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晏猶豫了一下,最終點點頭:「回去吧。宮中事務繁多,在外耽擱太久也不好。」

  說完,她的心情有些低落。

  萬沒想到,有朝一日,她竟會覺得住在宮裡比在燕國公府更輕鬆暢快。

  剛回京的時候,祖父和父親婉拒了那麼多登門求親的人,讓她產生錯覺,趙家已經風頭無兩,他們不需要再用她的婚事作為交易的籌碼。

  現在才明白,他們只是沒等到最合適的而已。

  父親被姜雲琛打發走,應當不會就此作罷,回頭估計得跟她說,下次不要和太子「鬧著玩」。

  果然不出所料,收拾東西時,錦書進來通報,二少夫人求見。

  趙晏聽聞是母親,連忙讓她請進來,姜雲琛自覺迴避,把內屋留給母女二人。

  裴氏已經得知女兒要起駕回宮,雖有不舍,但也不想她和太子因為省親而誤事。

  她握著趙晏的手,輕聲道:「晏晏,你阿爹說今早……」

  「女兒知道,」趙晏垂下眼帘,「往後切莫以下犯上、胡作非為。」

  裴氏嘆口氣:「你阿爹也是出於好意,你已成親,與以前不一樣了,這幾個月,尤其要謹慎。」

  她的目光停留在趙晏腰腹間,趙晏瞭然:「請阿爹放心,女兒自有分寸。」

  父親是怕她不知自己懷上身孕,傷到燕國公府未來的仰仗。

  他們註定要失望了。她肚子裡永遠不可能憑空冒出一個皇孫。

  她怕母親多心,抬眼笑了笑,露出輕鬆的神色。

  裴氏愛憐地摸了摸她柔嫩的臉蛋,寬慰道:「這種事情,順其自然就好,你和太子殿下都還年輕,無需有太大壓力。」

  趙晏裝模作樣地搪塞幾句,送她出門。

  姜雲琛不在外間,不知去了何處。她坐在屋裡等,想了想,讓錦書把之前沒有帶走的東西都打包起來。

  和離勢在必行,雖然他開出的條件極其誘人,但她卻不能因為一己之私連累他。到時候,燕國公府是肯定回不來了,她要向帝後求個恩典,准她去涼州或者別處安定。

  天大地大,總有她的容身之所。

  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她聽出是姜雲琛回來,起身準備出去。

  他卻率先進入裡屋:「趙晏,你堂姐的事有消息了。」

  第42章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

  突如其來的插曲, 導致回宮被耽擱,趙晏立即讓錦書去知會祖父和祖母,又派人將伯父和伯母請來, 畢竟堂姐是他們的女兒, 於情於理不該避開他們。

  不多時,幾人齊聚堂屋。

  趙玉成夫婦得知消息, 頗為驚訝, 但轉念一想,太子手眼通天,趙晏請他幫忙尋找趙五娘也不足為奇,見面之後,自是一番千恩萬謝。

  趙景峰與鄭氏也匆匆趕來, 後者面色蒼白、形容憔悴, 也不知是昨夜沒睡好還是因牽掛女兒。

  事態緊急,姜雲琛直截了當地說出調查結果:「霍公子與趙五娘在洛陽城中周轉數十日, 避過客棧和友人宅邸, 專挑道觀及佛寺落腳,趙五娘許是清楚貴府沒有篤信佛道之人,不會往這個方向追查, 且有人注重臉面, 拒絕大張旗鼓地搜尋她的蹤跡,於是反其道而行之, 躲在人來人往、香火鼎盛之處。待到貴府遍尋不獲,幾乎放棄找她,兩人便喬裝打扮,跟隨一夥道士出了城。」

  他語調平靜,卻是話裡有話, 鄭氏聽得羞憤,趙景峰也尷尬地垂下了眼帘。

  趙玉成夫婦心情複雜。

  起初,趙玉成想過以孫女的安危為重,把事情放到明面,可鄭氏一哭二鬧三上吊,說是如果全京城都知道趙五娘與人私奔,她的後半輩子就毀了,自己這做母親的只能攜她共赴黃泉。

  二老被她哭得頭昏腦漲,最後還是趙景峰在旁邊打圓場,將找人的事全權攬下。

  趙景峰在大理寺任職,不缺手段,況且他已年逾不惑,孫子都有了,二老也不好把他當懵懂小兒看待,便不再插手。豈料兩個月過去,趙景峰一無所獲,卻是太子在短短三五日之內得到結果。

  姜雲琛才不管他們各懷心思,又道:「出城之後,兩人消失在北邙山,之後的線索的就斷了。」

  趙玉成臉色一變,看向趙景峰。

  趙景峰忙道:「殿下,實不相瞞,臣前段時日明察暗訪,也發現小女上了山,但後續搜查卻不見任何蹤影,臣怕她凶多吉少,為免父親和母親掛心,就……」

  「你懷疑阿嫻遭遇不測,索性就不找了是嗎?」趙夫人厲聲打斷,氣急之下,也顧不得外人在場,呵斥道,「她是你的親生女兒!倘若她在山裡不慎受傷,一息尚存,眼巴巴地等著救援,你直接放棄,與親手殺了她又有何區別?你馬上給我去找,我的親孫女,我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趙景峰低聲稱是,不敢爭辯一句。

  他有苦難言,那陣子,大理寺接了樁要案,他不想讓上峰知曉他家門不幸,打發他回去處理私事、把重任交給其他同僚,於是也沒有盡全力尋人,唯恐被別有用心之人大肆聲張。

  弟弟已經官拜正三品,他卻只是個從四品上的少卿,雖說兩人兄友弟恭,弟弟也從未有過覬覦他位置的心思,但他作為兄長、燕國公府未來的繼承人,面上多少有些不好看。

  因此想要力所能及地在任上做事,以求儘快升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