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頁
呂不韋抬起眼帘,拱手應諾。
正是因為這一決定,當呂安同尉繚二人終於進入咸陽城門之時,見到的便是這個多少有些慌亂,但大體上平穩的城市。
他心中有些在意這不同尋常的氣氛,便特地留意,隨後愕然聽聞那些人口中竟是說出了秦王生病的消息。
呂安立刻看向尉繚,同樣聽到這話的尉繚黑眸中亦是有幾分驚愕,他微微搖頭示意自己離京前咸陽城並不是這樣的。
尉繚快馬趕到東郡用了六日,二人回來時間久一些,用了八日,來回不過半月時間,秦王生病的消息竟然可以傳到街頭巷尾人盡皆知的模樣?
若非刻意,呂安都不相信。
只是不知那有心人是敵是友,這番大張旗鼓,確實不太尋常。
這樣說來,上一次消息滿天飛的時候還是昭襄王生病之時,坐在馬上的呂安居高臨下,從他的角度在有心留意之下可以看到有幾個人在人群中竄來竄去,打探消息的姿態十分明顯,他微微眯起了眼。
看來即便在六國式微的現在,他們也沒有放鬆在咸陽城內的布置。
尉繚策馬靠近呂安的馬邊上,二人並轡,他輕聲道:「無妨,已經有人注意著了。」
呂安頷首,有了尉繚提醒,他定睛一看,果然在人群中有幾個看似漫不經心之人已經盯上了先前那個探子。
這……
若非他不是被匆匆召回的一員,也要生出懷疑,認為這麼大張旗鼓,又一副早有準備的模樣,是不是秦王故意在擺疑雲陣的懷疑了。
雖然按理來說,這一齣戲碼秦國已經用過一次,這次應當不會再用,但秦國行事天馬行空,呂安都能想到接到消息後的各國百般撓頭的模樣了。
但和六國不同,秦國的民眾普遍是相信秦王的確是生病的,從異人繼位開始他們對於秦王的身體就都有幾分擔心,異人生病的消息一傳出,怎們說呢,老秦人們多多少少有一種:這日終於來了的感覺。
太子趙政自去年開始便逐漸接觸國中事物,異人其後一年內常令他來往咸陽周邊各郡縣和軍區熟悉國中情況,趙政年輕力壯,他這個年齡最是不喜束縛的時候,因而時常帶著一群小夥伴騎馬出入。
一群小伙子均是年輕俊俏身姿挺拔,其中,未婚健康還有禮貌的太子殿下自然入了不少老秦人的眼。對於咸陽城的百姓們而言,他們見到太子的次數反而要比秦王更多。雖然大家平日裡不說,但對於國家的下一任王者,民眾們普遍還是持看好態度,正是這份看好和期待,使得他們在如今問詢後依然保持平和心態。
這種對於新王的信心在別的國家很少有,主要還是因為秦國連續多年上位的均是名主,即便平庸如異人的父親安國君,即位後也能將一切處理妥當,對民生並無騷擾,反而還赦免了不少刑徒,名聲一時之間非常不錯。
因此,和朝臣不同,秦國百姓普遍對於王權交替之間沒有太大惡感,因為這份動盪很少會影響到他們。
這是秦國管理制度的優勢,亦是當時秦國左右丞相范雎和呂不韋的能耐。
但制度再好還是要看人用的。
呂安在咸陽宮宮門前下馬,同尉繚一起跟隨來迎接的侍者步入深宮,步步拾級而上,在他看到巍峨的咸陽宮正殿之前,他先見到了站在台階最高層等著他的趙政。
呂安微微一愣,沒有想到趙政居然在這裡等他,他忙加快了步子小跑上前,「殿下……」
還未等他登頂後拜下,那青年便一把握住了他的手,將他扶起,「呂卿,快隨孤來,父王要見你。」
