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皇帝手指一攥,繃進了嘴角。緩了一會兒,方壓了壓眼皮,冷著聲啟口:「說下去。」
克順方擦了擦額角冷汗,連忙說道:「吳氏說,原本她一家三口皆是在別院裡伺候……蕭氏的僕婢,只蕭氏與蒙三爺之間多有齟齬,每常互不搭理。宣政六年二月,蒙三爺長子夭折,心情抑鬱之下到別院喝酒,因蕭氏出言譏諷給了她一巴掌。之事不久之後,已經有了一月身孕的蕭氏出走。此後,蒙三爺將他們一家人放出,吳氏與父母往江南投奔親戚,卻不料路上遭遇強盜,不要錢財,只要去他們姓名。吳氏父母雙亡,她自己跌落懸崖才僥倖撿回一條命。再後頭……」他思量措辭,「她至宮中曾偶遇李嬪娘娘,認定她就是此前別院的蕭氏。蒙立乃是為隱瞞其欺君之罪,方不擇手段殺人滅口,吳格格擊鼓鳴冤,請求為爹娘討回公道。」
一番話說罷,皇帝臉上的怒色倒不甚明顯了,只斥了句一派胡言,說道:「朕在宣政五年末遇著李嬪,莫不她是分*身有術……」
短短一句,似是自語,又似譏嘲,轉而便看向克順,不緊不慢的撫了撫扳指,「這是你順天府的案子,太*祖爺立下的規矩,朕不越俎代庖,你自個兒說說,打算怎麼辦。」
「萬歲爺聖明。」克順滿頭冷汗,方稍微鬆了一口氣就又提了上來,揣摩著皇帝話里的意思,但道:「事未審明,奴才不敢妄下定論。事涉蒙大人與李嬪娘娘,蒙大人任按察使,乃是三品外員,奴才無權傳他進京對供,請萬歲爺諭旨,召他回京;李嬪娘娘乃內宮女眷,請萬歲爺恩旨,審案之日,准許李嬪娘娘派人代為過堂對供。奴才必定儘快審明此事,以真相告天下,還之以清白公道。」
皇帝略一回眸,但吩咐吳宗保:「速派人往天津,傳朕口諭,召蒙立速速回京。」
「至於李嬪……」他看向克順,屈指在案上輕叩,「規矩比不上清譽,順天府公審之日,朕親自帶她過去對質。」
蒙立回京趕在臘月初七晚上,彼時北京城的積雪尚未全消,融化的雪水順著屋檐流淌下來,因為天冷又凍住,結成了一根根尖銳的冰凌。
「蒙大人稍等……」吳宗保瞥他一眼,搓搓手鑽進了屋裡。
朱紅的雕花門開啟又合上,砰得一聲方法砸在心口。袖子裡的手緊緊攥起,他不知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站在養心殿外,只覺每時每刻都是煎熬。
終於那雕花門重又開了,吳宗保拖著圓滾滾的身軀擠出來,但望了望他道:「萬歲爺說,等順天府的這樁案子審完了,您再過來見他。」
「奴才遵旨。」蒙立撩袍跪地,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起身離開。
吳宗保搖頭嘆了口氣,返身回殿,尚未進門,就聽嘩啦幾聲巨響,仿佛瓷器碎裂的聲音,他心裡一抖,縮著脖子邁過了門檻兒。
臘月初八,順天府請旨於初九日過堂,帝允之,諭午時攜李嬪臨順天府,自以御林軍護衛,僅戒嚴順天府大堂,一應聽審群眾,遵照□□遺命,不得阻攔。
初九日,近乎整個北京城的百姓都湧向了順天府,以之方圓三四里的街道,盡都水泄不通。索宏率領御林軍清道,以黃幔將人群阻攔在外,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個個持刀配槍,從午門外一直鋪設到順天府門口,一切布置妥當,方才回宮請旨。
皇帝在養心殿看孩子,頗有耐心的把喜兒抱在膝上教她寫字,聞言只隨口說了一句候著,直等握著女兒的手寫完了數字,方擱筆吩咐:「喚李嬪來。」
