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沈慶之是國之重臣,但年歲已高,事實上已經無法帶兵打仗,只是個「名器」而已。若是他的犧牲有價值,能除掉一個暴君,也算是他死得其所。
劉英媚自我譬解著,看著天光大亮,便搖了搖劉子業:「陛下,該上朝了。」
劉子業惺惺鬆鬆地揉揉眼,抬頭看著劉英媚時滿眼孺慕之思,酣甜笑道:「今日睡得真好!」
劉英媚又是怔怔望著他,看著他起身穿衣、梳頭、披上緇綾泥金的朝服,最後帶上通天冠,回頭看過來時亦算俊朗。
「阿姑,你好好休息,看你近來好像特別疲乏。」他很真誠地說,細緻地打量著她的眉眼:「眼兒有點腫,眼圈也重了。這樣不好看。」他調皮地指了指自己的眼圈。
劉英媚俟他上朝去了,才悄悄叫來主衣壽寂之,悄然說:「我能見得到湘東王麼?」
壽寂之很機警,笑笑說:「公主,白天耳目甚多,有話跟奴說吧,和對湘東王說是一樣的,您放心就是。」
劉英媚猶疑不決。
壽寂之左右瞥瞥:「公主是不是在想大王昨日的話?奴知曉前因後果。沈將軍其他都好,就是喜歡管著陛下,陛下也不喜歡他這一點。沈將軍啊,還最厭惡五石散,總說這是魏晉以降那些無行文人搞出來的花頭精。」他又笑了笑,笑容和眼神里若有深意。
見劉英媚遲遲不說話,他又加了要緊的一句:「等湘東王被侄子做成肉醬,只怕天下就沒有再能對付陛下的人了!」
劉英媚咬咬嘴唇說:「好,我懂了。」
又說:「若是……請幫我遙祭沈將軍。」
壽寂之躬身道:「是……奴也悲愴,可是自古以來,這樣的犧牲都是難免的,要能成事,決不能有半點疏忽!公主,您想想這可是多少條性命啊!」
當然包括她的母親、兒子、夫家還活著的人……
劉英媚顧不得抹一抹淚痕,搖搖頭說:「我已經明白了,你不要再來戳我的心了!」
台城的秋意仿佛來得格外的早,她披上斗篷,抵禦自內而外的徹骨的寒意。天空飛過一隻孤雁,劉英媚凝視良久,突然就下定了決心。
她叫來宮女阿施:「你和你阿姊,願不願意冒一個險?」
阿施只頓了片刻,就毅然決然地點點頭:「奴願意!公主救命之恩,奴和阿姊一直記著,便是以命報答公主也願意。」
見劉英媚還有些許猶豫,阿施笑了笑:「公主放心,僅就這玉燭殿,大家都明白,與其不知何由地死在他的手上,不如搏一搏,也許還有活路。湘東王是好人。」
原來,這位阿兄的觸手真是無所不至。
劉英媚再次抬頭看了看天空,那隻孤雁已經不知飛到什麼地方去了,它的哀哀鳴叫卻似乎還繚繞在耳邊。
劉英媚深吸了一口氣,決意像阿施說的那樣「搏一搏」。
晚上,劉子業到玉燭殿時,沒有看見劉英媚的身影,他大起疑心,皺著眉四處問:「阿姑呢?」
宮女急忙答道:「謝貴嬪在後殿呢,好像……好像……」
「好像什麼?」
「好像在哭。」宮女小心地看了皇帝一眼。
劉子業袖著手,皺著眉,一臉老氣橫秋,然後邁開大步向後殿而去。
劉英媚果然在哭,帶雨梨花一樣,見到劉子業之後愈發一臉畏懼,抽抽噎噎地止住了哭聲,抹著臉上的淚痕說:「陛下來了?」
