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引厚起臉皮,等帝俊、太一出來後迎了上去:「二位道友,再次相逢,甚是有緣!」

  太一正好奇地觀察這小竹片上雕刻的內容,上面有一個看起來還蠻英俊的男子頭像,以及一方金色的刻印,因被聖人威勢籠罩而看不清細節,也不可能被仿冒。兌換的時候那個龍族就介紹過了,那頭像是銀行的總負責人祖龍大人的,至於那一方金印,則是聖人老爺的方印,無人能仿刻得了,也無人敢仿,所以大家儘管放心。

  接引也覷著太一懷裡的竹片:「能不能借點錢花花……」

  帝俊:「????」

  什麼,我們跟你們熟悉嗎,張嘴就借錢??

  帝俊當即把太一擋住了,防備著接引、准提二人,趕緊拉著弟弟去登記處登記。接引與准提也沒有

  別的熟悉的人,只能緊跟三足金烏兄弟倆,試圖白饒點錢……

  伏羲、女媧:「……」

  無語,西方真的這麼窮嗎?

  女媧將帶來準備用以購買服務的物品去銀行兌換了,拿了一小袋竹片回來,接引、准提還在圍著三足金烏兄弟倆轉。看帝俊的臉色,三足金烏的太陽真火都要被煩出來了,恰好准提一個轉身,看見了正對著他們兄弟二人無語凝噎的女媧:「……!」

  接引已經豁出去了,就算帝俊再怎麼臭臉,也還是厚著臉皮繼續磨。准提看著自己的兄長,內心掙扎片刻,還是鼓足勇氣,蹭到女媧身邊,本來想說得誠懇一點,結果因為太緊張一下省略了不少字:「給點兒吧……」

  謝聖聽聞登記處有兩個無賴騷擾顧客,急匆匆趕來時,聽見的就是這麼一段,配上准提紅著臉低頭的模樣,再加上底氣不大足的「給點兒吧」,恍惚間他仿佛瞧見了西方二聖在線乞討……

  「……」謝聖都忍不住捂了一下眼睛,可也太慘了,不愧是能用蒲團遮腳的兄弟倆,「得了,放過帝俊他們吧。我為你們新開一個業務,跟我去銀行。」

  …………

  銀行嘛,除了能夠儲蓄之外,肯定還得有借貸、理財等等其他功能啦。之前因為業務剛辦,名聲還沒打開,謝聖就只和祖龍提了一下儲蓄的功能,結果當時就有龍族的外門弟子提出了借貸的類似概念,不過為了穩妥起見,祖龍暫且將這個提議擱置了。

  龍族弟子、包括祖龍都圍了過來,看謝聖怎麼辦這個手續,如何處理借貸:「……咱們先說好,你要借多久?一年?那這就是我們列出的利率,你可以直接對照著最後的利息看,這些是你們在償還我們借貸給你們的錢後,還要額外償還的,作為借貸的報酬。」謝聖將一應條例都說定,拿聖人方印一蓋,這就是敲定了合約,「記得如果到期不還錢,或者償還不了利息,我們是會追責的哦。」

  謝聖把人群往邊上一撥,露出一直躲藏在櫃檯後頭,恨不得現出原型把工作服撓花的某位,衝著西方二人一笑:「認識一下我們的追責部門主管,睚眥先生。」

  睚眥使勁撓著被稱為「領結」的玩意兒,衝著

  二人投來兇狠的目光。

  接引哪管得了以後,此時已經喜笑顏開了,沒想到柳暗花明,終究還是借到了錢:「明白,那這我就拿去登記?」

  謝聖點點頭,瞧見准提慢吞吞跟在哥哥後面:「西方當真那般貧瘠,你們連一個法器都抵押不了?」

  准提意外被謝聖搭話,老實地停下腳步點頭,大致說了一下西方的情況,總之除了一個窮可能就只有慘能形容,他又不無失落的說:「我與兄長想搜尋有緣人,傳達我二人的教義,可並沒有同道中人……」

  教義?謝聖撓撓臉,這說的是未來的佛教嗎?他有些好奇地詢問:「你同我說說?」剛好這會兒鴻鈞不在,被他留在房中看活兒,准提說起來也可以沒有壓力。

  在西方,准提就是想攔住一個人傳達自己的教義都難,沒想到會被謝聖主動問起,忙不迭就同謝聖闡釋了起來。謝聖仔細一聽,總算明白了為何准提與接引的教義無人願意接受。

  和當初他的相聲一樣,不適應於時代罷了。此時准提的道還與後世的佛教大不相同,總結起來便是苦修。

  洪荒眾人哪一個想的不是自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誰會樂意苦修?就連大家如今的看似「和睦」,其實說到底也都是治安督察隊的強制管制維持的,如果有一天治安督察隊從洪荒消失了,那些凶獸說不準就會原形畢露,重新干起自己的老本行。

  帝俊與太一在一旁聽得,都皺起眉頭,實在是與他們三觀不合:「你這與老師所教之道大相逕庭,旁門左道!」

  別看準提平時比接引靦腆,維護起心中道義來卻極為悍然:「老師也曾說過,萬物皆有道,萬物皆可為道!我與兄長在西方修煉,目中所及乃是眾生皆苦,願替眾生分擔苦楚發自一片慈心,正與小謝老師的道義有異曲同工之處……」

  「生拉硬套,你把你的道說出去讓人家聽聽,和謝師的道能比嗎?別人聽謝師的道都是高高興興出門的,要是修煉你的道,還不如立時死了更輕鬆。」帝俊唇槍舌戰,毫不退讓。

  「但正如准提道友所說,他所修之道乃是出自一顆慈悲心腸,雖與老師的道義不同,卻也不可否認。」女媧也忍不住加入

  了論道之中,替默默用眼神傳達意思的兄長說話,「我覺得這還是個人經歷的問題,我與兄長從小長大,未經歷多少磨難,但龍鳳初劫時,也曾在某次外出中看到一山餓殍,那慘狀令我二人肝腸寸斷,恨不能以身相替,故能明白些准提、接引道友的道。帝俊與太一二位道友生而根腳特殊,居於太陽之上,乃是三足金烏,自然不懂得其中苦楚。正如老師所說,萬物皆有道,道道皆不同,但道道又能皆歸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