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虞衡讓人去談的第一家藥鋪,就是岐州境內名聲極好的仁心堂。仁心堂果然沒辜負百姓們對他的好評,聽了這提議後,略一思索就應了下來,給了官府一個只比成本價高一點的價格。當然,珍貴的藥材朝廷也免費不起,只能給一些常用藥。

  仁心堂的大夫還當場表示,他們可以輪個班,每旬抽出一天為貧困戶義診,只要是官府認定的貧困戶,都能在那日免費過來就診,不收診金。

  虞衡聽了這消息後,喜得當場給仁心堂題了「仁義之家」四個字,並讓人做成牌匾給仁心堂送了過去,又將自己一開始整理出來的那本完全正確的中醫學著作給了仁心堂的掌柜。

  掌柜一打開這本書就落淚了:國公爺實誠啊!要是一開始就把這書拿出來當做商談條件,他能答應十年內給貧困戶免費就醫,也不收朝廷的補貼,就他們仁心堂出!

  仁心堂掌柜也是個厚道人,本以為自己是做善事,沒想到竟占了這麼大一個便宜,愈發盡心盡力,並不以上門求醫的是囊中羞澀的貧困戶而看輕他們,而是親自坐診,一一替貧困戶把脈,從一個個病例中來驗證虞衡給的那本醫書上所提到的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虞衡本身就深受岐州百姓愛戴,得知他關心貧困百姓,為他們爭取來了免費就醫的福利,百姓們對虞衡更加感激不已,也有些想走偏門占便宜的人,但虞衡定下的貧困戶評定標準十分嚴苛,又有層層篩查,弄虛作假必定會被抓出來。考慮到虞衡時不時就愛下個鄉的小愛好,其他官員愣是扛住了許多誘惑,沒敢伸手亂來,評定貧困戶這一環節,出乎意料的順利。

  不過岐州人口不少,光是篩查評定貧困戶這一項,就花了足足五個月的時間,期間各種扯皮爭執,好歹也算是完成了。

  正好,朝廷的決定也下來了,正式批准虞衡在岐州搞貧困戶免費就醫試點,看看效果到底如何。

  岐州百姓們瞬間抖擻起來了:這可是國公爺為我們岐州百姓爭取來的好處,別的州都沒有!還是咱們岐州好啊!

  又因為仁心堂的義舉,百姓們更覺得仁心堂靠譜,平日裡有些什么小病小痛,都愛跑去仁心堂抓藥,其名聲都傳去了外地,給大部分大宣百姓都留下來了一個仁心堂醫術高明又仁義無雙的好印象。

  這可把其他藥鋪給羨慕壞了,出那麼點銀子算什麼,要是能賺這麼大的名聲,他們也樂意出那麼多銀子啊,十倍都行!國公爺看看我們藥鋪,我們也是十分仁義有愛心的好醫者啊!

  第125章

  虞衡和仁心堂藥鋪合作得十分愉快, 接到其他藥鋪請求合作的信件後,虞衡的內心稍微動搖了那麼一瞬,還是婉言拒絕了, 只說今年先和仁心堂合作, 若是大家實在也想加入公益藥鋪的行列,可以等明年。明年, 哪家藥鋪的誠意最足, 虞衡就決定和哪家合作。

  好傢夥,這分明就是逼著他們幾家藥鋪互相競價,誰給官府的價格最優惠,誰就贏了。幾家本就有競爭的藥鋪掌柜瞬間化身鬥雞,警惕地掃了一圈對手, 都在心裡發狠:明年一定把你們這幫菜雞給擠下去!

  上趕著干虧錢的買賣, 這場景,也算是一大奇觀了。

  等到他們的狠話都放得差不多了之後, 虞衡再老神在在地開口表示, 能夠同朝廷合作的那家藥鋪,自己還會無償為合作藥鋪提供醫學寶典,百分百真實有效, 所有大夫都值得擁有。

  這話一出, 眾人的眼睛都綠了,有人當場追問, 「就是那本連太醫院院判都讚不絕口,為此廢寢忘食研讀了好幾個月的醫學著作?」

  虞衡欣然頷首,「正是。」

  仁心堂的掌柜臉色有些不自在,輕咳一聲問虞衡,「國公爺, 這等著作,一般人都是作為傳家之寶,輕易不傳於人。您真的願意把它給我們嗎?」

  虞衡正想翻白眼懟上一句說我舍不捨得,你心裡沒點數?

  不過想想仁心堂對自己的工作還是非常配合的,虞衡也就收斂了一下情緒,一臉大義凜然道:「醫者仁心,治病救人。我雖然也通些醫術,但政務纏身,不能像諸位杏林聖手一般,坐堂問診,親自為病人診脈開藥方。這醫書放在我在這兒,便是明珠蒙塵,只有放在你們手中,才能讓它有更大的作用,治好更多人的疾病。不管是念書科考還是行醫,都忌諱閉門造車不與同僚來往切磋。大家看了一樣的醫書,悟出來的東西不同,這才能顯出各人的天分來。讀書人藏著掖著,頂多也就算行事小氣胸襟不寬,醫者要是這般行事,怕是不知要耽誤了多少人的性命。」

  仁心堂掌柜羞愧,「是草民淺薄了。」

  其他人也看出來了仁心堂掌柜手裡就有那本他們聽聞了許久的醫書,心中更是羨慕:早知道和官府合作還能有這樣的好事,他們當初說什麼都要好好爭一爭,哪裡能讓仁心堂撿了這麼個大便宜!

  知道仁心堂得了虞衡的醫書後,其他藥鋪的掌柜心裡更焦慮了,以往仁心堂就穩壓他們一頭,要是還得了那樣一本神書,怕是要把他們擠兌得沒有立身之地了。

  不行,說什麼都要把明年的合作機會給爭取過來,不然的話,自家藥鋪怕是真的要倒閉了。

  虞衡這一席話,直接引起了其他人藥鋪掌柜的危機感。現在,他們心裡考慮的已經不是銀子不銀子的事了,而是考慮到自家藥鋪能不能接著苟下去。岐州現在越來越好了,他們可不想一大把年紀還被仁心堂擠兌得無處安身,遠走他鄉,那可太悽慘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