劉子業到她身邊,問:「怎麼了?」
劉英媚搖搖頭:「沒什麼。」
當然不會是沒什麼,劉子業追問了兩聲,但也問不出什麼來。
他心裡極其不舒服,用膳時捏著筷子,始終不肯下箸。
他在飲食上非常小心,有專門嘗膳的宦官兩遍嘗過,外加銀匙驗毒,他翻揀著菜餚,最後盛了一碗他平日愛吃的蓴菜魚羹,笑吟吟送到劉英媚面前:「阿姑嘗嘗,這魚羹味道如何?」
劉英媚看他的笑容和眼神,知道他在生疑,亦覺得好笑,於是坦然地接過碗,嘗了一口說:「好得很,一點沒有土腥味,鮮美甘甜。」
劉子業放下心來,另盛了一碗自己吃了。又用了幾口飯,他就沒了胃口,推開碗盞道:「這一陣子腸胃不和,不太想吃東西。」
劉英媚假作殷殷地勸道:「陛下還是要努力加餐飯,您這個年齡,還在長身體呢。」
劉子業終於笑了笑:「多謝阿姑關心。」於是乖乖又添了半碗飯,就著另一道炙肉吃了,吃完還孩子氣地展示了一下他的空碗,似乎在問「我吃得如何?」求她的讚揚。
劉英媚覺得他有時候是個孩子,行事稚拙又天真,贊了一句「陛下真是從諫如流。」但見他笑著玩弄著切炙肉的刀子,在吃剩的炙肉上劃了一道又一道口子,玩得眼裡放光,樂此不疲,她就覺得自己剛剛那句誇讚簡直是夸到狗身上了。
劉子業說:「這炙肉老了一點,要表皮焦脆,而內里還是粉紅色的,帶著淡淡的血絲,才最鮮甜。」拉過身邊宮女阿枝的手,毫無憐惜地在她掌心割了一道,頓時鮮血直流。
他說:「沒有血絲,是不夠鮮甜的。」
阿枝疼得眼睛裡含著淚,不敢哭,嚇比疼更甚,臉色煞白,瑟瑟發抖。
劉英媚頭皮發麻,急急喝道:「太可怕了!妾不愛見血,快叫阿枝下去包紮!」
劉英媚自我譬解著,看著天光大亮,便搖了搖劉子業:「陛下,該上朝了。」
劉子業惺惺鬆鬆地揉揉眼,抬頭看著劉英媚時滿眼孺慕之思,酣甜笑道:「今日睡得真好!」
劉英媚又是怔怔望著他,看著他起身穿衣、梳頭、披上緇綾泥金的朝服,最後帶上通天冠,回頭看過來時亦算俊朗。
「阿姑,你好好休息,看你近來好像特別疲乏。」他很真誠地說,細緻地打量著她的眉眼:「眼兒有點腫,眼圈也重了。這樣不好看。」他調皮地指了指自己的眼圈。
劉英媚俟他上朝去了,才悄悄叫來主衣壽寂之,悄然說:「我能見得到湘東王麼?」
壽寂之很機警,笑笑說:「公主,白天耳目甚多,有話跟奴說吧,和對湘東王說是一樣的,您放心就是。」
劉英媚猶疑不決。
壽寂之左右瞥瞥:「公主是不是在想大王昨日的話?奴知曉前因後果。沈將軍其他都好,就是喜歡管著陛下,陛下也不喜歡他這一點。沈將軍啊,還最厭惡五石散,總說這是魏晉以降那些無行文人搞出來的花頭精。」他又笑了笑,笑容和眼神里若有深意。
見劉英媚遲遲不說話,他又加了要緊的一句:「等湘東王被侄子做成肉醬,只怕天下就沒有再能對付陛下的人了!」
劉英媚咬咬嘴唇說:「好,我懂了。」
又說:「若是……請幫我遙祭沈將軍。」
壽寂之躬身道:「是……奴也悲愴,可是自古以來,這樣的犧牲都是難免的,要能成事,決不能有半點疏忽!公主,您想想這可是多少條性命啊!」
當然包括她的母親、兒子、夫家還活著的人……
