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可以說,瓊華得到的榮寵,對於一個公主而言,已經達到了極致。大清自開國以來,還從來沒有哪個公主能得到如她一般濃厚的榮寵,非但可以自己挑選駙馬,且一子二女還有爵位可以承襲。有了這些,只要日後她的孩子們不參與到謀逆大罪之中,日後一世的富貴榮華是可以保證的。
由於康熙對瓊華表現出了極大的優容,又因為胤禛為他遍尋神醫的孝心而大肆褒獎了他,不少牆頭草蠢蠢欲動,想要轉投四阿哥門下——依照太子這次所犯的罪過,被廢是在所難免之事,大阿哥也是同樣。
眼下諸位阿哥們之中,就屬胤禛勢頭最好。若是趕在康熙冊封胤禛為太子之前,就站上胤禛的船,指不定他們還能撈個從龍之功呢!自古以來,想要投機取巧之人,不在少數。
對於這些人的示好,胤禛並沒有接受。所有人都以為,大阿哥和太子如今不中用了,該是他起來的時候了。可與人們預料的恰恰相反,隨著地位水漲船高,他行事是愈發低調了。有人公然想與他交好,他只以「不可結黨營私」推拒,每日只一心一意處理政務,得了閒便到康熙跟前盡孝。
康熙見狀,倒是對這個兒子越發滿意起來。
有太子和大阿哥的前車之鑑,康熙現在對兒子和臣子們高調的舉動實在是沒有好感度和容忍度。好在胤禛是個明事理、有分寸的,倒是讓康熙免了一場為難。
康熙以胤禛純孝為由,封胤禛為雍親王。但對於怎麼處置大阿哥和太子,他遲遲沒有下詔。對於一心盼著自己駕崩好繼位的太子和大阿哥,康熙無疑是痛恨的,但在痛恨之餘,他也有一種多年心血付諸東流的悵然感。
當初胤礽在襁褓之中便被立為太子,康熙看著他一點點長大,在他身上傾注了無數的心血,盼著他一日比一日優秀,好繼承自己的位置。可沒料到,最後卻養出了一個不仁不孝的東西!
還有大阿哥,儘管康熙對他不如對太子那般重視,但大阿哥畢竟是康熙諸多兒子之中存活下來的最年長者,且又生得孔武有力,能征善戰。康熙曾經也是對他抱有莫大期望,指望著等他百年之後,大阿哥能夠輔佐太子,守護大清江山。可他沒有料到,大阿哥非但不服太子,甚至連他這個阿哥,也不敬服……
到了最後,他諸多兒子之中最為爭氣的,竟是佟皇后教出來的胤禛。不過,也幸好還有這麼個兒子,有手腕有能耐不說,還人品端方、仁孝純善、肖似其母,這對於康熙來說,也是一種安慰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康熙會廢黜太子,大力培養胤禛的檔口,胤祉卻突然站出來,告發胤禛鎮魘皇太子,他振振有詞,先是歷數了早年太子何等仁孝純孝,與康熙何等父子情深,這些年太子又是如何昏聵,性情大變……這一切,都是因為胤禛對太子心懷歹意,暗中詛咒了太子,才導致太子失智,行此不義之事!
這消息一出,頓時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自古以來,凡是與巫蠱沾邊的,從來就沒有小事,動輒便是滿門之禍。三阿哥告發四阿哥鎮魘皇太子,如若是真的,那麼四阿哥非但無緣太子之位,只怕後半輩子的前程都完了!若是假的,三阿哥這麼做,難不成是想要幫著翻案嗎?
不,他不是這樣好心的人,他與太子素來也不親厚。他這麼做,只可能是為了將四阿哥給拉下來,好自己上位。當然,這得建立在四阿哥當真做了這些事的份上,這樣大的事,康熙肯定會詳查,不會只聽信三阿哥的一面之詞。倘若最後發現是三阿哥在污衊四阿哥,那麼萬劫不復的人,將變成三阿哥自己。為了爭權奪利就朝著親兄弟下手,這是康熙所不能容忍的。
康熙派人將剛剛升級為親王府的胤禛的府邸給團團圍住,命人在府邸中好生掃蕩了一番,卻沒有搜出傳說中胤禛用以鎮魘皇太子的邪物。在他們搜查的整個過程中,四福晉都神經緊繃。
這時候,她十分慶幸自己足夠警惕,在康熙親征之前就將府上好生整頓了一番,在發現其中一名下人因為一些私人原因對胤禛這個主子生了怨氣後,她又著重派人盯著那個人,這才在那個人與其他阿哥勾結上的時候第一時間發現了這個事實,沒有讓那人把要命的東西帶入府中。
否則,只要康熙的人在胤禛府上搜出了鎮魘人所用的邪物來,胤禛就別想說清了。哪怕他能證明是有人要害他,可康熙會信嗎?自古以來,皇家對於巫蠱之事,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康熙的人在雍親王府仔細搜尋了好幾遍,卻一無所獲。康熙在欣慰胤禛沒有辜負自己期望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對三阿哥充滿了怒火。
為了權勢,竟然這樣陷害自己的弟弟,簡直無可救藥!即便太子被廢了,康熙也絕對不會把這樣的兒子作為繼承人的備選!