第240章 大國崛起(23)
秦王宮後殿內, 兩個鶴獸銅爐不間斷地向室內輸送裊裊煙氣,室內窗戶緊閉, 靠近門欄處掛了三張毯子隔絕寒氣, 這使得室內空氣極為封閉。
呂安一進門便微微皺了皺眉,並非是因為這過於濃郁的香氣,而是因為這濃濃香氣都掩不住的一股子死氣。
雙眼剛剛適應室內外明暗變化後, 呂安便看到躺在後殿中央的異人,他周圍有幾個巫正忙於卜卦擲筊,更有巫者煮藥問湯。
趙姬就坐在異人身側,她一直緊緊握著異人的手,似乎是在傳遞自己的力量。異人的另一隻手被一個中年美婦所握, 呂安並不認識她是誰,但是從年齡和髮飾以及如今的親密姿態, 他判定此人應當是異人的生母——夏太后。
而秦宮的另一位太后華陽太后此刻卻並不在。
萬萬沒有想到會看到這一場景的呂安一驚, 他沿途雖然做了不少心理準備,卻沒想到見到的會是如此孱弱的秦王。他慌忙疾走幾步,在距離異人床榻五步遠之處拜倒,「大王!」
「來了啊。」令他吃驚的是, 原本闔目休憩的異人在聽到他呼喚的時候卻睜開了眼睛,他的膚色蠟黃, 嘴唇乾涸裂開, 眼下青黑一片,但是看上去居然頗為精神,見呂安跪在遠處, 他還勾勾手指示意呂安靠近一些。
呂安慌忙靠到前去,和趙政一起補上趙姬退開的位置,異人空出來的那隻手立刻就被趙政握住了。異人的目光一寸寸從呂安和趙政二人面上掃過,他忽然吸了口氣,笑著道:「原是桂樹開花了,看來是入了秋了。」
他的視線越過露出驚愕表情的兩個青年,投向被層層帷幕擋住的正門處嘆道:「咸陽宮裡頭不種桂樹,但是城內靠近東門那兒有一株大樹,每年到了秋天就會開丹虹色的花,特別香。」
正是因為這一決定,當呂安同尉繚二人終於進入咸陽城門之時,見到的便是這個多少有些慌亂,但大體上平穩的城市。
他心中有些在意這不同尋常的氣氛,便特地留意,隨後愕然聽聞那些人口中竟是說出了秦王生病的消息。
呂安立刻看向尉繚,同樣聽到這話的尉繚黑眸中亦是有幾分驚愕,他微微搖頭示意自己離京前咸陽城並不是這樣的。
尉繚快馬趕到東郡用了六日,二人回來時間久一些,用了八日,來回不過半月時間,秦王生病的消息竟然可以傳到街頭巷尾人盡皆知的模樣?
若非刻意,呂安都不相信。
只是不知那有心人是敵是友,這番大張旗鼓,確實不太尋常。
這樣說來,上一次消息滿天飛的時候還是昭襄王生病之時,坐在馬上的呂安居高臨下,從他的角度在有心留意之下可以看到有幾個人在人群中竄來竄去,打探消息的姿態十分明顯,他微微眯起了眼。
看來即便在六國式微的現在,他們也沒有放鬆在咸陽城內的布置。
尉繚策馬靠近呂安的馬邊上,二人並轡,他輕聲道:「無妨,已經有人注意著了。」
呂安頷首,有了尉繚提醒,他定睛一看,果然在人群中有幾個看似漫不經心之人已經盯上了先前那個探子。
這……
若非他不是被匆匆召回的一員,也要生出懷疑,認為這麼大張旗鼓,又一副早有準備的模樣,是不是秦王故意在擺疑雲陣的懷疑了。
雖然按理來說,這一齣戲碼秦國已經用過一次,這次應當不會再用,但秦國行事天馬行空,呂安都能想到接到消息後的各國百般撓頭的模樣了。
但和六國不同,秦國的民眾普遍是相信秦王的確是生病的,從異人繼位開始他們對於秦王的身體就都有幾分擔心,異人生病的消息一傳出,怎們說呢,老秦人們多多少少有一種:這日終於來了的感覺。
