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周綺說:「我趕車吧,你進去坐著。」
她態度堅決,遲暮也就沒再提出異議。她登上馬車,正要放下車簾,忽然想起了什麼,一隻手掀著車簾探身來,說:「你身手不錯,哪裡學的?」
其實她有點羨慕,很久沒摸過劍柄,曾經牢記於心的劍招都日漸生疏,如果不是為了延緩毒發,剛才出馬車去捉刺客的,其實應該是她。
「小時候,跟他們去武館偷師學的,」周綺說著,微微眯起眼睛,「當時長安有一家武館,據說請了個很厲害的師傅,很多人都搶著報名。我們三個交不起入學的費用,就躲在旁邊的窗戶底下看,結果被人趕了出去,他們不死心,蹲在門外等那個老師出來。」
然後,當天傍晚,武館散學,他背著手慢悠悠地踱出來,一下子就揪住了三個藏在牆角的孩子。他看起來真像個傳說中的俠客,眉目威嚴,語氣卻和藹,問他們:「想不想學功夫?」
忘了是誰先起頭的,三個人圍著他不肯走,一個接一個地喊師父。
他又問:「為什麼想學?」
這次搶答的是楊凡,他說:「每次跟那些小乞丐搶地方住,我們三個人他們十個人,打不過。」
林辰在他背上重重拍了一下:「怎麼說話的?這叫理由嗎?」
「這怎麼不是了?」楊凡不服氣,轉頭尋求幫助,「阿綺,你說,他憑什麼打我?」
周綺瞪他:「別亂說話,閉嘴!」
那人哈哈大笑,說:「既然你們想學,那就學。」
最後,他給三個孩子交了費用,把他們領進課室,耐心地一一教導。
「大概教了六年多吧,他突然說要走,辭去了武館的所有事務,給我們上了最後一堂課,還和我們每個人都道了別——後來,我就再也沒見過他,現在我都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究竟是什麼人。」
周綺說著,牽起韁繩:「回去坐穩,該走了。」
===
出了官道之後,人煙稀少,沿途不見驛館,更沒有人家。入夜之後,周綺把馬車停了下來,準備稍作休息。遲暮去撿了些枯枝來生火,兩人圍著那團暖融火焰,把帶來的乾糧和水分了分,潦草吃了頓晚餐。
周綺說:「明天過了這個地方,有個小縣城,可以在那休息一下。」
這條路她是走過一趟的,自然熟悉,遲暮點了點頭,又問:「離安陽還遠嗎?」
「不遠了。」周綺簡短地說,又看了眼馬車的方向,「車廂地方不大,你睡裡面,我在外邊待著就行。」
遲暮愣了愣,第一時間就提出反對:「不行,外面冷。」
周綺的態度一如既往地堅決,她拗不過,只好依言進了車廂,倚在廂壁上準備閉眼休息。
春夜裡確實有些冷,也許因為原野開闊,夜風更是橫掃而過,光是透過車簾滲進來的寒意,就讓遲暮在半夢半醒間打了個寒顫。
她驚醒過來,靠在原地醒了一會神,彎腰從座位底下拖出周綺的箱籠,先拿了最頂上的一件大衣,又想看看有沒有更厚實些的,於是往底下翻了翻。
周綺的衣服其實不多,也沒什麼胭脂水粉或是金銀首飾,箱籠裡衣物只占了大半,剩下的一小半地方在箱籠的最底下,是一隻小巧的木盒,掛著鎖,被上面的衣物層層壓住。
遲暮盯著那把銅鎖看了一會,把所有的衣服原樣放回去,只拿了最上面的那件,又把箱籠關上了。
難怪周綺要拎一個箱籠出門,可能是因為要放那隻木盒吧。
盒子裡……放的是什麼東西?
遲暮無意窺探別人的秘密,這疑慮只是一閃而過。她掀開車簾出去,見周綺靠在車上,雙眸微闔,也不知道有沒有睡著,夜風攜著寒氣卷過來,撩起她垂在肩側的長髮。
遲暮盯著她看了一會,將手中的大衣輕輕搭在她身上,肩背的地方細心地攏了攏,避免它滑下去。
周綺眼皮動了動,忽然開口了:「你怎麼不睡?」
她不動聲色嚇人的功夫真是一天比一天厲害,遲暮嚇了一跳,半天才回過神來:「剛才醒了,怕你覺得冷,就出來了。」
「還好,」周綺坐直了,攏了攏衣襟,「不是很冷。」
遲暮順勢在她身邊坐下,問她:「到了安陽以後,有什麼打算嗎?」
「現在還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遲暮也沒再說什麼,她抬眼四望,偌大蒼穹映入眼底,然後是平曠的原野,遠處一條江流匯入,流水無聲,河上映著婆娑樹影,盛裝滿天星光。
她忽然有點感慨:平生此去,天涯路遠,恐怕是再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和她並肩坐在馬車上,看星垂平野,月涌江流的人了。
正是因為再也找不到了,所以身邊的人才變得愈發珍貴。她和周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照顧彼此,或是溫柔,或是強硬。周綺總說她太好太溫和,什麼話都肯聽,其實她只是想對周綺好一點,因為她們是同一類人,因為只有周綺會說「如果能安安穩穩地走完了,這兩三年,也能當七八十年吧。」
如果是其他人,聽說她中了無解的毒,只能再活兩三年了,他們應該會同情,會安慰,但只有周綺不會說這些她不想聽的話,她沒有那些局外人的憐憫之心,她會感同身受,會認認真真地說:這兩三年,當七八十年過吧。