三阿哥失去了聖心。
儘管他不知道,究竟是哪一環節出了錯,但胤禛洗脫了自己的嫌疑,他這個告發者就入了坑,成為了板上釘釘的野心家。康熙撤去了他身上的一切職務,讓他在府中禁足,沒說他什麼時候可以出來。如若康熙有一日原諒了他的罪行,那麼他自然可以出來,如若康熙遺忘了他這個兒子,那麼,他就只能一直在府中呆著了。
瓊華看得出來,康熙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廢黜太子,但這個過程對於他而言,是一種極大的煎熬。畢竟,他在太子身上寄託了太多的感情和期望,否定太子,也就等同於將這部分感情和期望也一併拋棄了。
由於康熙對瓊華表現出了極大的優容,又因為胤禛為他遍尋神醫的孝心而大肆褒獎了他,不少牆頭草蠢蠢欲動,想要轉投四阿哥門下——依照太子這次所犯的罪過,被廢是在所難免之事,大阿哥也是同樣。
眼下諸位阿哥們之中,就屬胤禛勢頭最好。若是趕在康熙冊封胤禛為太子之前,就站上胤禛的船,指不定他們還能撈個從龍之功呢!自古以來,想要投機取巧之人,不在少數。
對於這些人的示好,胤禛並沒有接受。所有人都以為,大阿哥和太子如今不中用了,該是他起來的時候了。可與人們預料的恰恰相反,隨著地位水漲船高,他行事是愈發低調了。有人公然想與他交好,他只以「不可結黨營私」推拒,每日只一心一意處理政務,得了閒便到康熙跟前盡孝。
康熙見狀,倒是對這個兒子越發滿意起來。
有太子和大阿哥的前車之鑑,康熙現在對兒子和臣子們高調的舉動實在是沒有好感度和容忍度。好在胤禛是個明事理、有分寸的,倒是讓康熙免了一場為難。
康熙以胤禛純孝為由,封胤禛為雍親王。但對於怎麼處置大阿哥和太子,他遲遲沒有下詔。對於一心盼著自己駕崩好繼位的太子和大阿哥,康熙無疑是痛恨的,但在痛恨之餘,他也有一種多年心血付諸東流的悵然感。
當初胤礽在襁褓之中便被立為太子,康熙看著他一點點長大,在他身上傾注了無數的心血,盼著他一日比一日優秀,好繼承自己的位置。可沒料到,最後卻養出了一個不仁不孝的東西!
還有大阿哥,儘管康熙對他不如對太子那般重視,但大阿哥畢竟是康熙諸多兒子之中存活下來的最年長者,且又生得孔武有力,能征善戰。康熙曾經也是對他抱有莫大期望,指望著等他百年之後,大阿哥能夠輔佐太子,守護大清江山。可他沒有料到,大阿哥非但不服太子,甚至連他這個阿哥,也不敬服……
到了最後,他諸多兒子之中最為爭氣的,竟是佟皇后教出來的胤禛。不過,也幸好還有這麼個兒子,有手腕有能耐不說,還人品端方、仁孝純善、肖似其母,這對於康熙來說,也是一種安慰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康熙會廢黜太子,大力培養胤禛的檔口,胤祉卻突然站出來,告發胤禛鎮魘皇太子,他振振有詞,先是歷數了早年太子何等仁孝純孝,與康熙何等父子情深,這些年太子又是如何昏聵,性情大變……這一切,都是因為胤禛對太子心懷歹意,暗中詛咒了太子,才導致太子失智,行此不義之事!
這消息一出,頓時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自古以來,凡是與巫蠱沾邊的,從來就沒有小事,動輒便是滿門之禍。三阿哥告發四阿哥鎮魘皇太子,如若是真的,那麼四阿哥非但無緣太子之位,只怕後半輩子的前程都完了!若是假的,三阿哥這麼做,難不成是想要幫著翻案嗎?
不,他不是這樣好心的人,他與太子素來也不親厚。他這麼做,只可能是為了將四阿哥給拉下來,好自己上位。當然,這得建立在四阿哥當真做了這些事的份上,這樣大的事,康熙肯定會詳查,不會只聽信三阿哥的一面之詞。倘若最後發現是三阿哥在污衊四阿哥,那麼萬劫不復的人,將變成三阿哥自己。為了爭權奪利就朝著親兄弟下手,這是康熙所不能容忍的。
康熙派人將剛剛升級為親王府的胤禛的府邸給團團圍住,命人在府邸中好生掃蕩了一番,卻沒有搜出傳說中胤禛用以鎮魘皇太子的邪物。在他們搜查的整個過程中,四福晉都神經緊繃。
這時候,她十分慶幸自己足夠警惕,在康熙親征之前就將府上好生整頓了一番,在發現其中一名下人因為一些私人原因對胤禛這個主子生了怨氣後,她又著重派人盯著那個人,這才在那個人與其他阿哥勾結上的時候第一時間發現了這個事實,沒有讓那人把要命的東西帶入府中。
否則,只要康熙的人在胤禛府上搜出了鎮魘人所用的邪物來,胤禛就別想說清了。哪怕他能證明是有人要害他,可康熙會信嗎?自古以來,皇家對於巫蠱之事,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康熙的人在雍親王府仔細搜尋了好幾遍,卻一無所獲。康熙在欣慰胤禛沒有辜負自己期望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對三阿哥充滿了怒火。
為了權勢,竟然這樣陷害自己的弟弟,簡直無可救藥!即便太子被廢了,康熙也絕對不會把這樣的兒子作為繼承人的備選!
三阿哥失去了聖心。
儘管他不知道,究竟是哪一環節出了錯,但胤禛洗脫了自己的嫌疑,他這個告發者就入了坑,成為了板上釘釘的野心家。康熙撤去了他身上的一切職務,讓他在府中禁足,沒說他什麼時候可以出來。如若康熙有一日原諒了他的罪行,那麼他自然可以出來,如若康熙遺忘了他這個兒子,那麼,他就只能一直在府中呆著了。
瓊華看得出來,康熙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廢黜太子,但這個過程對於他而言,是一種極大的煎熬。畢竟,他在太子身上寄託了太多的感情和期望,否定太子,也就等同於將這部分感情和期望也一併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