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年梁太師做了局,借著我的手推了一把,將二皇兄推入了死局。先帝當時大慟,直接病倒了,根本也無力再追究其中內情。」李勉道。

  而當時梁太師的女兒已經許配給了太子為妃,因著這個把柄,懦弱的李勤不敢揭穿,只能就勢娶了梁家小姐,而那梁家小姐便是如今的皇后。

  「李勤自幼便對楊……對你父親心懷仰慕,又得他一路扶持,便越發傾心不已。當年的太子妃入府後便一直獨守空房,一直到李勤登基後都未曾碰過她。」李勉道。

  梁皇后只當李勤是對二皇子一事心懷芥蒂,卻不知自己的夫君心裡念著另一個男人。

  「你父親是個正人君子,對李勤只有君臣之誼,他察覺李勤的情愫後便想過辭官,但終究念及李勤年幼,便勉強扶持他一直到登基。」李勉道。

  但紙終究包不住火,李勤思慕楊敏行之事,還是被梁皇后得知了。但當時楊敏行已經帶著家小辭官回鄉,此事便再也沒有追究的必要了。

  直到有一天,皇帝對著自己的小兒子,突然想起了那個將自己扶持上帝位的老師,於是動了將楊敏行召回京城的念頭。

  這些年,想必這個受盡冷落的梁皇后,明里暗裡恨透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楊敏行。如今李勤的念頭徹底激怒了她,也激怒了梁家。

  以楊敏行之才,外加當年的從龍之功,他若回了京城,除了太師之位再無其他。而梁太師怎肯甘心,於是新仇舊怨一起算,便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楊家滿門都滅了。

  而楊家何其無辜!

  「潘太保當年與你父親和劉太傅同朝為官,一起輔佐李勤登上了帝位。楊家的事情,他亦抱不平,於是才有了那年秋獵之事。」李勉道。

  潘文杰是潘太保的兒子,所以多多少少有些有恃無恐。再加上六王爺從中作梗,所以當年秋獵才敢算計李勤。

  他們借著秋獵設局,將柳岸帶到李勤面前,滿心以為李勤會因為舊情和內疚為楊家做主,卻沒想到是那樣的結果。

  都說君王薄情,李勤為了自己的帝位和面子,竟是置楊家滿門的冤屈於不顧。

  「我當年不肯告訴你,是因為知道你無可奈何,若是一時衝動反倒會丟了性命。」李勉道:「如今你已長大成人,又有徵北軍做後盾,要怎麼做你自己看著辦吧。」

  說到底,李勉何嘗不想滅了梁太師?當年二皇子的事情就像他的噩夢一樣,折磨著他這麼多年。若是除去了梁太師,好歹也算是給二皇子一個交待。

  可李勉這些年死纏爛打,屢屢挑戰皇帝的底線,就是想看看自己這位皇兄到底能隱忍到什麼地步。而結果讓他覺得無力,皇帝對他一忍再忍,直到忍無可忍也依舊沒把他怎麼樣。

  親幾天這場所謂的「叛國」戲碼,李勉本已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打算,想著大不了讓李勉把他殺了,也好過這麼心懷內疚的活著。

  可他突然做了父親,那顆絕望了那麼多年的心,一下子又有了希望,他不想死了,他想活著。

  柳岸驟然得知真相,只覺得心中憋悶,一顆心險些嘔的吐出血來。他只恨不得殺到京城,把李勤那個懦弱鬼和梁家人都殺個乾淨!

  可那又如何?

  楊家的人已經死了,再也不能活過來。所有的錯誤已經鑄成,絲毫沒有挽回的餘地。

  世間事竟是如此荒誕可笑,毫無公道可言。

  可他偏偏想求個公道!

  楊敏行一生光明磊落,從未行差踏錯,到頭來卻落得滅門的遭遇。柳岸意難平,咽不下這口氣。從前他不知誰才是罪魁禍首,如今知道了,定然不肯罷休。

  「我是做不到了,這些年我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讓陛下面對過去。柳岸你比我聰明太多,我盼你能得償所願。」李勉道。

  柳岸望著眼前的李勉,一時間心裡儘是同情。

  這些年,對方裹在這無解的是非里,又有多少悲歡是無人可訴的。

  但這與他無關。柳岸如今心心念念的,不過是那個公道。他要讓所有與楊家滅門一事有牽扯的人,都付出代價。

  作者有話要說:  劉璟:心疼媳婦兒!!!

  柳岸:您的好友復仇者·岸已上線。

  感謝「純潔冷酷小白蓮」寶寶的地雷~麼麼噠

  嗷嗷嗷~~~第二卷 終於了了,接下來就是收尾的第三卷了~儘量月底或者下月初完結吧!

  首點過萬了,雖然評論和收藏都還挺……,但是還是值得慶祝一下,本章發小紅包~~~

  順便,新文《怪朕自以為攻》會接檔這一篇,所以感興趣的寶寶們可以收一下,麼麼噠~

  第77章

  從六王府出來之後, 柳岸就一直悶悶的。劉璟知他心中的憤懣, 卻無法開解。

  這樣的悲劇是無解的, 即便讓柳岸現在把梁家人全殺光,也無法消解他失去親人的痛苦,尤其失去的理由竟然是如此的荒唐。

  「是不是想哭?」劉璟問他。

  柳岸點了點頭, 卻並沒有哭。

  劉璟握著他的手捏了捏, 突然道:「陪我出去溜一圈如何?這屋裡實在是悶得慌!」

  柳岸點了點頭,依言和劉璟出了營房。

  劉璟拉著他一路直奔馬場而去, 挑了兩匹馬,便帶著柳岸一前一後奔出了軍營。北江因為征北軍常年駐守在此,因此十分太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