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梨心忙過來伺候,一面道:「有點子雨,不過衣裳都沾不濕,料得一會兒就停了……天兒有些冷,娘娘多加件兒衣裳。」
瑜貴妃擰著眉不吭聲兒,只伸著手臂由她伺候,待穿戴好淨了面,再有專門梳頭的小太監宋妙人過來伺候她梳頭。陰雨的天兒,貴妃心氣兒不順,宋妙人也就格外的小心,足足比平日多花了一刻鐘的功夫,才替她梳好了頭髮。雙手託了鏡子在她腦後容她打量,貴妃左右看了看,眉心方才展了一點顏色,自取了丫頭手裡的螺黛畫眉。
蛾眉宛轉,丹唇俏目,梨心從不明白,皇帝為何會為了一個李嬪,拋卻眼前相伴數年的如花美眷。
「稟娘娘,四阿哥過來了。」小太監的一句話倏忽打斷了她的思路,她回頭看,正見四阿哥在外頭磕頭請安。瑜貴妃卻頭也沒回,只一心一意的描畫著自己的眉毛,漫不經心的交待了一句:「你去吧,好好讀書。」
「是,兒子告辭。」四阿哥瞧了她一眼,默默躬身退了出去。
梨心心中嘆了一口氣,直等了許久,貴妃才把眉毛畫完,取了口脂細細點上,又撲了胭脂,方才搭了她的手出去。
梨心知道她慣常起來會先去瞧瞧西番蓮架子上的粉彩侍女魚缸,因卻行一步,叫了聲娘娘。
「怎麼?」瑜貴妃挑眉看她,梨心蹙眉默了一會兒,才道:「娘娘先用早膳吧……」
瑜貴妃一下變了臉色,「我做什麼,倒由得你指派?」
她一把推開梨心走過去,卻見得偌大一個魚缸白沙細細,水草飄搖,那僅有的一條黑紅相間的魚此刻卻翻著肚子飄在水面,已不知死去幾時。
她擺手打發了丫頭,自在那紫檀木的貴妃榻上坐下來,取過那牡丹菱花小碟,慢吞吞拈了半晌的魚食。
「收了吧。」她將手裡的小瓷碟往桌上一放,腳步虛浮的走回了臥房。
底下人面面相覷,梨心使個眼色,方有兩個小宮女上前,小心翼翼的把那條死魚撈了出來,方要擱到瓷盤裡帶出去,倏忽卻聽門上一個小太監氣喘吁吁的跑來回稟:「娘娘大喜,才養心殿傳信兒,萬歲爺等會兒下朝了過來,大總管叫奴才來告訴娘娘預備著接駕……」
梨心驚了一下,就見瑜貴妃猛地回過頭來,灰敗的臉上一下有了顏色,急匆匆往前走了幾步,又是憂又是喜的問他:「可是真的?你沒聽錯?萬歲爺真說了過來?」
「真的,千真萬確!」小太監忙不迭的點頭,「奴才是親耳聽養心殿的來壽傳的口信,叫咱們預備接駕。」
瑜貴妃一時喜不自禁,只命梨心看賞,又忙著吩咐焚香,又叫人備點心瓜果,又叫找了他喜歡的茶出來,又自去換了衣裳,仔仔細細的打扮了等著。
最後一切準備停當,卻等了許久也不見皇帝過來,直等過了午膳時分,才好容易才聽得外頭一聲「皇上駕到!」,瑜貴妃連忙率眾迎了出去。
細雨濛濛,階下依次班列了二三十口子人,個個臉上帶著喜氣,好像過年似的熱鬧。
皇帝甫一轉過照壁就看到了這一出場面,登時眉心蹙了蹙,待得瑜貴妃領著眾人絲毫不覺的山呼萬歲,更是沉了臉色,但吩咐一句平身就一言不發的進了西暖閣。
瑜貴妃向來猜不透他心意,察覺到他心情不佳,也不過悄悄覷了眼就跟了進去。
眼見得皇帝繃著臉在南炕上坐了,便從丫鬟手裡接了托盤親自與他奉茶,淺笑道:「奴才一早叫人備下的,您最愛喝的小龍團……」