劉英媚顧不得抹一抹淚痕,搖搖頭說:「我已經明白了,你不要再來戳我的心了!」
台城的秋意仿佛來得格外的早,她披上斗篷,抵禦自內而外的徹骨的寒意。天空飛過一隻孤雁,劉英媚凝視良久,突然就下定了決心。
她叫來宮女阿施:「你和你阿姊,願不願意冒一個險?」
阿施只頓了片刻,就毅然決然地點點頭:「奴願意!公主救命之恩,奴和阿姊一直記著,便是以命報答公主也願意。」
見劉英媚還有些許猶豫,阿施笑了笑:「公主放心,僅就這玉燭殿,大家都明白,與其不知何由地死在他的手上,不如搏一搏,也許還有活路。湘東王是好人。」
原來,這位阿兄的觸手真是無所不至。
劉英媚再次抬頭看了看天空,那隻孤雁已經不知飛到什麼地方去了,它的哀哀鳴叫卻似乎還繚繞在耳邊。
劉英媚深吸了一口氣,決意像阿施說的那樣「搏一搏」。
晚上,劉子業到玉燭殿時,沒有看見劉英媚的身影,他大起疑心,皺著眉四處問:「阿姑呢?」
宮女急忙答道:「謝貴嬪在後殿呢,好像……好像……」
「好像什麼?」
「好像在哭。」宮女小心地看了皇帝一眼。
劉子業袖著手,皺著眉,一臉老氣橫秋,然後邁開大步向後殿而去。
劉英媚果然在哭,帶雨梨花一樣,見到劉子業之後愈發一臉畏懼,抽抽噎噎地止住了哭聲,抹著臉上的淚痕說:「陛下來了?」
劉子業到她身邊,問:「怎麼了?」
劉英媚搖搖頭:「沒什麼。」
當然不會是沒什麼,劉子業追問了兩聲,但也問不出什麼來。
他心裡極其不舒服,用膳時捏著筷子,始終不肯下箸。
他在飲食上非常小心,有專門嘗膳的宦官兩遍嘗過,外加銀匙驗毒,他翻揀著菜餚,最後盛了一碗他平日愛吃的蓴菜魚羹,笑吟吟送到劉英媚面前:「阿姑嘗嘗,這魚羹味道如何?」
劉英媚看他的笑容和眼神,知道他在生疑,亦覺得好笑,於是坦然地接過碗,嘗了一口說:「好得很,一點沒有土腥味,鮮美甘甜。」
劉子業放下心來,另盛了一碗自己吃了。又用了幾口飯,他就沒了胃口,推開碗盞道:「這一陣子腸胃不和,不太想吃東西。」
劉英媚假作殷殷地勸道:「陛下還是要努力加餐飯,您這個年齡,還在長身體呢。」
劉子業終於笑了笑:「多謝阿姑關心。」於是乖乖又添了半碗飯,就著另一道炙肉吃了,吃完還孩子氣地展示了一下他的空碗,似乎在問「我吃得如何?」求她的讚揚。
劉英媚覺得他有時候是個孩子,行事稚拙又天真,贊了一句「陛下真是從諫如流。」但見他笑著玩弄著切炙肉的刀子,在吃剩的炙肉上劃了一道又一道口子,玩得眼裡放光,樂此不疲,她就覺得自己剛剛那句誇讚簡直是夸到狗身上了。
劉子業說:「這炙肉老了一點,要表皮焦脆,而內里還是粉紅色的,帶著淡淡的血絲,才最鮮甜。」拉過身邊宮女阿枝的手,毫無憐惜地在她掌心割了一道,頓時鮮血直流。
他說:「沒有血絲,是不夠鮮甜的。」
阿枝疼得眼睛裡含著淚,不敢哭,嚇比疼更甚,臉色煞白,瑟瑟發抖。
劉英媚頭皮發麻,急急喝道:「太可怕了!妾不愛見血,快叫阿枝下去包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