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本就口齒伶俐,又外向,說到精彩處起身在殿中給太后展示當時情形。

  直聽得太后一忽兒捂著胸口喊「阿彌陀佛」一忽兒又喜笑顏開直拍手「老天庇佑」。

  「快……快去給哀家寶貝孫子沏盞熱茶來。」太后就手把自己的帕子遞給永瀝,「快擦擦,都出汗了。」

  永瀝也不見外,接過來就在額頭抹了抹。

  太后見了,更喜歡了,不錯眼珠得看著永瀝喝茶,忍了幾忍沒忍住,直接就問了,「可有喜歡的姑娘了?」

  永瀝登時一口茶就哽在了嗓子眼,側過身去連連咳嗽。

  太后大樂。

  「快給瀝哥兒捶捶,別嗆著了。」太后一邊指揮著,一邊又衝著老嬤嬤樂,「可見是有了。」

  永瀝也紅了臉,心頭不由自主得浮現出一位女子身影。她珠花上的那粒珍珠如今正妥帖收藏在他荷包里。又想到方才在廊下隔了十數步望見,她的同伴正玩鬧,她只靜靜站在一邊笑看著,像一株出水的蓮,安靜而鮮亮。望見她,萬事萬物便都喑啞了。

  那少年人被調笑時獨有的羞赧讓太后愉悅極了,這素日呆板的後宮頓時也變得有趣起來。她越發催著問,「是哪家姑娘?瞧定了哀家給你相看相看。」

  永瀝忙斂容,心中略一猶豫,倒也不欺瞞,只有些為難得望著太后道:「……卻不知道那位姑娘是何心思呢。」

  太后笑道:「咱們家的兒郎,豈有姑娘不喜歡的?」

  永瀝咧嘴笑望著太后,不說話。

  太后一尋思,詫異道:「莫不成那姑娘還不知道?」見永瀝不好意思得低頭,顯見是言中了,登時她便笑得打起顛兒來,點著永瀝對老嬤嬤道:「瞧瞧,瞧瞧……竟是個單相思的呆頭鵝。」

  永瀝見是話縫,便道:「還是等孫兒問准了那姑娘的心意再來回老祖宗吧。」見太后似還要追問,忙道:「孫兒若是冒冒然說了,豈不傷了那位姑娘的臉面……」

  太后笑道:「你倒仔細!」想起周貴妃的話,又問了一句:「可做得你正妻?」

  永瀝將那女子與自己妻子連在一起想,登時掩不住喜歡與羞澀,按捺著笑容低聲道:「盡可做得。」

  太后見他方才說起故事來風流瀟灑一男兒此刻如此靦腆,更覺有趣,卻也不再追問,只是拿定主意永瀝的婚事她必然要關照一二的。

  永瀝頂著一頭細密汗水退了出去。

  那邊謝鯉帶著賈元春到了門外,聽說靖親王世子已經在裡面了,不免要避開,於是走旁門到西側間等著。這一等卻久,賈元春想著一牆之隔就是永瀝,不免有些心不在焉。謝鯉幾次同她說話,她都茫然不知問了什麼。

  「素日看你是個鎮定的,怎麼要見太后娘娘就慌了神啦?」謝鯉嗔怪她,倒也不再同她閒聊,只在那「點兵點將」得沏茶。

  等到太后傳賈元春進殿,已過了大半個時辰了。

  謝鯉還奇怪,一向也不見那靖親王世子來慈安宮的,這次怎麼趕巧有這麼多話說。

  見了賈元春,太后倒也贊了句「是個美人胚子」,又賞了兩隻玉鐲,別的卻也沒話。她本意還想問問賈母,只是年紀大了,方才聽永瀝講故事,高興倒是高興,卻也乏了。最後拉著賈元春的手誇了兩句「好孩子」就讓她回去了,只說今日倦怠了,改日再叫她來說話兒。

  謝鯉送她出去,路上低聲嘆道:「嫣貴嬪那處我看也未必好,你沒事兒多來慈安宮走動。」頓了頓還是把下一句說了,「真出了事兒,太后娘娘是個心善的。」

  對於賈元春而言,入宮為女史前的揀選已經是隔了一輩子那麼久的事情了,以至於現在屢次承謝鯉之情,倒有些受不起之感。想了想,對上謝鯉關切的眼神,賈元春還是沒有拒絕她的善意,輕輕道:「多謝你提點,我會自己留意的。」

  謝鯉極親切地拍拍她的胳膊,「就送你到這吧,一會兒太后該用藥了。讓如芬、如梅倆陪你回去。」

  賈元春道:「有如梅跟著就夠了,不然等下我還要著人送如芬回來——送來送去的倒添麻煩。」宮裡規矩,宮女不在指派的宮裡走動時,必是得成雙成對的才行。

  謝鯉一笑,「倒是我糊塗了,也罷,給如芬這小丫頭個躲懶的空兒。」

  如梅陪著賈元春走出慈安宮儀門,便抱著肚子蹲了下去。

  賈元春忙俯身看她怎麼了。

  如梅只是搖手,「女史您先慢慢走著……我去如芬那兒方便一下,馬上趕過來。」

  賈元春不禁好笑,應了她,自己沿著長長的甬道慢慢走著。路上不時也有奉了差事的宮女、太監從她身邊走過。

  在甬道上過慈安宮東門時,門內忽得閃出個人影來。

  賈元春原是貼著左邊走著,這人出門靠著右側走,倆人中間隔了兩三步並排走著。

  賈元春是女子,且穿了花盆底,走得碎步且慢。那人偏同她一樣速度,始終同她並排著走。

  就這麼不聲不響走了半程路,眼見分叉口就在百步外,永瀝終是忍不住。

  他清清嗓子,也不知在對誰說話,「罈子上的紙條可看了?」

  原來是他送的。

  賈元春面紅過耳,又走了兩三步,方低聲道:「字丑,誰看來著。」

  永瀝極快得看了她一眼,粗聲道:「左手寫的。」又道:「我的字很不壞的。」說著解下摺扇要遞給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