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烈酒作為特產,也完全足夠了。

  當這一批窖藏了好幾年的酒出現在互市,並以極高的價格成交之後,那些消息靈通的商人們,果真蜂擁而上,很快就帶活了互市的經濟。

  沒多久,蓬勃發展得互市就在中原各國變得有名有姓。

  雖然在這過程中,嬴稷「悄悄地」截留了兩壺酒,導致烈酒的價格比趙馨預估的更加高昂。

  但,她有什麼辦法呢?

  釀酒用的是糧食,哪怕是趙馨也不敢開口說,等這些酒賣了之後,馬上就能給嬴稷釀出一批來。

  那些酒還是存放多年的老酒,味道更醇厚,遠不是新酒能比。

  想要大範圍釀酒,還是得等到土豆玉米紅薯等作物廣泛種植之後,到時候不論是用紅薯釀酒,還是用糧食釀酒,都不會影響到老百姓的溫飽問題。

  如今卻不行。

  所以嬴稷截走兩壺酒的消息傳到咸陽,趙馨只無奈笑笑後,便只當不知此事,讓人按照原計劃推廣烈酒去了。

  吩咐完此事之後,趙馨便抄寫了一整張A4紙大小的茶樹馴化與茶葉採摘、炒制等相關方法。

  她帶著這些,直接去了衛遜所在的農莊。

  這時候已經有人開始種植茶葉了,但因為茶食不算特別流行,需求不多,所以更多還是從野生茶樹上採摘。

  衛遜本人還挺喜歡茶食,也研究過如何種茶樹。

  他拿到趙馨遞過來的資料後,立刻來了精神。

  衛遜先是為上面詳盡的茶樹馴化種植細節而驚嘆,繼而看到炒制茶葉的內容,又生出了無盡的好奇。

  因為趙馨之前拿出的種種法子,衛遜對趙馨非常信服。

  於是拿到這張紙沒多久,衛遜就托幾個商人,從其他國家買回來了幾株茶樹。

  正好蜀地就有茶樹,移栽過來倒沒有浪費太多時間。

  於是沒多久,幾罐炒得根根分明,泡茶顏色鮮亮的茶葉,就呈上了趙馨的案頭。

  她嘗過之後,發現味道與現代茶葉已經沒有天大差別,於是直接讓人給雍城那邊送去了兩罐茶葉,剩下的送了范睢白起之後,就全部留了下來。

  炒茶出了成果,趙馨立刻讓人在蜀郡廣泛採摘,並讓人衛遜手下過去親自教導炒制茶葉的過程後,將其全部炒制就近送去了狄道。

  沒兩個月,品嘗過茶葉味道,消除了便秘之憂的草原各部落首領,便用比購買烈酒更瘋狂的態度開始求購茶葉。

  好茶價值千金,但尋常茶葉,甚至一些老了的茶樹葉子炒制而成的粗茶,價格並不算特別高昂。

  一個茶餅,也就一頭羊而已。

  但仍舊受到了非常熱烈的歡迎。

  那些停留在狄道的商人們見狀,也忍不住蠢蠢欲動。

  他們見多識廣,自然不會不認識茶葉。

  可他們明明知道那是茶葉,也知道茶葉暴利,甚至知道那些地方生長著無人採摘的茶樹,卻同樣只能眼睜睜看著秦國賺錢而無能為力。

  茶葉並不好運輸。

  茶餅這種技術,是必須搭配炒茶的。

  趙馨有心收購茶葉,可炒制茶葉的方子卻不能泄露,否則這些商人可不會將茶葉賣給她。

  於是她乾脆放棄了這個想法,轉而在咸陽推廣茶葉。

  比如每次議事,或者有個什麼宴會,她都讓人端上茶水當做飲品。因其初嘗苦澀卻入口回甘,還能消解油膩的特性,很快就受到了貴族官員們的追捧。

  消息傳開,其他國家的貴族與官員們,想方設法買來了茶葉。

  品嘗後,原本的茶食茶粥便非常快速地退出了貴族們的餐桌,而他們的位置,被茶水全面取代。

  這日難得清閒,趙馨與嬴小政捧著一杯茶,時不時抿上一口,其他時候則躺在陽光下、搖椅上昏昏欲睡。

  這時,侍女過來傳信,說是玻璃坊的負責官員求見。

  趙馨愣了下,坐直身體後讓人進來。

  那人進門後立刻行禮,被免禮後才開口道明來意:「前段時間休沐,除了留下看火與玻璃坊的值班匠人,其他人都回家休息去了。」

  「值班匠人許是覺得無聊,便突發奇想用泥土捏了幾個碗碟。」

  「回家之前,他將那惡習碗碟都放到了角落無人處,後來更是直接忘記了這件事。」

  「直到前兩日,他到角落尋找存放的器具,又看到了那些碗碟,於是突發奇想,將其放入了玻璃坊中燒制。」

  說完,他小心覷了一眼趙馨與嬴小政,見他們並未生氣,才繼續說道:「我得知此事後,本想著將其懲罰一頓就是了,卻不想他燒制的那些碗碟中,雖然大部分都燒沒了,但有一兩個雪白的碎片。」

  「下官瞧著,那材質與玻璃、陶器均不同,但質地細密,表面光滑,也許是一種全新的材料也說不準。若是真能燒制出完美器型,也許會非常受歡迎。」

  趙馨愣了下,半晌喃喃出聲:「瓷器……」

  玻璃的燒制溫度大約在1550到1600度之間,燒制瓷器的溫度則在一千二到一千四之間。

  用燒制玻璃的溫度去燒瓷器?

  更何況瓷器與玻璃的燒制條件完全不一樣,除了溫度之外,玻璃燒制並不需要密閉,可瓷器卻需要在瓷窯中進行。

  最後能燒出幾塊瓷器碎片,真的是個奇蹟!

  趙馨卻並未驚奇,因為她陷入了深深的懊惱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