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底下幾個半大不小的阿哥,顯然也有自己的成算。

  五阿哥與七阿哥選擇明哲保身,不摻和這次的事。五阿哥心思純善敦厚,在太皇太后的教導之下,對於權勢並沒有太大的野心,連親額娘宜貴妃與同胞弟弟九阿哥都與不怎麼親近,對於此次的事,太皇太后要求他怎麼做,他多半會按照太皇太后的意思來。

  七阿哥自幼跛足,無緣大位,與幾位年長的兄長也算不得親厚,幾位兄長之爭,他委實沒有必要介入其中,引火燒身。

  六阿哥養在平妃赫舍里氏膝下,算是天然的太子一脈。儘管平妃並不怎麼得赫舍里家看重,六阿哥本人也與太子關係平平,甚至還比不上日日能夠在上書房中見到的瓊華,可他本人沒有選擇的餘地。自他的玉蝶被改到赫舍里氏名下之日起,他就打上了毓慶宮的烙印。太子若是能夠成事,他和平妃多少能夠沾些光,太子若是失敗,他也會受到牽連。

  不過,六阿哥並不準備襄助太子。別看他平日裡表現出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在上書房中也不好好讀書,但他骨子裡還是一個十分聰慧的少年。對於索額圖和太子正在籌謀的那件事,他私心裡並不怎麼看好,若他是太子,他就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登基,一則太子威望不夠,強行坐上那個位置不足以服眾,若是他手中有著足夠的兵力,能夠憑著武力控制住京城的局勢也行,可問題是,他手中能夠調動的,只有東宮的那些親兵。這樣的太子,如何能夠坐上那個位置,便是他上去了,他難道就坐得穩嗎?

  若六阿哥處在與太子相同的位置上,他絕不會急著登基,而是會儘量收攏人心,為康熙尋找神醫,安撫忠於康熙的那些大臣們,並著手處理噶爾丹的後續事項,向滿朝文武展現出自己可靠的一面來。

  大阿哥帶著軍隊回來了又如何,他能夠調用的,始終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力量,軍中有分量的大將中,大多數都是忠於康熙之人,這些人是不會聽從大阿哥的調派的。到最後,倘若康熙當真死於征途,那麼只要太子穩守正統和大義之名,他就可以壓死大阿哥。倘若康熙安然無恙,自然也會嘉獎太子,貶斥野心勃勃的大阿哥。可惜啊,太子和索額圖終究還是太急躁了。

  既然不看好太子,六阿哥自然不可能與太子一脈的人有什麼來往。好在他平日裡表現得頗為平庸,手中也無實權,太子和索額圖並沒有把他放在眼裡,他才能在這種緊要關頭優哉游哉地划水。

  如果說,六阿哥因為自家額娘的緣故,天然就被劃歸太-子-黨沒得選的話,那麼八阿哥自然就站在了胤禛這一邊。首先,他的額娘良嬪是投入佟皇后麾下多年,受佟皇后諸多照顧,對佟皇后頗為擁護,其次,八阿哥自己也是從小便受到瓊華和胤禛的關懷,欠下了諸多人情。在外人眼中,八阿哥是顯而易見的四阿-哥-黨。

  當然,八阿哥與六阿哥還是有區別的,六阿哥雖被劃歸太-子-黨,但本身對太子不以為然,八阿哥對佟皇后和四阿哥好感度還是蠻高的,也不吝於用他的力量,為他們做些什麼。

  如果八阿哥自身有角逐皇位之力,在四阿哥沒有對皇位表現出太大的熱忱的情況下,他未必不會自己去競爭那個位置。但變故發生得太過突然,如今的他還遠遠沒有資格去競爭那個位置,他自然要為向來對他們母子照顧有加的佟皇后和胤禛母子造勢。

  在八阿哥看來,無論是不顧康熙病情急匆匆趕回京城的大阿哥,還是在未確定康熙生死的情況下就準備登基的太子,在品性上都是有瑕疵的,反倒是四阿哥胤禛,在得知康熙患病之後,便為康熙東奔西走,端的是一派純孝之心,若是運作得當,四阿哥未必不能越過太子和大阿哥,坐上那個位置。

  當然,這是建立在康熙會出事的情況下。

  倘若康熙只是虛晃一招,最終活著回來了,那麼,無論是大阿哥,還是太子,都會自動喪失繼位資格。三阿哥是個不中用的,也就只會咬文嚼字,康熙不大可能會讓三阿哥繼任儲君,那麼這儲君之位,多半還是要落到胤禛頭上……

  打定主意後,胤禩決定近些日子要去給太皇太后請個安。他如今沒有入朝,手頭勢力有限,但他沒有勢,太皇太后有啊,這可是憑一己之力,扶持兩任皇帝上位的人物!倘若太皇太后願意支持胤禛,那麼胤禛便有極大的勝算!

  胤禟素來與胤禩交好,與太子交惡,大阿哥看不上他,他也不喜三阿哥那副假模假樣的做派,在經過了一番思考之後,他選擇站在了胤禩一邊。對此,胤禟的額娘宜貴妃倒是不反對,因為她也不怎麼看好大阿哥和太子。反正她兒子和胤禩只是要去給太皇太后請個安,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便是太子和大阿哥知道了,也不能追究什麼,她又何必攔著?

  胤被其生母鈕鈷祿貴妃拘著,不許他摻和到這些事中,他也就沒有什麼動靜,胤裪同上。

  胤禩與胤禟在找到太皇太后之後,並沒有明著說他們要支持胤禛,而是說了太子眼下行事的不妥之處,以及他們對此的擔憂。太子不適合繼位為新君,與太子行事相似的大阿哥也不適合,此二人一去,只知道修書的三阿哥胤祉與在民間頗有聲望且是皇后嫡子的胤禛相比,自然是胤禛更為合適。

  有時候為一個人說話,不一定要直接提到他。只要他的競爭對手都失去了競爭力,自然也就輪到他上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