「貴妃——」皇帝冷冷一抬眼阻了她的話頭,瑜貴妃手上一頓,端著的茶杯放也不是遞也不是,只喃喃叫了聲主子。
嬌痴無措,我見猶憐,皇帝卻仿佛鐵了心腸一般不為所動,只冷冷看著她道:「這半日,你猶沒想清楚朕所謂何來?」
瑜貴妃心裡隱隱有個答案,卻不願意承認,他送走了李嬪,一大早著人過來傳話,她等了半日,以為六年的企望終於成真,以為他終於迴轉了心意,卻不料是這樣一個結果。她放下茶杯,垂手退了兩步,低了眸道:「請萬歲爺明示。」
「跪下!」皇帝握拳壓在炕几上,倏忽鐵青了臉色呵斥,「你做過什麼,倒還用朕再提醒一次?」
瑜貴妃待他,向來是又愛又怕,唯恐一個不是惹惱了他從此不再搭理自己,若是從前被他這般呵斥,早已下跪認錯,此時卻憑著積攢了六年的一腔怨氣梗著脖子,直挺挺跪了下去,「奴才做過什麼,請萬歲爺明示。」
「好,你好的很,你既不要面子,朕也不必給你留了。」皇帝連連點頭,直吸了口氣方呵道:「來人!傳諭坤寧宮、宗人府……」
「萬歲爺——」坤寧宮宗人府與皇帝私下問罪的區別,自然在天壤之間,梨心知曉其中的厲害,因也顧不上自個兒的死活了,膝行兩步便撲到了他身前,磕頭如搗蒜:「萬歲爺息怒!貴主兒但有什麼錯處,必也是一時糊塗,求您看在四阿哥的份兒上,看在她對您十多年如一日的一片愛重之心上,網開一面……」
皇帝既親自過來翊坤宮,原沒要到那一步,因順勢便收了聲,只繃緊了嘴唇看著瑜貴妃,不料她卻闔了闔眼眸,輕笑出聲。梨心一下慌了神兒,唯恐她再說出什麼惹怒了皇帝,忙回頭扯了她的衣裳,一壁哭一壁道:「娘娘,您不要這樣,您得想想四阿哥,四阿哥還小,您不能不管他呀……」
瑜貴妃擰著眉不吭聲兒,只伸著手臂由她伺候,待穿戴好淨了面,再有專門梳頭的小太監宋妙人過來伺候她梳頭。陰雨的天兒,貴妃心氣兒不順,宋妙人也就格外的小心,足足比平日多花了一刻鐘的功夫,才替她梳好了頭髮。雙手託了鏡子在她腦後容她打量,貴妃左右看了看,眉心方才展了一點顏色,自取了丫頭手裡的螺黛畫眉。
蛾眉宛轉,丹唇俏目,梨心從不明白,皇帝為何會為了一個李嬪,拋卻眼前相伴數年的如花美眷。
「稟娘娘,四阿哥過來了。」小太監的一句話倏忽打斷了她的思路,她回頭看,正見四阿哥在外頭磕頭請安。瑜貴妃卻頭也沒回,只一心一意的描畫著自己的眉毛,漫不經心的交待了一句:「你去吧,好好讀書。」
「是,兒子告辭。」四阿哥瞧了她一眼,默默躬身退了出去。
梨心心中嘆了一口氣,直等了許久,貴妃才把眉毛畫完,取了口脂細細點上,又撲了胭脂,方才搭了她的手出去。
梨心知道她慣常起來會先去瞧瞧西番蓮架子上的粉彩侍女魚缸,因卻行一步,叫了聲娘娘。
「怎麼?」瑜貴妃挑眉看她,梨心蹙眉默了一會兒,才道:「娘娘先用早膳吧……」
瑜貴妃一下變了臉色,「我做什麼,倒由得你指派?」
她一把推開梨心走過去,卻見得偌大一個魚缸白沙細細,水草飄搖,那僅有的一條黑紅相間的魚此刻卻翻著肚子飄在水面,已不知死去幾時。
她擺手打發了丫頭,自在那紫檀木的貴妃榻上坐下來,取過那牡丹菱花小碟,慢吞吞拈了半晌的魚食。
「收了吧。」她將手裡的小瓷碟往桌上一放,腳步虛浮的走回了臥房。
