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23章

  長廣蘇氏的發家得益於永嘉之亂。

  匈奴入關, 舉國兵亂,淮水以北各地興修壁壘,結宗親鄉里之力, 共同舉事禦敵, 少年蘇峻趁勢而起, 成為流民之主,後元帝南渡, 重建晉國, 任其軍銜。

  雖任軍中大將,但流民終究只是流民, 將在外, 始終不得過江。

  直到永昌元年,「王與馬, 共天下」的平衡被打破, 琅琊王氏王敦謀反, 一度攻入建康逼宮,朝廷不得不引流民軍拱衛京師, 蘇峻率兵勤王, 因平亂有功, 接連拔擢, 勢力不斷壯大,甚而為了擴張不擇手段, 大肆吸納江淮水匪, 甚至連朝廷罪犯亦縱容包庇,即便朝中傳書押送, 亦是視若無睹。

  三番五次之後,中書令庾亮上書彈劾, 認為此子恐成大禍,於是請旨徵召其入京,加以轄制,且在蘇峻不應後人事大動,以防萬一。

  蘇峻因此心懷怨恨,更怕為其所害。

  爭端爆發,於是,他聯合祖約一同發兵建康,叛離晉國(注)。

  而後,蘇峻兵敗,身首異處,其子北逃,一直東躲西藏,伺機再起報復。機會得來於桓溫三次北伐失利,朝中動盪,蘇無的父親蘇盼攜妻兒南入,漸漸站穩腳跟,在江湖中秘密發展勢力,並因遭逢『開陽』的追查,同江木奴聯手合作。

  蘇盼在終南山為公羊啟所殺後,一應勢力都落到了幼子蘇無頭上。

  ……

  往後白紙黑字無非是一些所為的列舉,江木奴遭到重創後,一度消隱,蘇無苦苦支撐,心知光靠這點力量全然不足,於是開始有意識跳出藩籬,在東海邊初遇晁晨且又猜出龍坤斗墓時,他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

  蘇無展扇,扇里藏刀,揮刀斬繩,甫身去奪那掛在城牆上的帛書,晁晨出手阻攔,他氣急發狠,殺心大作,一扇切向他脖頸邊。奈何晁晨功夫藏拙,不僅分毫未傷,還出手將蘇無的鐵扇扣了下來。

  「捉住他!」

  桓玄自後,眼神示意,方才被攔下的守城將士都拿著長戟蜂擁而上,城樓上文官士族皆抱頭亂竄,一時間喧囂混亂迭生。

  戟刀送來,晁晨在城垛上騰身連退,伸手往腰間一摘,鯨飲出鞘,掃腿橫踢又平刃連砍,只聽砰然幾聲亂響,人盡皆飛落而出。

  掙出一口氣的蘇無仍一心撲在那捲軸上,終於將那掛繩掙斷。

  「嘩啦」一聲風動,帛書下落,風騎中親信欲奪,卻為人所阻,方才還五花大綁按跪在地上的繁兮和應無心脫身而出,前者輕功縱躍,走壁一托,將那帛書接來。

  蘇無對牆狠砸了一拳,也顧不得晁晨,足尖一點,飛身躍下城樓,雙手成爪,向繁兮手邊探去。

  繁兮不善近戰,見他奪物,反手扔給應無心,後者大臂一纏,飛檐而上,奪取高地埋伏的弓手手中武器,上弦拉弓,先是警告似地對準桓玄,待後者驚惶掃看時,他又慢悠悠調轉,正對蘇無心口。

  「唰唰——」

  箭矢一支接一支,蘇無旋身躲避,落地即走,吹哨欲換人來圍剿。那下頭四十八莊的還身處渾噩懵懂,乍一看那倆氐秦奸細忽地跑脫,竟和上頭的雪友居士交手,竟還想要援手接應。

  長劍劍光紛亂,逼得突圍而出的繁兮落地。

  蘇無朝她面門攻取:「賤人,哪裡走!」

  黑衣的女人回頭,目光毫不避閃,就這麼盯著他,凌空跨過那具水泡後腐爛的屍體。

  屍體憑空坐起,蘇無駭了一跳,伸腿踩壓,甚至想在那腦袋上借力。然而,竹竿托著的架子下,忽然刺出一柄冷光涔涔的劍,劍氣聚來,向上引破,貼著他的心口欲穿下巴。

  蘇無心中咯噔一跳,不敢硬接,後翻落逃,長袖翻卷,飛出兩枚細小的梅花釘。

  只聽「叮咚」兩聲脆音起,架子崩塌,下頭飛出紅影一抹,那影子持劍騰挪輾轉,將暗器悉數掃開。這會子,晁晨亦至,看著釘在告示欄上的梅花樣,伸手從懷裡取出公羊啟交付的那枚生鏽的釘器比對,不由揚手高呼:「公羊月——」

  公羊月長劍一翻,與蘇無對峙:「你污衊我,這筆帳如何算?」

  蘇無聞言,這才看清來者面容,不由大驚:「你是人是鬼?不,你沒死!」

  公羊月懶得廢話,劍鋒已動,再度搶攻上,蘇無扇子已失,腳下皂靴一甩,飛出刀片,竟以腿功,與他交手過招。晁晨提刃,亦要參戰,卻被公羊月一個眼神阻了回去,他不由低頭看向手中那枚陳年梅花釘——

  公羊月定然是想自己親手了結。

  於是,晁晨退了出去,聯手繁兮,先將風騎中擅動者解決,而後死守城樓梯與開門絞盤,將所有人都阻在樓上,尤其防著桓玄後手——桓玄的兵就在城外,他們得趕緊解決蘇無,再想法子掣肘這位野心勃勃的王臣。

  城樓上觀戰的江木奴不停搓動手裡的葉刀,終是控制不住,將四輪車向前一驅。

  望樓上忽然飛落一抹倩影,那名被姬昀喚作阿姜的女子,一直在暗中看守,江木奴一動,她的絲刃立即卷了過去。

  江木奴露出詭異的笑容:「姑娘,可否幫在下一個小忙?」

  阿姜沉默片刻,將絲刃卷揚起,帶著那癱子從城闕上飛落。江木奴凌空,並不慌張,甚至還多嘴替蘇無指點了兩招。

  「攻他期門!」

  「空門出關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