「……急……用……」喜兒忙著認字沒理會,玩性十足的伸指在那未乾的墨上一沾,戳著那灑金紙箋審視了許久,也只念出兩字,便指指「戒」與「用」字,仰頭望他:「什麼?」
「戒——忍——」皇帝一字字念與她聽,又複述:「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喜兒認真重複,又在上頭戳了戳,問他是什麼。
皇帝道:「是說一個人遇到了不順心的事要學會忍耐,要能管住自己的脾氣,冷冷靜靜的處理。就比方說……」他點了點她的鼻尖,「阿瑪不叫喜兒吃糖的時候,喜兒不能哭,要想阿瑪是為喜兒好……」
「不要!」喜兒一把揮開他的手,齜牙沖他一哼,托著肥嘟嘟的小臉鬧脾氣。
「小喜兒——」皇帝板起臉,究竟忍俊不禁,捏了捏她的小臉,但提筆舔了舔墨道:「過來,阿瑪再考你一句話。」
前朝後宮風風雨雨,啟祥宮卻反常的安寧,直到陸滿福奉命過來傳召為止,從未有過什麼動靜,等到他過來,明微亦如從前一般,冷清寡淡,波瀾不驚。
陸滿福默然引她往養心殿,心中幾番涌動,終究忍了下來,直到了梅塢的門口方才駐足打了帘子:「萬歲爺在裡頭教公主寫字,娘娘請……」
話音甫落,就聽到小姑娘特有的軟濡聲音傳來:「往者不可……」念到一半忽就咯咯一笑,捉俠道:「沒了。」
明微聞聲一頓,緊接著就聽到皇帝又氣又笑的聲音:「不認識就不認識,你賴什麼皮……瞧著,念『諫』,『往者不可諫』。」
※※※※※※※※※※※※※※※※※※※※
進度比預計慢了一些,情節會推後兩三章
第96章 生死無間
「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喜兒一字一字認認真真的跟著他念, 又重複:「是說人要向前看, 不能總計較以前的事。」
克順方擦了擦額角冷汗,連忙說道:「吳氏說,原本她一家三口皆是在別院裡伺候……蕭氏的僕婢,只蕭氏與蒙三爺之間多有齟齬,每常互不搭理。宣政六年二月,蒙三爺長子夭折,心情抑鬱之下到別院喝酒,因蕭氏出言譏諷給了她一巴掌。之事不久之後,已經有了一月身孕的蕭氏出走。此後,蒙三爺將他們一家人放出,吳氏與父母往江南投奔親戚,卻不料路上遭遇強盜,不要錢財,只要去他們姓名。吳氏父母雙亡,她自己跌落懸崖才僥倖撿回一條命。再後頭……」他思量措辭,「她至宮中曾偶遇李嬪娘娘,認定她就是此前別院的蕭氏。蒙立乃是為隱瞞其欺君之罪,方不擇手段殺人滅口,吳格格擊鼓鳴冤,請求為爹娘討回公道。」
一番話說罷,皇帝臉上的怒色倒不甚明顯了,只斥了句一派胡言,說道:「朕在宣政五年末遇著李嬪,莫不她是分*身有術……」
短短一句,似是自語,又似譏嘲,轉而便看向克順,不緊不慢的撫了撫扳指,「這是你順天府的案子,太*祖爺立下的規矩,朕不越俎代庖,你自個兒說說,打算怎麼辦。」
「萬歲爺聖明。」克順滿頭冷汗,方稍微鬆了一口氣就又提了上來,揣摩著皇帝話里的意思,但道:「事未審明,奴才不敢妄下定論。事涉蒙大人與李嬪娘娘,蒙大人任按察使,乃是三品外員,奴才無權傳他進京對供,請萬歲爺諭旨,召他回京;李嬪娘娘乃內宮女眷,請萬歲爺恩旨,審案之日,准許李嬪娘娘派人代為過堂對供。奴才必定儘快審明此事,以真相告天下,還之以清白公道。」
皇帝略一回眸,但吩咐吳宗保:「速派人往天津,傳朕口諭,召蒙立速速回京。」
「至於李嬪……」他看向克順,屈指在案上輕叩,「規矩比不上清譽,順天府公審之日,朕親自帶她過去對質。」
