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王:「……」

  韓王被秦國迅疾的打仗速度嚇得夠嗆,再一次屁顛屁顛地來到秦國,提出了覲見秦王的請求。

  嬴政得知此事,特意在白天出現,於范睢二人唱和一番,再次從韓國割下兩座城池。

  韓王:「……」

  瞅了瞅再一次縮水的國土面積,韓王欲哭無淚地離開了秦國。

  這一次,連成蟜母子的面都沒見。

  而本就只有三國參加的合縱,在韓國的悲慘遭遇發生後,自然也就此不了了之。

  第75章

  趙馨當時也在, 看著自家兒子與范睢一唱一和地,成功從韓王手上再次奪下兩座城池,饒是早有準備也不由錯愕。

  但看這二人一臉淡定, 仿佛一切理所當然的表情,她沉默了。

  顯而易見,不論是陰謀詭計而挖坑談判, 趙馨都比不上這兩個心黑手也黑的大魔王。

  她也不糾結, 乾脆放棄相關事情, 直接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基建上面。

  呂不韋與嬴子楚二人帶隊離開之後, 也已經一年多, 眼瞧著就要滿兩年了, 但至今也沒有一個消息傳回來。

  畢竟是第一次出使其他國家,甚至橫跨兩個大陸, 沒消息也實屬正常。

  趙馨例行詢問了一下下屬有無消息, 便準備去與秦墨商量打造武器的高爐的改造方案——

  以前嬴稷在位,她不敢插手軍隊,所以哪怕知道冶鍊金屬的高爐尚有改進的餘地,也不敢多做什麼。但如今她攝政, 又有嬴小政無條件支持, 她自然想到了改善高爐構造。

  雖然手上有完整的圖紙, 但趙馨還是選擇了旁敲側擊地,引導秦墨的人自己思考改善細節。

  秦墨也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物理學家了,她若是直接將手上的成果拿給他們,反倒可能局限了這群人的思維能力,還不如一步步引導, 讓他們自己學會思考總結, 然後畫出冶煉效率更高, 品質也更好的金屬與武器。

  這期間,這群人也許還能發現一兩個物理知識也說不準。

  畢竟最早的小孔成像原理,就是墨家發現的。

  但讓趙馨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本來沒有抱多大希望的例行詢問,竟然得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消息。

  有與呂不韋相關的消息,傳回來了。

  趙馨愣了下,趕緊問道:「呂不韋已經回程了?」

  下屬怔愣片刻,立刻搖頭:「並非如此。是有人從魏國商人那邊得到消息,說是呂博士曾在樓蘭國附近遇上沙塵暴,返回後停留了半個多月。」

  樓蘭國?應該是後來被發現的樓蘭古國吧?這時候竟然還在?

  還有……

  趙馨皺眉:「魏國商人?」

  戰國末期的幾個國家,一個個的不是國力衰弱,就是朝堂爭鬥不休,其國家的百姓怎可能有膽子穿過草原跑到樓蘭去?

  何況那人還是魏國商人。

  魏國早些年倒是強盛,可向來與草原不接壤,後來趙國被滅,魏國已經國力衰弱,那些商人就算有天大的膽子,按理也不敢往草原中躥才是。

  敢這樣做的,向來只有秦人與趙人。

  事實也不出趙馨所料。

  下屬小心覷了她表情一眼後,開口道:「那個魏國商人原本是趙人,後來趙國被滅,他見秦律對商人嚴苛,便帶著一家老小去了魏國。」

  雖說重農抑商,但秦律對商人的稅收其實並不高,至少比秦國的農民低了非常多。

  可問題是,秦律規定,一旦發生戰爭,優先徵收商人入伍。

  若是有建築如修建城牆宮殿之類的徭役,除了犯過事兒的罪犯與刑徒,優先徵收商人。

  有什麼髒活兒累活兒,罪犯不夠,還是優先徵收商人。

  ——農民要種地,不可輕易將人從土地中帶走,但商人無法為國家產出糧食,所以可以隨時隨地隨便造。

  商人:「……」

  趙馨恍然點頭,她就說嘛,魏國商人怎麼可能跑去草原做生意。

  頓了頓,她開口問道:「可問過那是什麼時候的事兒了?」

  下屬答道:「去年八月份的事兒。那個商人還說,自己此次會來秦國,就是為了給呂博士報信。因為他那次本來是與月氏做生意,誰知回程的時候被匈奴抓了,還是恰巧遇上呂博士才得以被放。」

  趙馨疑惑地看著他:「那他如何知道樓蘭的消息?」

  「那人說,他被救後本打算直接回國,卻又因為聽到呂博士向匈奴單于打聽到的,草原之外有不少國家,就連老百姓都富裕到可以將上好的寶石當做配飾而心動,正好他身上還帶著一些尚未交易出去的貨物,便決定跟著呂博士一起前往西域各國做生意。」

  下屬回憶之後,繼續答道,「但他跟著呂博士抵達樓蘭後,遇上那場沙塵暴被嚇破了膽,在樓蘭本地交易之後便匆匆帶人回到了魏國。之後想起呂博士的囑託,將手中貨物出手後便來到咸陽報信。」

  原來是這樣。

  趙馨點點頭:「我知道了,可還有其他消息?」

  下屬搖頭後,趙馨便讓人直接走了。

  等人走後,她陷入了沉思。

  趙馨在呂不韋二人離開之後,就沒怎麼關注二人的消息,並非她不在意這次出行的結果,而是因為她以為,二人的出使極可能要花費好幾年的時間。

  畢竟當年張騫出使西域,就耗費了十多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