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夫人笑著點點頭:「晏晏,我和你祖父以你為傲。」

  鄭氏也附和道:「太子妃娘娘巾幗英雄,此乃燕國公府的福分,臣婦與有榮焉。」

  她暗自盤算,宣威將軍是從四品上,與趙景峰的大理寺少卿同等,一邊慨嘆丈夫不爭氣,卻又無話可說。不由心想,幸虧趙景峰身在官衙,不必面對如此尷尬的場面。

  她爭了這麼多年,還是被處處被二房壓過一頭,但事情已成定局,她只能自我安慰,長幼有序,老爺和夫人的位子最後終歸是要落在他們長房手裡。

  趙大郎和趙二郎自是連聲恭喜,趙宏與趙四郎望向趙晏的眼神里充滿不加掩飾的崇拜。

  趙媛看著闊別多年的妹妹,拉過她的手噓寒問暖,確認她昨日衝鋒陷陣未曾受傷,才放下心來。

  末了,趙景明及裴氏走上前:「晏晏,可以借一步說話嗎?」

  趙晏望見父母眼中的試探與小心,點了點頭,隨他們走向後院。

  出乎意料的是,兩人沒有去他們的住處,而是帶她回到她出閣前的閨房。

  當時回門,她清空了房中所有能帶走的物品,如今卻被照舊還原,只有一些已經買不到的東西,再也無法補上。

  寂靜中,趙景明開口道:「晏晏,對不起。」

  趙晏一怔。

  在她的印象里,這是外人眼中統帥千軍萬馬、戰無不勝的父親第一次對她道歉。

  她垂眸:「阿爹何出此言?」

  趙景明神色歉然:「我不該枉顧你的意願為你定下婚事,更不該埋沒你的將才。」

  趙晏輕嘆口氣,平靜道:「阿爹,我並沒有因為這個怨過您。我是燕國公府的女兒,本該像你一樣,為家族鞠躬盡瘁,可我想不通……」

  她頓了頓,長久以來積攢的疑惑與委屈一股腦傾瀉而出:「您不是伯父,沒有因為我生為女子而瞧不起我,教我功夫與兵法,帶我去軍營,還予我重任,派我到西州替您送信,但為什麼,您又不相信我可以上戰場保家衛國,覺得我最大的價值就是嫁個位高權重的夫君?」

  趙景明有些錯愕,似乎從未想過這才是她心結的根源。

  他思忖良久,愧疚道:「抱歉,阿爹以為自己的選擇是對你好。彼時涼州危在旦夕,誰都不敢保證朝廷的援軍是否會趕到,我想讓你和阿宏活下去。後來將你許給太子殿下,也是念在世間沒有比這更好的婚事,殿下承諾此生只要你一人,換做旁的世家公子,何人能做到這般?所以我……」

  「阿爹,您沒有明白,」趙晏難得打斷他,「我知道您是我的至親,絕無害我之意,我在乎的是,您雖然一門心思待我好,但換做阿姐,她便能夠隨心所欲地活著,我卻要背負燕國公府的未來?我們都是您的女兒,只因我的性情沒有她可親,您和阿娘……就更喜愛她一些嗎?」

  趙景明愣了愣,正欲解釋,裴氏卻在他之前道:「晏晏,你還記不記得你的大姨母?」

  趙晏點頭。

  母親是河東裴氏的長房嫡女,卻並非序齒最長的那位。母親的長姐、裴家大娘,是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女子,學富五車,年近不惑一直未嫁,在書院裡做女先生。

  「從小到大,我都是家裡最受寵的女兒,阿姐起早貪黑苦讀,女紅和琴棋書畫樣樣不落的時候,長輩們卻對我說,我不必如此辛苦,只學自己喜歡的,將來有一二傍身之技即可。」裴氏輕聲,「我曾經以為,自己比阿姐討喜,才會得此優待,後來才知,原來是因為他們從未對我寄予厚望。」

  「我在祖父母、以及父母眼中,僅是個承歡膝下、供他們逗樂的孩子,長大後許個不錯的人家,就算最好的結局。但阿姐不一樣,在他們的計劃中,她是要做皇后的。若非今上相中琅琊顏氏的千金,並堅決不納妾室,你大姨母即使沒有位居正宮,也必定已經是後宮的一員。」

  她眼眶泛紅:「在阿娘心裡,你和你阿姐並無高下之分,都是我懷胎十月、千辛萬苦誕育的孩子,我怎會厚此薄彼?只是我一直不知,你表面上若無其事,實際卻是壓在心底不說罷了。晏晏,我以前總誇讚你懂事,現在想來,你的懂事,恰恰證明了我們做父母的失職。」

  趙景明點點頭,斟字酌句道:「我曾經想過教阿媛習武,可她完全不是這塊料,晏晏,我從未告訴過你,我第一次看到你練出一整套劍法的時候,我內心有多麼欣喜若狂。你是我們最優秀的孩子,你的阿姐和阿弟都遠不及你。」

  趙晏沒有說話,眼淚卻猝不及防奪眶而出,掉落在自己手背上。

  「實不相瞞,你與我很像。」趙景明道,「同樣是排在中間的孩子,同樣是最出挑的那個,也同樣被父母看重。只怪阿爹自以為是,覺得你會與我一般,把這種責任看作自己的榮耀,但……」

  他語塞了一下。

  不由得捫心自問,他從來沒有在意過嗎?

  或許也是在意過的吧,兄長是長子,需要承襲爵位,便可留在京中享受安逸,弟弟是幼子,又受過傷落了病根,向來被父母捧在手心。

  唯有他,被父親帶在身邊,遠赴北疆出生入死,後來又肩負起重任,再度去往偏遠苦寒之地。

  年少的時候,他不止一次地羨慕兄長和幼弟。

  漸漸地,便安慰自己能者多勞,這是他最具才幹的證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