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適才看向姜雲琛,微不可查地嘆了口氣:「走吧,去鳳儀殿,我和你阿娘也有話想與你說。」

  -

  鳳儀殿內。

  皇后端坐在案前,依舊是平日裡端莊嫻雅、光艷照人的模樣,但近處才發現,她眼尾泛紅,似乎是哭過。

  皇帝在她身旁落座,安慰地握住她的手,隨即示意姜雲琛坐下。

  沒由來地,姜雲琛心頭浮現一絲忐忑,正待出聲,就聽皇后嗓音低啞道:「你可知,臨川王派人行刺阿瑤,險些成功。她截獲密信、找到物證,幾乎可以說是用命換來。」

  姜雲琛驀然一愣。

  確定由妹妹去涼州之後,他和父親料到臨川王不會善罷甘休,特地安排了一支武藝高強的暗衛保護她,以求萬無一失。

  他原本還有些擔心,可前段時間收到她的信件,寥寥數語,輕描淡寫地打消了他的顧慮。

  她說自己這邊一切順利,不費吹灰之力便識破了臨川王的陰謀。

  他只感嘆於妹妹的辦事效率,卻沒想過她對他隱瞞了真相。

  從小與他無話不談、嬌貴到多走兩步路都嫌累的女孩,不知何時也學會了報喜不報憂。

  他沉默片刻,心情複雜道:「阿娘,是臨川王招供嗎?阿瑤壓根沒有對我提及。」

  皇后答非所問:「他還承認,當年曾在西域用火/藥刺殺你,也差點成功。」

  姜雲琛一時無言。

  其實他已有心理準備,臨川王被緝拿歸案,所有罪行都將大白天下,他百般遮掩的秘密,父母遲早會知曉。但他望著母親憂傷的眼眸,事先籌措的辯解之詞竟一個字也說不出口。

  在他的記憶中,母親是比父親更嚴厲的存在,小時候他和妹妹犯了錯,總是母親站出來教訓,父親在旁溫聲打圓場。

  母親滿腹詩書,永遠冷靜而理智,從未在他面前展露過如此失態的一面。

  半晌,他起身跪下,俯首道:「兒知錯,不該欺瞞阿爹與阿娘,我一人做事一人當,懇請阿爹阿娘莫責怪陳將軍。」

  「起來吧,不必認錯。」皇帝話音和緩,「我十幾歲的時候,也做過與你同樣的事,假意在瀘州遇刺,實則請燕國公幫忙瞞天過海,與你阿娘深入青奚,甚至冒險走進了青奚國君的地宮。」

  「至於你阿娘,從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那是她頭一次離家遠行,她不會半點功夫,卻敢孤身闖青奚王宮裡的密道。以此來看,我和她都沒有什麼立場苛責你。」

  姜雲琛並非第一次聽聞父母的往事,但父親主動說起,他還是有些驚訝。

  再看母親,愈發多了幾分欽佩。

  「但那時,我和陛下皆是別無選擇。」皇后嘆息,「先太后被困冷宮,謝家與慶王野心勃勃,陛下必須放手一搏,為自己以及你的叔父、姑母掙一個未來。而我,你外祖父受高皇帝遺命,與先帝作對,正在將顏家送上絕路,我若不去阻止,便是滿門抄斬的下場。」

  「所以我曾發誓,倘若有了自己的孩子,絕不會讓他們經歷同樣的事,我要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撐起一片天。」說到此處,她閉了閉眼睛,似乎在克制情緒,「但你們終究還是長大了,開始追求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不再甘心坐享其成、被我們庇護,可是……」

  一道晶瑩無聲地從她眼角滑落:「我別無所求,只希望你們能平平安安地活著。」

  皇帝攬過她的身子,輕輕地拍撫她的後背。

  姜雲琛心中很不是滋味,低聲道:「兒不孝,讓阿娘徒增傷感。都說天家並無血脈親情,父子相爭、兄弟鬩牆者不計其數,兒自知幸運,生在皇室,卻享有父母尊長毫無保留的信任及寵愛,只是長此以往,難免惶恐,阿爹阿娘是人中龍鳳,兒唯恐自個不爭氣,辱沒您二位的英名。」

  皇后搖了搖頭:「我和陛下從未對你失望,你和阿瑤生來擁有一切,卻沒有長成驕奢淫逸的紈絝,我深覺欣慰,並以你們為榮。」

  皇帝微笑:「我一直想著,待你們羽翼豐滿,便攜你阿娘離開皇宮,去完成我當年許諾給她的事,看來這一天不遠了,我已經迫不及待。」

  姜雲琛忙不迭道:「阿爹萬萬不可,我……」

  「有何不可?」皇帝氣定神閒,「先帝決定金蟬脫殼的時候,也沒把我的拒絕放在心上。」

  姜雲琛:「……」

  剛才是誰說的,絕不讓兒女承擔與自己同樣的命運?

  「你阿娘嘴硬心軟,疼惜你們,我恰恰相反。」皇帝似乎猜到他內心所想,「你擅作主張偷跑去西州的那段時日,你阿娘每天茶飯不思,我就很看得開,認為你長這麼大,也該出去歷練一番。」

  姜雲琛:「……」

  他是不是該謝主隆恩?

  皇后:「……」

  某些人說得好聽,也不知是誰大半夜的在她身邊輾轉反側。

  「不必緊張,我們又不會明天就跑路。」皇帝眼底含笑,「至少要等到阿琬和阿琰再長大些,阿瑤自立門戶,你和晏晏的孩子出生,讓我們抱一抱孫子孫女。」

  -

  時隔近半年,趙晏再度回到燕國公府,緊隨而至的還有冊封她為宣威將軍的聖旨。

  滿門皆驚,送走傳旨的中貴人,頓時你一言我一語地道賀。

  趙玉成由衷讚賞:「想不到我有生之年,還能見證趙家多一位女將軍,晏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完成了你祖母年輕時沒有實現的願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