝,其中死貝十個,剩下十七個母貝開出了九顆珍珠,這樣的出珠率讓孟洪想都不敢想,連連說珠民有救了。

  蕭彧對裴凜之說:「凜之,你將這六個母貝重新放到海中去。等這次採珠的人回來了,用珍珠直接同他們換珠貝。」

  裴凜之點頭:「好。」

  數人圍著盤子,看著裡面大小不一的珍珠,有三顆形狀特別好,其餘的也還不錯,一年半的珍珠,就有這樣的大小和品相,這可真是個巨大的驚喜。

  蕭彧突然想到:凜之要發財了!

  第51章 印刷

  人工養珠出了成果, 自然要知會薛釗一聲。裴凜之帶著第一批採收的珍珠送去給薛釗過目,薛釗看到人工珍珠後非常意外,拿起來看了又看:「果然很像,這跟珍珠有什麼分別?」

  裴凜之哭笑不得:「大人, 這就是珍珠啊。要說分別, 就是裡面的珠核大小不一, 人工養殖的珠核大, 天然珍珠珠核小。」

  薛釗說:「外表看起來跟天然珍珠差別也不大, 足以以假亂真。」

  裴凜之不得不再次強調:「薛大人, 這不是假珍珠, 只是人工養殖的珍珠而已, 都是在珠貝中孕育出來的。」

  「也對,這從外表誰看得出來是天然的還是人工的。這麼快就能採收,說明人工養珍珠大有利可圖。」薛釗將珍珠放下,忽然嘆道,「可惜啊, 可惜,原本還想跟小公爺合作的, 以後怕是合作不了了。」

  裴凜之聞言一驚:「大人何出此言?」

  薛釗說:「也不知是福是禍,朝廷下了聖旨,召我回京述職。」

  裴凜之問:「薛大人任期滿了?」本朝的地方官任期是六年,薛釗應當還沒那麼久。

  「尚未,還有兩年。」

  裴凜之拱手:「那便恭賀薛大人高升。」通常來說, 詔令要求回京述職的官員,通常都是平遷或上調, 崖州是最窮最偏遠的州, 接下來去哪裡任職都是高升。

  「高不高升暫且不知道, 此時調任未必是什麼好事。」薛釗捋著鬍鬚,環顧一下四周,「當初被貶至崖州,真是萬念俱灰,便想著過一日算一日罷,熬到任期滿,再換個地方繼續熬。沒想到竟會提前調任。」

  裴凜之說:「應是去歲今春薛大人剿賊購糧有功,薛大人兢兢業業,為國為民,朝廷都看在眼裡,要重用薛大人。」

  薛釗面上並無喜色:「如今朝中局勢晦暗不明,此時調任福禍未知。對你們來說,更不是什麼好事,現在朝中監國的是太子。我離任後,下一任刺史必定會是太子親信,殿下和小公爺怕是需夾著尾巴度日了。」

  「多謝薛大人提點。」從聽說薛釗離任起,裴凜之心頭便籠著一團陰影,殿下的理想國才開了個頭,怕是要維持不下去了。

  薛釗嘆氣:「如今安國風雨飄搖,面臨內憂外患,新君若是上位,多半會有雷霆手段。小公爺與殿下需自求多福。」

  裴凜之心中一動:「皇上龍體是否欠安?」

  薛釗拱手朝北:「不敢妄議聖體。」

  裴凜之便問:「那薛大人何時動身?」

  薛釗說:「中秋前抵京。」

  「也就是三個月的時間了。」

  薛釗頷首:「正是。小公爺回去與殿下商議,好生做好準備,少留把柄。」

  「我知道。」

  薛釗又說:「這人工養珠一事,說到底也算是利民的好事,你們若想繼續跟官府合作下去,我便將此事告知姚陶姚知縣,以後你們就直接同他商議。若是不願意,就當成自己的私產吧,以後官府不會再出禁海令,一切問題你們自行解決。打磨珠核的匠人我也會引薦給你。」

  裴凜之點頭:「多謝薛大人,此事我回去同郎君商議。」

  薛釗頓了片刻,說:「殿下與小公爺都有大才,皆非燕雀,屈居在這個小地方太辱沒你們了。」

  裴凜之聽見這話,頓時警覺起來:「薛大人說笑了,郎君如今的心愿便是做一位富家翁,我的心愿便是守護郎君平安,不作任何他想。」

  薛釗呵呵一笑,拱手道:「那便祝二位如願以償。」

  裴凜之離開刺史府,心想這薛釗莫非在暗示殿下會東山再起?還是他在期待殿下東山再起?

  不管怎樣,都不能讓人知道殿下有返京的想法,他們如今太過勢單力薄,需要好好積累經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