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頁
後面的話他沒有說下去,但趙政心裡頭明白。
掛著帘子可以擋住父親狼狽模樣,而且眾臣不得見的話,父親也能舒服許多,便是在後頭躺著睡著亦是無妨,只要他在前頭撐得住,不讓人心中生奇即可。
而如果不掛帘子,他的父親就必須正兒八經著袍戴冠坐在人前,和朝中臣子商討交流,精神緊繃,如此一場大朝會定勞心勞力,而相對的,他的壓力會少上許多。
前者看似是個更好的選擇,然而——
趙政捏了捏手指,「若是,直接由孤攝政呢?」
他說出了第三個選擇:「自孤加冠賜字涉政至今已有一歲,相邦以為,孤決斷可有差池?」
呂不韋愕然,他禁不住抬眼細細打量了下這位年輕的太子,見俊美的青年滿臉嚴肅緊繃地看著他,略顯薄情的唇緊緊抿著,目光極為堅定,他不禁有些訝然。
這年頭但凡讀書人多半都會些相面之術,呂不韋自然也會,而且還是其中的小半個行家。
坦白說,在初初見面之時呂不韋便為那時還是小少年的太子相過面,太子政的面相併不算好,這位青年鼻高眸長,唇薄眉濃,雖然英氣逼人,然而這面相是寡恩多欲之態。
不過當時他並未多做留意,於他而言,他投資的主體是異人,趙政只是附贈之人,且這亦是算不上什麼大惡之相,不過意味著不太好對付罷了。
而在呂不韋的人生經歷之中,像異人這般的著實少數,天下又有幾位王上是好對付的呢?若是看個面相不佳便知難而退,豈不是笑話?
既然寡恩,便以利益相扣,既然多欲,便一一滿足。欲望多有什麼可怕的?對於臣子來說,無欲無求才是最可怕的。君擇臣,臣亦擇君,如果實在搞不定,屆時大不了他還能離開秦國。
彼時懷揣這一想法的呂不韋不過驚鴻一瞥,後頭便再未注意。
然而,現在太子的面相變了,變得更加大氣,更加克製冷靜,同時也更加的威嚴了。
是的,面相當然會變,尤其是少年時期,人的面容是會隨著教育、遇到的人、生活的環境而變化的。
只是日日與太子相見,呂不韋已經有許久未曾仔細打量過秦太子了,自然未曾注意到這一變換,他竟然是犯了燈下黑的錯誤。
驀然間意識到這一點的呂不韋亦是大為吃驚,而趙政見呂不韋久久不答,眉頭微微蹙起,便又催促了一聲。
「殿下之攝政理事並無差錯。」呂不韋答道,隨後他將之前趙政的話語重新整理了一下,忽而意識到了太子政想要幹什麼——他想要公開秦王生病的消息,然後將之當做一件尋常事正常處理。
而也唯有此法,可以真正地讓秦王休息。
和想要隱瞞秦王生病之事的呂不韋和趙姬不同,趙政並不想隱瞞此事,非但不想隱瞞,他還準備將此事挑開,然後以一種驕傲的姿態對著天下人說:秦國的王生病了,但是還有本太子在,好膽你就來。
多麼的猖狂,又多麼的自信。
這是唯有少年人才有的自信和驕傲,而現在,趙政便是想要以此徵得呂不韋的支持。
呂不韋看明白了這一點,趙姬卻並未明白,她見兒子在此重要時刻竟然和秦國的相邦對上,慌忙上前兩步,以一種保護的姿態站在了趙政面前,她柔聲對呂不韋說:「丞相,政兒年歲還小,要管這麼大一個秦國,他一個小孩子忙不來,還請丞相多多拿主意……」
然而她的話卻被呂不韋否定了,呂不韋展顏笑道:「王后錯了,臣以為,殿下已經長大了。」
他這話一說令趙姬都跟著一愣,一時半會之間,她有些拿不準呂不韋說的是真心還是假意,也判斷不出這話是否又帶有譏諷之意。
她曾經是呂不韋的妾,但是在呂家後宅的那些日子裡,她就沒有真正看懂過呂不韋,而在這一刻,她亦是看不懂呂不韋笑容下有幾分真幾分假。
藏在寬大袍袖中的手指不由自主抽動了一下,趙姬的笑容都有幾分僵硬。正當她要開口的時候,忽然感覺自己的手被人輕輕牽住,然後一股拉力傳來,趙姬順著力道走了兩步,竟是被兒子輕輕帶到了背後。
趙政站到了她的面前,以一個保護者的姿勢。
趙姬眼眸一眨,恍然間有些模糊。
什麼時候,她的政兒什麼時候長得這麼高了?
在她的印象中,自己的兒子還是那個嗦不到奶水哼唧著直蹬腳的嬰兒,也是那個被呂安抱著坐在街頭皺著小臉嘬飲呂安用故事換來畜奶的孩兒,是那個板著小臉挑燈夜讀的秦王子,也是那個蹲在魚池邊上看著一肚子魚肚白一個個剖開魚腹求一個答案的少年郎。
是什麼時候,她的孩兒已經大到可以將她完全擋在背後了?
