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客人有些不舍,但糾結一番之後還是花錢買了兩刀合格品,然後又買了幾乎一車殘次品。

  沒辦法,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他已經習慣了在紙張上寫字,再讓他回到用竹簡木牘書寫的過去,他可受不了。

  除此外,他還花錢買了幾隻毛筆備用。

  直到馬車裝不下了,這位客人才意猶未盡地離開了書肆。

  而這樣的客人,書肆每天都要接待不少,每天都能為秦王嬴稷賺不少錢。

  秦國生意紅紅火火,咸陽宮內的氣氛也很不錯。

  打從上次,范睢對文字改良提出反對意見,卻被秦王嬴稷忽視之後,他便明白了秦王嬴稷對此事的態度,之後便再也沒有提過反對意見。

  范睢並不是個喜歡糾結的人,這麼多年能成為秦王嬴稷的心腹,除了自身實力,也因為他能猜到他的想法。

  哪怕不是全部。

  而這一次,范睢便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宜再糾纏文字的問題。

  因為很清楚,簡體字的推行確實對秦國有好處。

  范睢不但沒有糾結文字的問題,還全力支持簡體字的推行,成功說服了不少對簡體字有意見的官員權貴。

  所以此刻,見到簡體字推行出去後並未受到太多牴觸,范睢自己也挺高興。

  也因此,他對趙馨提出的編撰一本字典出來的提議充滿了期待。

  並,打算參與其中。

  不只是他,其他人也是這樣。

  編撰工具書雖然不像是寫書那般容易彰顯自己的才學名聲,但若是修得好了,卻極可能流傳千百年。

  而每一個使用工具書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名字。

  雖然比不上青史留名,對許多人來說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機會。

  而想要編撰工具書的重中之重,便是文字的讀音與釋義。

  文字的釋義完全難不倒范睢等人,若是連一個文字的釋義都寫不出來,他們也沒機會立於秦國朝堂了。

  難點在文字的讀音。

  當初提出要將刊印這樣一本工具書的時候,趙馨下意識就想到了拼音,但這時候別說是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了,拉丁文都還在發展當中,她寫幾個歪歪扭扭的字母出來,還不如讓這群文人自己創造呢?

  畢竟范睢等人學富五車,只是創造一些表音符號,再為每一個文字標註音節,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

  反倒是趙馨,因為原主趙姬在邯鄲長大,就算學了咸陽話也帶著邯鄲口音,並不能非常準確地給文字標註讀音。

  她將此事告訴秦王嬴稷之後,秦王嬴稷立刻就意識到了這樣做的好處——

  若是創造出表音符號,老百姓讀書識字可比現在容易多了。

  古代讀書識字並沒有那麼容易,其中讀音就是一個大問題。不是說這時候的讀書人就沒有其他辦法認字發音,相反,古時候認字發音方式還挺多的。

  比如比較簡單的直音法,也即是用一個比較常見的文字標註另一個文字,但這個前提是,你在此之前必須認識一定數量的文字,且讀音還並非百分百準確。

  還有用一個字給許多文字注音的讀若法,用形聲字給文字注音的辦法。

  當然是用得最多,也最複雜,但最準確的反切法。也即是用兩個文字給同一個字注音,類似於一個字做聲母,一個字做韻母。

  但其中細節更複雜,也對人的文字素養要求更高——

  認識的文字不夠多,經得起這麼用?而且一個字本身包含聲母和韻母,用來標註文字的時候卻是兩個完整的文字,使用起來有些困難。

  但反切法與現代拼音已經非常接近,雖然不能直接用,但在創造表音符號完全可以借鑑反切法。

  唯一的問題是,反切法直到東漢才開始出現。

  而秦王嬴稷的要求是,希望老百姓識字的難度越低越好,文字的準確性越高越好。

  王上提出要求,做臣子當然只能盡力完成。

  范睢與其他參與編撰這本工具書的大臣們,一番思索之後,直接排除了之前所用的直音法和讀若法、形聲字注音等方法。

  他們倒也聰明,慢慢也摸到了反切法的脈門。

  但因為不像是反切法的發明使用者那樣,被東漢末年時期前來傳教的和尚們手上的佛經梵語拼音所啟示,一直沒有真的捅破那一層窗戶紙。

  范睢幾番糾結之後,到底還是攔住趙馨,向她求助。

  他也不知怎地,就是莫名覺得,趙馨可以幫他解決如今面臨的難題。

  趙馨有些為難,推辭道:「范相國學富五車都沒辦法,我不過比睜眼瞎子好點兒,哪兒能有什麼好辦法?」

  范睢不甘心:「在下並非想要空手套白狼,想將這個難題拋給您,只是如今眼前一片迷霧,隱隱綽綽仿佛看到了一些東西,卻怎麼也拂開眼前迷障,必須請外人幫忙梳理,許是能給出好的提議。」

  趙馨頓住,轉頭看向范睢:「范相國說說?」

  范睢鬆了口氣,道:「我們最近發現,用一個字沒辦法準確地給另一個字標註讀音,想要試著多加一個字。我們將有著相似讀音的文字都分類收集,最後發現一定規律,卻卡在了最後一步……」

  他們所有人都能感覺到,只要克服了這個困難,前方就是坦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