底下人面面相覷,梨心使個眼色,方有兩個小宮女上前,小心翼翼的把那條死魚撈了出來,方要擱到瓷盤裡帶出去,倏忽卻聽門上一個小太監氣喘吁吁的跑來回稟:「娘娘大喜,才養心殿傳信兒,萬歲爺等會兒下朝了過來,大總管叫奴才來告訴娘娘預備著接駕……」
梨心驚了一下,就見瑜貴妃猛地回過頭來,灰敗的臉上一下有了顏色,急匆匆往前走了幾步,又是憂又是喜的問他:「可是真的?你沒聽錯?萬歲爺真說了過來?」
「真的,千真萬確!」小太監忙不迭的點頭,「奴才是親耳聽養心殿的來壽傳的口信,叫咱們預備接駕。」
瑜貴妃一時喜不自禁,只命梨心看賞,又忙著吩咐焚香,又叫人備點心瓜果,又叫找了他喜歡的茶出來,又自去換了衣裳,仔仔細細的打扮了等著。
最後一切準備停當,卻等了許久也不見皇帝過來,直等過了午膳時分,才好容易才聽得外頭一聲「皇上駕到!」,瑜貴妃連忙率眾迎了出去。
細雨濛濛,階下依次班列了二三十口子人,個個臉上帶著喜氣,好像過年似的熱鬧。
皇帝甫一轉過照壁就看到了這一出場面,登時眉心蹙了蹙,待得瑜貴妃領著眾人絲毫不覺的山呼萬歲,更是沉了臉色,但吩咐一句平身就一言不發的進了西暖閣。
瑜貴妃向來猜不透他心意,察覺到他心情不佳,也不過悄悄覷了眼就跟了進去。
眼見得皇帝繃著臉在南炕上坐了,便從丫鬟手裡接了托盤親自與他奉茶,淺笑道:「奴才一早叫人備下的,您最愛喝的小龍團……」
「貴妃——」皇帝冷冷一抬眼阻了她的話頭,瑜貴妃手上一頓,端著的茶杯放也不是遞也不是,只喃喃叫了聲主子。
嬌痴無措,我見猶憐,皇帝卻仿佛鐵了心腸一般不為所動,只冷冷看著她道:「這半日,你猶沒想清楚朕所謂何來?」
瑜貴妃心裡隱隱有個答案,卻不願意承認,他送走了李嬪,一大早著人過來傳話,她等了半日,以為六年的企望終於成真,以為他終於迴轉了心意,卻不料是這樣一個結果。她放下茶杯,垂手退了兩步,低了眸道:「請萬歲爺明示。」
「跪下!」皇帝握拳壓在炕几上,倏忽鐵青了臉色呵斥,「你做過什麼,倒還用朕再提醒一次?」
瑜貴妃待他,向來是又愛又怕,唯恐一個不是惹惱了他從此不再搭理自己,若是從前被他這般呵斥,早已下跪認錯,此時卻憑著積攢了六年的一腔怨氣梗著脖子,直挺挺跪了下去,「奴才做過什麼,請萬歲爺明示。」
「好,你好的很,你既不要面子,朕也不必給你留了。」皇帝連連點頭,直吸了口氣方呵道:「來人!傳諭坤寧宮、宗人府……」
「萬歲爺——」坤寧宮宗人府與皇帝私下問罪的區別,自然在天壤之間,梨心知曉其中的厲害,因也顧不上自個兒的死活了,膝行兩步便撲到了他身前,磕頭如搗蒜:「萬歲爺息怒!貴主兒但有什麼錯處,必也是一時糊塗,求您看在四阿哥的份兒上,看在她對您十多年如一日的一片愛重之心上,網開一面……」
皇帝既親自過來翊坤宮,原沒要到那一步,因順勢便收了聲,只繃緊了嘴唇看著瑜貴妃,不料她卻闔了闔眼眸,輕笑出聲。梨心一下慌了神兒,唯恐她再說出什麼惹怒了皇帝,忙回頭扯了她的衣裳,一壁哭一壁道:「娘娘,您不要這樣,您得想想四阿哥,四阿哥還小,您不能不管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