她眼眶一熱,慌忙低頭快速眨眼去了那份淚意,她現在不能哭。現在這個秦王宮中,除了她的兒子和丈夫之外,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她的敵人。
在這個時候,她如果不堅強起來,她誰也保護不了。
趙姬吸了一口氣,昂起了頭顱,雖然此刻她站在趙政的背後,但她亦是在用自己的存在為自己的兒子撐場面。
「既然太傅亦是如此覺得。」趙政換了一個更為親近的稱呼,柔聲道,「那麼我們不如試上一試?若是著實無法,也不是沒有迴轉餘地。」
掛著帘子可以擋住父親狼狽模樣,而且眾臣不得見的話,父親也能舒服許多,便是在後頭躺著睡著亦是無妨,只要他在前頭撐得住,不讓人心中生奇即可。
而如果不掛帘子,他的父親就必須正兒八經著袍戴冠坐在人前,和朝中臣子商討交流,精神緊繃,如此一場大朝會定勞心勞力,而相對的,他的壓力會少上許多。
前者看似是個更好的選擇,然而——
趙政捏了捏手指,「若是,直接由孤攝政呢?」
他說出了第三個選擇:「自孤加冠賜字涉政至今已有一歲,相邦以為,孤決斷可有差池?」
呂不韋愕然,他禁不住抬眼細細打量了下這位年輕的太子,見俊美的青年滿臉嚴肅緊繃地看著他,略顯薄情的唇緊緊抿著,目光極為堅定,他不禁有些訝然。
這年頭但凡讀書人多半都會些相面之術,呂不韋自然也會,而且還是其中的小半個行家。
坦白說,在初初見面之時呂不韋便為那時還是小少年的太子相過面,太子政的面相併不算好,這位青年鼻高眸長,唇薄眉濃,雖然英氣逼人,然而這面相是寡恩多欲之態。
不過當時他並未多做留意,於他而言,他投資的主體是異人,趙政只是附贈之人,且這亦是算不上什麼大惡之相,不過意味著不太好對付罷了。
而在呂不韋的人生經歷之中,像異人這般的著實少數,天下又有幾位王上是好對付的呢?若是看個面相不佳便知難而退,豈不是笑話?
既然寡恩,便以利益相扣,既然多欲,便一一滿足。欲望多有什麼可怕的?對於臣子來說,無欲無求才是最可怕的。君擇臣,臣亦擇君,如果實在搞不定,屆時大不了他還能離開秦國。
彼時懷揣這一想法的呂不韋不過驚鴻一瞥,後頭便再未注意。
然而,現在太子的面相變了,變得更加大氣,更加克製冷靜,同時也更加的威嚴了。
是的,面相當然會變,尤其是少年時期,人的面容是會隨著教育、遇到的人、生活的環境而變化的。
只是日日與太子相見,呂不韋已經有許久未曾仔細打量過秦太子了,自然未曾注意到這一變換,他竟然是犯了燈下黑的錯誤。
驀然間意識到這一點的呂不韋亦是大為吃驚,而趙政見呂不韋久久不答,眉頭微微蹙起,便又催促了一聲。
「殿下之攝政理事並無差錯。」呂不韋答道,隨後他將之前趙政的話語重新整理了一下,忽而意識到了太子政想要幹什麼——他想要公開秦王生病的消息,然後將之當做一件尋常事正常處理。
而也唯有此法,可以真正地讓秦王休息。
和想要隱瞞秦王生病之事的呂不韋和趙姬不同,趙政並不想隱瞞此事,非但不想隱瞞,他還準備將此事挑開,然後以一種驕傲的姿態對著天下人說:秦國的王生病了,但是還有本太子在,好膽你就來。
多麼的猖狂,又多麼的自信。
這是唯有少年人才有的自信和驕傲,而現在,趙政便是想要以此徵得呂不韋的支持。
呂不韋看明白了這一點,趙姬卻並未明白,她見兒子在此重要時刻竟然和秦國的相邦對上,慌忙上前兩步,以一種保護的姿態站在了趙政面前,她柔聲對呂不韋說:「丞相,政兒年歲還小,要管這麼大一個秦國,他一個小孩子忙不來,還請丞相多多拿主意……」
然而她的話卻被呂不韋否定了,呂不韋展顏笑道:「王后錯了,臣以為,殿下已經長大了。」
他這話一說令趙姬都跟著一愣,一時半會之間,她有些拿不準呂不韋說的是真心還是假意,也判斷不出這話是否又帶有譏諷之意。
她曾經是呂不韋的妾,但是在呂家後宅的那些日子裡,她就沒有真正看懂過呂不韋,而在這一刻,她亦是看不懂呂不韋笑容下有幾分真幾分假。
藏在寬大袍袖中的手指不由自主抽動了一下,趙姬的笑容都有幾分僵硬。正當她要開口的時候,忽然感覺自己的手被人輕輕牽住,然後一股拉力傳來,趙姬順著力道走了兩步,竟是被兒子輕輕帶到了背後。
趙政站到了她的面前,以一個保護者的姿勢。
趙姬眼眸一眨,恍然間有些模糊。
什麼時候,她的政兒什麼時候長得這麼高了?
在她的印象中,自己的兒子還是那個嗦不到奶水哼唧著直蹬腳的嬰兒,也是那個被呂安抱著坐在街頭皺著小臉嘬飲呂安用故事換來畜奶的孩兒,是那個板著小臉挑燈夜讀的秦王子,也是那個蹲在魚池邊上看著一肚子魚肚白一個個剖開魚腹求一個答案的少年郎。
是什麼時候,她的孩兒已經大到可以將她完全擋在背後了?
她眼眶一熱,慌忙低頭快速眨眼去了那份淚意,她現在不能哭。現在這個秦王宮中,除了她的兒子和丈夫之外,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她的敵人。
在這個時候,她如果不堅強起來,她誰也保護不了。
趙姬吸了一口氣,昂起了頭顱,雖然此刻她站在趙政的背後,但她亦是在用自己的存在為自己的兒子撐場面。
「既然太傅亦是如此覺得。」趙政換了一個更為親近的稱呼,柔聲道,「那麼我們不如試上一試?若是著實無法,也不是沒有迴轉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