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是我聰明,是我站在未來,積攢總結了前人的驚艷教訓,視角也會與那你有所不同。」蘇徽說。

  忽然他又想起了嘉禾的那句話,她說,如果沒有他,她該怎麼辦。

  於是他又道:「陛下你才是最重要的。你是站在高處的皇帝,也是你身邊所有人的主心骨。而且在我看來,許多事情你已經做的很好了。換了別的人坐在你的位子,未必能比得上現在的你。」

  「為什麼要叫我『陛下』?」嘉禾卻是忽然提出了這個問題。

  蘇徽語塞。

  是啊,為什麼他也要叫她「陛下」呢?他來自早已廢除了君主制的時代,從小接受的是「人人平等」的理念,何必要用這樣的敬稱來稱呼嘉禾。

  「大概……是因為習慣了吧。」蘇徽說。他過去扮雲喬、扮雲微、誤以為自己是康彥徽的時候,都是嘉禾的臣子,自然該叫她「陛下」。而在二十三世紀,他做研究的時候習慣了稱呼嘉禾的廟號、諡號,若他此刻當著嘉禾的面叫她死後的稱謂,她生不生氣蘇徽不知道,但他一定會尷尬到想要發笑。

  「習慣就不能改嗎?」嘉禾不滿的輕哼。

  而當蘇徽詫異的望向她的時候,她又故意低下了頭去整理今日下午辯論結束之後的記錄稿,好似剛才什麼都沒說。

  「……周嘉禾。」

  她聽見他用一種生澀的語調輕輕喚了她一聲,她沒理他。

  「嘉禾。」

  這一次發音流暢了很多。她抬眸,似笑非笑的看向他。

  「阿禾。」

  他話中帶著笑意,嘉禾對上了他的視線,亦是微微一笑。

  第216章 、(二十七)

  在蘇徽忙著與京中文人結交的時候,嘉禾沒忘了問他一句:「柳玉娘的案子,你究竟要怎樣判。」

  蘇徽說:「現在還不到時候,輿論上對殺人者的偏頗仍占上風,這倒也不是你的臣子們故意和你唱反調,是千百年來的風俗使然,古往今來哪個朝代不看重孝道,子女對父母假如有不恭不敬的言論,不孝的罪名就可以讓他吃一番苦頭,可要是做父母的殺了子女,恕我直言他不會受到太大的懲罰,最多也就是有人感慨幾聲這人心狠而已。」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父母便可以隨意取走麼……」嘉禾喃喃,若有所思。她過去並不覺得這話有什麼不對,畢竟她從小就被教導這樣的道理。師長們只教了她要仁善純孝,卻沒有告訴她,若是她與自己因某種關乎底線的大事起了爭執,父母若想要她死,她該如何。

  她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假如夏朝的太.祖皇帝還活著,見到今日這般模樣的她,不知是否會勃然大怒,覺得她禍亂了他的江山社稷?如果父親真能死而復生,會想要殺了她麼?

  「這倒也不是。」蘇徽的聲音一下子打斷了嘉禾的胡思亂想,「至少在我那個時代,孩子如果被生了下來,就是獨立的個體,享有與父母同等的權力,把他生出來的人沒有資格殺他,更沒有資格在他成年之後干涉他。」

  「但那是幾百年後的世界了。」嘉禾苦笑。颯颯秋風從殿外呼嘯而過,乾清宮南側栽種的紅楓簌簌飄零,鋪在地上如同一道刺目的血痕。嘉禾記得自己在為柳玉娘扶棺,送那個苦命女子下葬的時候,楓葉還不是這樣蒼老的顏色——可見這件事真是被她拖延的太久了。

  「嗯,幾百年後。」這幾個字從舌尖被吐出的時候竟是無比的沉重,蘇徽趴在窗欞,和嘉禾一起看著窗外的景色,「你心裡很不甘心對不對,你想要給死去的柳玉娘報仇。儘管你並不認識她,可她的遭遇就是讓你心裡很不舒服,如果你不為她報出你會痛恨自己——更重要的是,如果柳玉娘的案子不得到妥善的解決,會影響到新一批女官的選拔。那些原本躊躇滿志打算邁出閨房的女人們會嚇得再度縮回繡樓,如果只有拋卻才華與志氣,專心相夫教子才能讓她們平安活下去,她們一定會選擇這條路。」

  「……對。」嘉禾開口,澀然的喉間只發出了這樣的音節。她不需要再多說什麼了,因為蘇徽了解她,已經將她心中的所想完完本本的道了出來。

  「行,我知道了。」蘇徽點頭,「我會努力幫你、幫那位柳姑娘討一個公道。如果不能的話,我也會盡力阻止類似的慘案發生。」他記得柳玉娘死去的時候,嘉禾一度心情低落,她魂不守舍的站在沒有點燈的大殿深處,問蘇徽也是問自己,這天底下千千萬萬的女子,要如何去救。

  「你要怎麼做呢?」嘉禾又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更改律法。」蘇徽說。

  蘇徽清楚,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時代,法律的重要性其實比不上道德的約束性,律令只是斷案的參考,真正在日常生活中主導還是綱常倫理。這也就是為什麼柳玉娘之案難以解決的原因。蘇徽想要幫著嘉禾改變這樣的局面,但文化上潛移默化的影響終究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他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端和年間的京城文人心中埋下一點星火,也許未來這一點點的星火會讓他們的思想發生改變,享有盛譽的他們又能夠通過自己的筆墨影響更多的人——但這需要數十年甚至百年的時間,那時候柳玉娘的墳頭只怕都已經被風磨平。所以還是直接從律法上入手吧,這是最快的辦法。

  嘉禾還是有優勢的,夏朝還是個立國不到五十年的新生王朝,新生的王朝總會編訂新的律令法度,沿革過去制度的同時,對前朝的部分律法做一定程度的調整,以此向天下表明朝代已經更迭,就譬如漢時修《九章律》、唐時有《唐律疏議》、明時洪武也修訂了《大明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