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嬴政放心下來,與趙馨說了二位想要出山的想法。

  趙馨毫不猶豫同意了。

  過了會兒,她忍不住開口:「若是范侯與武安君二人都有出山,親眼見證江山一統的想法,王祖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想法,只是不好明言?」

  秦國大一統這種事,趙馨不信一心為秦的嬴稷不想親眼見證。

  只是范睢與白起二人的身份就已經足夠特殊了,嬴稷的身份還要更特殊,不好貿然從雍城回到咸陽。

  嬴政一愣,旋即失笑:「若非母親提醒,我許是都注意不到這些細節。」

  易地而處,若是自己處在嬴稷的位置上,必然也是想要親眼看到大秦的旗幟插滿九州大地的。

  定下此事後不久,嬴政便即刻派人去了雍城。

  沒兩個月,嬴稷就來到了咸陽。

  范睢與白起,同樣一改之前的低調作風,出現在了所有人面前。

  如此興師動眾,所有人都感到了風雨欲來的緊張感。

  不日,秦軍百萬雄師出征。

  百萬兵力兵分幾路,分別朝著楚國和齊國的幾個要塞進發。

  消息傳到齊楚兩國後,兩國的統治階層都嚇傻了。

  齊國直接單方面撕毀合作協議,帶著軍隊回了自己國家,楚國被這一變故打得措手不及,一時間整個國家都陷入了混亂之中。

  秦軍還沒到呢,楚國就因為國內爆發的農民起義連失三城。

  本來有著燕魏兩國的前車之鑑,楚國對百姓的防備一直做得很好,就連百姓出身的士兵都受到了嚴密監視。

  按理說,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但誰讓貴族多怕死,空有享樂之心,卻毫無擔當呢。

  秦軍徵調了百萬兵力攻打齊楚兩國,甚至將大部分兵力分到了楚國的消息傳遍楚國後,許多住在其他城市的貴族第一反應就是……

  跑!

  他們認為與秦軍對壘毫無戰勝的希望,而被秦軍占領了城市,百姓也許不會有事,可貴族們的下場通常慘澹淒涼。

  所以他們幾乎沒猶豫,就不約而同地做出了逃回楚國都城的決定。

  只是沒想到,城中有許多人盯著他們。

  這些貴族剛將行囊收拾妥當,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城市,引來了對貴族早就心生不滿的百姓。

  百姓們見人帶著金銀財寶要逃,當然不願,於是一起合謀將人「留」了下來——

  若貴族真的跑了,秦軍不給他們分土地了怎麼辦?

  百姓要求不高,就想有幾塊安身立命的土地而已,哪怕無法確定貴族與土地之間是否有關係,他們也絕不容忍這種可能在眼前發生。

  等秦軍到來,這些人自然被當做「禮物」送到了秦軍軍營。

  消息傳開後,楚國上層紛紛譁然。

  秦國將領不要錢,個個凶神惡煞,讓人壓力如山大。

  偏偏這時候還傳出這樣的消息,怎能讓人不心慌?楚國上層開始分裂,甚至都出現了直接向秦國投向的聲音。

  楚王倒是有血性,項家也支持打上一場。

  但他們與秦軍不過剛剛交手,半年時間不到,秦國那邊就傳來消息——

  齊國,降了!

  齊王親自出城,向秦軍投降。

  楚國所有人:「???」搞毛線啊!

  歷史上秦國攻打齊國同樣連一年時間都沒用到,因為秦軍避開了齊國主力,來到了齊國都城。

  然後,齊王不戰而降。

  這輩子攻打秦國的軍隊兵分兩路,一路迎擊主力部隊,一路避開主力深入齊境圍困齊國都城。

  主力那邊還在僵持,都還沒來得及交手呢,齊王就降了。

  帶兵的王翦當即將齊國軍隊收編了,然後來到齊國都城與另一隊軍隊匯合。

  齊王投降太快,讓負責攻打齊國的將領毫無爽感,於是等官員過來接手後,直接調轉槍頭插入楚地,一路攻伐來到了越國。

  越國說是一國,實則完全不成氣候。

  後世盤點戰國七雄,可從沒帶著越國玩過。

  這些人根本不禁打!

  越國殘餘勢力徹底滅亡後,王翦等人猶覺不夠,再次攻入楚國。

  秦國百萬雄師可不是說說而已,這些士兵可都是能以一敵十的強悍戰力,而楚國不但兵力不足秦軍一半,士兵的戰鬥力,還有拼殺的勇氣都完全不如秦國。

  好多士兵剛交戰,就向秦國士兵投降了。

  不到一年,楚國只剩下都城周遭幾個城市,其餘城池全被秦軍拿下。

  楚王意識到不妙,當即下令收攏所有兵力,直接放棄其他城池,選擇以目前所有兵力保衛都城壽春。

  但楚國內部投降的聲音越來越大,楚王幾乎壓制不住了。

  尤其得知齊王投降之後,雖然齊王被殺,但其妻兒得到了還算不錯的待遇,那些貴族只要沒做傷天害理之事之人,也不過被收繳了所有家財田產,仍有活命機會之後……

  讓楚王投降的聲音,就更大了。

  但楚王不想死。

  若是有可能,誰又真的想死呢?

  所以楚王硬是頂著所有壓力,做出了死守壽春的決定。

  壽春城內瞬間民怨沸騰,百姓還好,貴族們幾乎瘋了一樣想要離開壽春——

  楚王不想死,難道他們就想了?

  他們甚至不顧一切地,召集了自己豢養的所有武力,想要從壽春離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