太子趙政自去年開始便逐漸接觸國中事物,異人其後一年內常令他來往咸陽周邊各郡縣和軍區熟悉國中情況,趙政年輕力壯,他這個年齡最是不喜束縛的時候,因而時常帶著一群小夥伴騎馬出入。
一群小伙子均是年輕俊俏身姿挺拔,其中,未婚健康還有禮貌的太子殿下自然入了不少老秦人的眼。對於咸陽城的百姓們而言,他們見到太子的次數反而要比秦王更多。雖然大家平日裡不說,但對於國家的下一任王者,民眾們普遍還是持看好態度,正是這份看好和期待,使得他們在如今問詢後依然保持平和心態。
這種對於新王的信心在別的國家很少有,主要還是因為秦國連續多年上位的均是名主,即便平庸如異人的父親安國君,即位後也能將一切處理妥當,對民生並無騷擾,反而還赦免了不少刑徒,名聲一時之間非常不錯。
因此,和朝臣不同,秦國百姓普遍對於王權交替之間沒有太大惡感,因為這份動盪很少會影響到他們。
這是秦國管理制度的優勢,亦是當時秦國左右丞相范雎和呂不韋的能耐。
但制度再好還是要看人用的。
呂安在咸陽宮宮門前下馬,同尉繚一起跟隨來迎接的侍者步入深宮,步步拾級而上,在他看到巍峨的咸陽宮正殿之前,他先見到了站在台階最高層等著他的趙政。
呂安微微一愣,沒有想到趙政居然在這裡等他,他忙加快了步子小跑上前,「殿下……」
還未等他登頂後拜下,那青年便一把握住了他的手,將他扶起,「呂卿,快隨孤來,父王要見你。」
第240章 大國崛起(23)
秦王宮後殿內, 兩個鶴獸銅爐不間斷地向室內輸送裊裊煙氣,室內窗戶緊閉, 靠近門欄處掛了三張毯子隔絕寒氣, 這使得室內空氣極為封閉。
呂安一進門便微微皺了皺眉,並非是因為這過於濃郁的香氣,而是因為這濃濃香氣都掩不住的一股子死氣。
雙眼剛剛適應室內外明暗變化後, 呂安便看到躺在後殿中央的異人,他周圍有幾個巫正忙於卜卦擲筊,更有巫者煮藥問湯。
趙姬就坐在異人身側,她一直緊緊握著異人的手,似乎是在傳遞自己的力量。異人的另一隻手被一個中年美婦所握, 呂安並不認識她是誰,但是從年齡和髮飾以及如今的親密姿態, 他判定此人應當是異人的生母——夏太后。
而秦宮的另一位太后華陽太后此刻卻並不在。
萬萬沒有想到會看到這一場景的呂安一驚, 他沿途雖然做了不少心理準備,卻沒想到見到的會是如此孱弱的秦王。他慌忙疾走幾步,在距離異人床榻五步遠之處拜倒,「大王!」
「來了啊。」令他吃驚的是, 原本闔目休憩的異人在聽到他呼喚的時候卻睜開了眼睛,他的膚色蠟黃, 嘴唇乾涸裂開, 眼下青黑一片,但是看上去居然頗為精神,見呂安跪在遠處, 他還勾勾手指示意呂安靠近一些。
呂安慌忙靠到前去,和趙政一起補上趙姬退開的位置,異人空出來的那隻手立刻就被趙政握住了。異人的目光一寸寸從呂安和趙政二人面上掃過,他忽然吸了口氣,笑著道:「原是桂樹開花了,看來是入了秋了。」
他的視線越過露出驚愕表情的兩個青年,投向被層層帷幕擋住的正門處嘆道:「咸陽宮裡頭不種桂樹,但是城內靠近東門那兒有一株大樹,每年到了秋天就會開丹虹色的花,特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