她態度堅決,遲暮也就沒再提出異議。她登上馬車,正要放下車簾,忽然想起了什麼,一隻手掀著車簾探身來,說:「你身手不錯,哪裡學的?」
其實她有點羨慕,很久沒摸過劍柄,曾經牢記於心的劍招都日漸生疏,如果不是為了延緩毒發,剛才出馬車去捉刺客的,其實應該是她。
「小時候,跟他們去武館偷師學的,」周綺說著,微微眯起眼睛,「當時長安有一家武館,據說請了個很厲害的師傅,很多人都搶著報名。我們三個交不起入學的費用,就躲在旁邊的窗戶底下看,結果被人趕了出去,他們不死心,蹲在門外等那個老師出來。」
然後,當天傍晚,武館散學,他背著手慢悠悠地踱出來,一下子就揪住了三個藏在牆角的孩子。他看起來真像個傳說中的俠客,眉目威嚴,語氣卻和藹,問他們:「想不想學功夫?」
忘了是誰先起頭的,三個人圍著他不肯走,一個接一個地喊師父。
他又問:「為什麼想學?」
這次搶答的是楊凡,他說:「每次跟那些小乞丐搶地方住,我們三個人他們十個人,打不過。」
林辰在他背上重重拍了一下:「怎麼說話的?這叫理由嗎?」
「這怎麼不是了?」楊凡不服氣,轉頭尋求幫助,「阿綺,你說,他憑什麼打我?」
周綺瞪他:「別亂說話,閉嘴!」
那人哈哈大笑,說:「既然你們想學,那就學。」
最後,他給三個孩子交了費用,把他們領進課室,耐心地一一教導。
「大概教了六年多吧,他突然說要走,辭去了武館的所有事務,給我們上了最後一堂課,還和我們每個人都道了別——後來,我就再也沒見過他,現在我都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究竟是什麼人。」
周綺說著,牽起韁繩:「回去坐穩,該走了。」
===
出了官道之後,人煙稀少,沿途不見驛館,更沒有人家。入夜之後,周綺把馬車停了下來,準備稍作休息。遲暮去撿了些枯枝來生火,兩人圍著那團暖融火焰,把帶來的乾糧和水分了分,潦草吃了頓晚餐。
周綺說:「明天過了這個地方,有個小縣城,可以在那休息一下。」
這條路她是走過一趟的,自然熟悉,遲暮點了點頭,又問:「離安陽還遠嗎?」
「不遠了。」周綺簡短地說,又看了眼馬車的方向,「車廂地方不大,你睡裡面,我在外邊待著就行。」
遲暮愣了愣,第一時間就提出反對:「不行,外面冷。」
周綺的態度一如既往地堅決,她拗不過,只好依言進了車廂,倚在廂壁上準備閉眼休息。
春夜裡確實有些冷,也許因為原野開闊,夜風更是橫掃而過,光是透過車簾滲進來的寒意,就讓遲暮在半夢半醒間打了個寒顫。
她驚醒過來,靠在原地醒了一會神,彎腰從座位底下拖出周綺的箱籠,先拿了最頂上的一件大衣,又想看看有沒有更厚實些的,於是往底下翻了翻。
周綺的衣服其實不多,也沒什麼胭脂水粉或是金銀首飾,箱籠裡衣物只占了大半,剩下的一小半地方在箱籠的最底下,是一隻小巧的木盒,掛著鎖,被上面的衣物層層壓住。
遲暮盯著那把銅鎖看了一會,把所有的衣服原樣放回去,只拿了最上面的那件,又把箱籠關上了。
難怪周綺要拎一個箱籠出門,可能是因為要放那隻木盒吧。
盒子裡……放的是什麼東西?
遲暮無意窺探別人的秘密,這疑慮只是一閃而過。她掀開車簾出去,見周綺靠在車上,雙眸微闔,也不知道有沒有睡著,夜風攜著寒氣卷過來,撩起她垂在肩側的長髮。
遲暮盯著她看了一會,將手中的大衣輕輕搭在她身上,肩背的地方細心地攏了攏,避免它滑下去。
周綺眼皮動了動,忽然開口了:「你怎麼不睡?」
她不動聲色嚇人的功夫真是一天比一天厲害,遲暮嚇了一跳,半天才回過神來:「剛才醒了,怕你覺得冷,就出來了。」
「還好,」周綺坐直了,攏了攏衣襟,「不是很冷。」
遲暮順勢在她身邊坐下,問她:「到了安陽以後,有什麼打算嗎?」
「現在還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遲暮也沒再說什麼,她抬眼四望,偌大蒼穹映入眼底,然後是平曠的原野,遠處一條江流匯入,流水無聲,河上映著婆娑樹影,盛裝滿天星光。
她忽然有點感慨:平生此去,天涯路遠,恐怕是再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和她並肩坐在馬車上,看星垂平野,月涌江流的人了。
正是因為再也找不到了,所以身邊的人才變得愈發珍貴。她和周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照顧彼此,或是溫柔,或是強硬。周綺總說她太好太溫和,什麼話都肯聽,其實她只是想對周綺好一點,因為她們是同一類人,因為只有周綺會說「如果能安安穩穩地走完了,這兩三年,也能當七八十年吧。」
如果是其他人,聽說她中了無解的毒,只能再活兩三年了,他們應該會同情,會安慰,但只有周綺不會說這些她不想聽的話,她沒有那些局外人的憐憫之心,她會感同身受,會認認真真地說:這兩三年,當七八十年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