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著清軍入關也沒多少年, 京城裡的老百姓嫁閨女都是走舊例的。包括朱大人前頭的那七個庶女, 一應的規矩都是依著早些年的習慣來的。

  但眼下的情況到底不同。

  一則, 這是他唯一的嫡出女兒,哪怕他府上女兒多了不稀罕,嫡出總歸是要比庶出金貴很多的, 合該多上心一些。

  二則,他本人雖是漢人,可他夫人卻是個滿洲姑奶奶。

  得虧祖宗不知道這個事兒啊!!!

  祖宗之前就反對路謙娶朱大人家的閨女, 但他其實也不是非要針對朱家, 而是瞧不起朝廷上的任何一家。

  道理很簡單,他所認可的人, 那必然是忠於明朝的。而明朝的忠臣,此時又在哪裡?

  在地里呢!

  明朝的那些個忠臣, 被皇帝搞死了一半,被死太監殺了不少,又在清軍入關時,被清軍或殺或降的。只有一些見勢不妙直接跑了的, 那也是就此歸隱山林, 可便是那些人,在祖宗眼裡,都是逃兵都是叛徒。

  總之, 滿朝上下就沒一個是能讓祖宗滿意的親家。

  路謙就覺得很不可理喻,這祖宗莫不是想讓他去地底下找媳婦兒?

  因為兩邊直接沒談攏,在後續的三媒六聘過程中,祖宗壓根就沒參與。

  在他看來,這門親事就不能結,反而是後續的像宅子怎麼修繕布置、彩禮要準備什麼禮物、定親的時候該怎麼辦席、成親需要邀請誰等等……

  這些重要嗎?

  祖宗的眼界可高了,事實上他生前,甭管是自己娶媳婦兒,還是給兒子、孫子們娶媳婦兒,都沒在這些瑣事方面上過心。說白了,他是那個制定方向和策略的人,一旦定下人選了,之後所有的事情都跟他無關了。

  也正因為如此,他錯過了最重要的劇情。

  朱大人啊!

  他如今的這位夫人,壓根就是個滿洲姑奶奶。

  確切的說,朱大人的原配是個漢人,只是原配髮妻去得早,他當時一心撲在朝廷要事上,況且他的髮妻是給他留下了兩個嫡子的。也因此,對於是否續弦一事,他其實也不是很在意。自然,當時的府上後院,也是美人如雲。畢竟,是否續弦是一樁大事,但納個妾什麼的,又無所謂的。

  也不知道他這是什麼命,原配髮妻給他留下了兩個嫡子,但妾室們生的卻都是閨女。前頭還可以說是原配髮妻私底下搞了什麼,但等到髮妻沒了呢?

  那時候,管著後宅的是他親娘,朱家的誥命夫人,自是不會跟一院子的鶯鶯燕燕過不去。況且,哪個當祖母的不盼著子孫滿堂?只恨孫子不夠多,是斷然不會私底下做什麼的。

  等這樣過了一些年,因為朱老太太將府上的中饋管理得妥妥噹噹,加上朱大人又有兒有女,什麼都不缺,愣是沒將續弦一事提上議案。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人說,別看朱大人如今這模樣是普通了點兒,可他都已經年過六旬了!

  擱在年輕時候,他那樣貌不說貌比潘安,但放在京城裡的那些青年才俊里……反正相貌好的沒他有出息,有出息的沒他樣貌好。

  加上他本人也沒什麼壞毛病,縱是房裡養了幾個妾室,但都被朱老太太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他本人更是在官途上一帆風順。

  如此這般,看上朱大人的人還真不少。

  朱八珍的親娘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

  她姓郭絡羅氏,滿洲鑲黃旗人,出身貴重,家中兄弟還多,父輩皆是有出息之人,當然都是武將。從曾祖父開始,就跟著努爾哈赤打天下,到了她這輩兒,父兄仍能在朝廷里說上話,端的是正經的滿洲貴女。

  這麼個人為何會嫁給漢人出身的朱大人?且還是給他當續弦?甚至朱大人前頭髮妻還生了兩個嫡子。

  原因也簡單。

  因為她長得醜。

  據說,她到選秀年歲時,愣是差點兒把當時的順治皇帝給嚇懵了。只因她的出身太好,前頭幾關都不敢直接將她刷下去。況且,真要論才藝規矩,她是樣樣都不差的。直到她差點兒把人皇帝給嚇死。

  當場她就被撂了牌子。

  這一出,外人是不太清楚的,但在小圈子裡卻是轟動一時的。雖說每回選秀都有不少人被撂了牌子,其中也包括了那些位高權重之人的女兒,但沒有哪個人像她這般出名的。

  出名本是一樁好事兒,君不見每年京城都有貴女在爭這京城第一才女之名?其實,郭絡羅氏的才情是極好的,還寫了一手娟秀的好字,不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起碼滿洲姑奶奶會的東西,她全部都會,且十分精通。

  她甚至還曾跟著父兄一起去圍場狩獵,論騎術、箭術並不比她兄弟差。

  結果,她愣是活成了老大難。

  兜兜轉轉的,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相中了朱大人。說真的,朱大人跟她原先見到的男人那是截然不同的類型,也不止男子會被獨特的女子所吸引,女子一樣如此。

  見多了五大三粗的滿洲兒郎,乍一看到朱大人這種文質彬彬、氣質非凡的儒雅讀書人,郭絡羅氏當即拍板決定,就他了。

  朱府當時得了消息,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啊!

  朱老太太哭得死去活來,只道對不住早逝的老太爺,早知道會這樣,她寧可從妾室里抬個懂事的,也不會由著兒子的性子一直沒續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