蒙立回京趕在臘月初七晚上,彼時北京城的積雪尚未全消,融化的雪水順著屋檐流淌下來,因為天冷又凍住,結成了一根根尖銳的冰凌。
「蒙大人稍等……」吳宗保瞥他一眼,搓搓手鑽進了屋裡。
朱紅的雕花門開啟又合上,砰得一聲方法砸在心口。袖子裡的手緊緊攥起,他不知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站在養心殿外,只覺每時每刻都是煎熬。
終於那雕花門重又開了,吳宗保拖著圓滾滾的身軀擠出來,但望了望他道:「萬歲爺說,等順天府的這樁案子審完了,您再過來見他。」
「奴才遵旨。」蒙立撩袍跪地,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起身離開。
吳宗保搖頭嘆了口氣,返身回殿,尚未進門,就聽嘩啦幾聲巨響,仿佛瓷器碎裂的聲音,他心裡一抖,縮著脖子邁過了門檻兒。
臘月初八,順天府請旨於初九日過堂,帝允之,諭午時攜李嬪臨順天府,自以御林軍護衛,僅戒嚴順天府大堂,一應聽審群眾,遵照□□遺命,不得阻攔。
初九日,近乎整個北京城的百姓都湧向了順天府,以之方圓三四里的街道,盡都水泄不通。索宏率領御林軍清道,以黃幔將人群阻攔在外,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個個持刀配槍,從午門外一直鋪設到順天府門口,一切布置妥當,方才回宮請旨。
皇帝在養心殿看孩子,頗有耐心的把喜兒抱在膝上教她寫字,聞言只隨口說了一句候著,直等握著女兒的手寫完了數字,方擱筆吩咐:「喚李嬪來。」
「……急……用……」喜兒忙著認字沒理會,玩性十足的伸指在那未乾的墨上一沾,戳著那灑金紙箋審視了許久,也只念出兩字,便指指「戒」與「用」字,仰頭望他:「什麼?」
「戒——忍——」皇帝一字字念與她聽,又複述:「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喜兒認真重複,又在上頭戳了戳,問他是什麼。
皇帝道:「是說一個人遇到了不順心的事要學會忍耐,要能管住自己的脾氣,冷冷靜靜的處理。就比方說……」他點了點她的鼻尖,「阿瑪不叫喜兒吃糖的時候,喜兒不能哭,要想阿瑪是為喜兒好……」
「不要!」喜兒一把揮開他的手,齜牙沖他一哼,托著肥嘟嘟的小臉鬧脾氣。
「小喜兒——」皇帝板起臉,究竟忍俊不禁,捏了捏她的小臉,但提筆舔了舔墨道:「過來,阿瑪再考你一句話。」
前朝後宮風風雨雨,啟祥宮卻反常的安寧,直到陸滿福奉命過來傳召為止,從未有過什麼動靜,等到他過來,明微亦如從前一般,冷清寡淡,波瀾不驚。
陸滿福默然引她往養心殿,心中幾番涌動,終究忍了下來,直到了梅塢的門口方才駐足打了帘子:「萬歲爺在裡頭教公主寫字,娘娘請……」
話音甫落,就聽到小姑娘特有的軟濡聲音傳來:「往者不可……」念到一半忽就咯咯一笑,捉俠道:「沒了。」
明微聞聲一頓,緊接著就聽到皇帝又氣又笑的聲音:「不認識就不認識,你賴什麼皮……瞧著,念『諫』,『往者不可諫』。」
※※※※※※※※※※※※※※※※※※※※
進度比預計慢了一些,情節會推後兩三章
第96章 生死無間
「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喜兒一字一字認認真真的跟著他念, 又重複:「是說人要向前看, 不能總計較以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