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如海也沒想那許多,畢竟也沒到非賈赦不可的情況,就讓王嬤嬤多個任務——見到賈赦時,和他說一說。

  之後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黛玉在賈母屋裡住,坐臥有度,基本見不著賈赦……

  如果是上輩子,王嬤嬤乾脆就會評價“賈赦就是個紈絝和他說了也沒用”,安心當林黛玉的乳母去。

  不過,這輩子,事情發生了變化。

  總之,林如海是把賈赦拐過去幫他了。

  事情具體也簡單。

  鹽政要肅清,但利益糾葛太大,一時無法釐清。

  林探花就有了一個天才的創意:

  開闢一條利益更大的路。

  由賈赦帶頭,從閩地出發,渡遠洋,做海商生意。

  有林如海代表聖意的“默許”,一時,雖然敢於下海的不多,但敢於投錢的滿南方都是。

  在賈母面前,林家老僕只用幾句話概括了賈赦在做什麼這件事情。

  之後就笑道:“我家老爺見著皇上的意思,倒像是允的。只是不願花太多精力在管這些事上。”

  賈母思忖片刻,點頭道:“不拘你們如何做。”

  林家老僕又列了一大串禮物清單,一些女眷(以邢夫人為首)對林家派老僕而不是婆子說話而有的細密不滿也沒了。

  待林家老僕念完單子,遞過去後,探春一看,笑了。

  “這不是林姑娘的字跡麼?”

  迎春看著,也有些羨慕,瞧黛玉列的單子,條理有度,清晰明了。

  眾人誇讚了一番,這才繼續說事。

  “赦老爺眼瞅著自己長年要在沿海的地方坐著了,他的意思,是讓妻女都搬來住。”

  眾人都沉默了。

  其中,不願意大房搬走的是少數;多數,是在權衡利弊。

  迎春卻是爽快(她終於能用上這個形容詞了),不過想了一下就說道:“很好啊,剛好我能去揚州陪黛玉呢。”

  邢夫人也意識到,黛玉還沒有年長女性教養的問題。

  ——雖然黛玉舉止有度,不輸許多年長女眷,但明面上也得說得過去。

  只是她畢竟習慣在偏院裡坐著了,一時間要改變還不習慣。

  因此她以扯皮的心態問道:“他還有什麼要求?多帶僕從還是多帶家財?”

  林家老僕的態度似乎恭敬了一些,語氣十分和緩:“赦老爺的意思,是只要你們人去了就可以,攜帶的物事也只帶慣用的,不願換的就好。”

  “其他家俱衣物等事,都可以由他出錢添置。”

  眾人一時又是沉默。

  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賈母想說:“不好這樣勞累林姑爺。”但開了個頭,她也意識到,賈赦話里的意思,好像是花自己的錢。

  她明智地選擇合上嘴巴。

  其他人,更是第一時間理解了賈赦沖天而來的豪氣。

  海商嘛……

  賈母早對賈赦灰心喪意,對於他的拋武從商並不反對。

  和許多寵溺孩子的母親一樣,她認為,孩子有個正經事情可以去做,就很好了。

  賈母便頷首道:“雖然有話說‘父母在,不遠遊’,不過聖上已經下達口諭,又有政兒留京,並不愁贍養。”她看向邢夫人:“想去就去罷。”

  邢夫人的表情都僵住了,不知道自己該不該顯露大喜過望的神情來。

  扭頭就見到王夫人漠然的神色。

  邢夫人:“好啊好啊!”

  如果因為自己的彆扭,放棄了溜出榮國府的機會,那她會拍死自己的!

  側院開始忙碌非凡。

  賈赦是發話說“到地方再添置”,但萬一當地的物事不那麼盡如人意呢?

  因此還是要細細理出帶去的物件,其餘的物事,除了家俱,都得往箱子裡鎖,封到柜子里去。

  側院畢竟是個獨立小院,裡頭房間多,東西也多,光是把那些裝飾用的花瓶一類的撤下來,就要花費許多功夫。

  邢夫人因此忙得團團轉。

  迎春相比之下就悠閒太多,抱廈空間有限,平日用不上的本就會收到箱子裡,省了一番收攏的功夫。

  迎春便接過了打理僕從的活。

  伺候他們的奴僕多是家生子,一家人都在賈府,少有願意出京的。

  迎春翻了翻冊子,側院裡已經收攏過的小隔間裡,站了不少人。

  迎春環顧一圈,在她身邊轉的基本都齊了。

  “乳母呢?”她問道。

  司棋在旁邊震驚地嘀咕:“姑娘,這您還笑得出來啊……”

  迎春也才發現自己在笑,也不是氣笑,只是單純微笑。

  在她剛重生回來時,讓她心神震盪的乳母,如今已經不能讓她心裡泛起一絲波瀾。

  問她在不在,只是因為她確切不在。

  一個小丫鬟乍著膽子說:“她總抱怨您不讓她進屋子,因此並不進院子裡,只在二門處和那些婆子廝混,打打牌什麼的。”

  迎春聽了點頭,就朝門口的四個粗壯婆子吩咐道:“兩個人,去把她帶來。”

  這四個婆子都是她朝邢夫人求來的,防自己年齡小壓不住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