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雲琛示意婢女扶住她,安慰道:「駙馬相伴同行、言傳身教,令郎在安西都護府定會大有作為。如果您放心不下,侄孫可以去向陛下求情,准您一家團聚。」

  嘉順長公主霎時面無血色,變得啞口無言。

  嘉寧長公主打圓場道:「殿下,都是自家人,何必做得太絕。」

  「姑祖母教訓得是,是侄孫惹兩位姑祖母不快。」姜雲琛拱了拱手,「大好的日子,侄孫就不在這擾人興致了。侄孫先行一步,送姑祖母回府,諸位慢用。」

  說罷,對嘉順長公主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嘉順長公主心有不甘,但太子的話音不容置辯,她再鬧下去,倒像是故意破壞宋國公的壽宴,只得掩面離開。

  姜雲琛對宋國公頷首致意,隨之而去。

  宋國公滿足於他送來的賀禮,對其中一件南海沉香木雕刻的佛像更是愛不釋手,絲毫不計較他中途離席,轉而招呼其餘客人繼續飲酒作樂。

  園中恢復熱鬧,眾人心照不宣,只當做什麼都沒發生。

  -

  嘉順長公主怎敢讓太子送自己回府,一出門,便尋託辭率先離去。

  姜雲琛終於不用再忍受裡面的煙斜霧橫、脂粉濃郁,接連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頗有種逃出生天的感覺。

  不禁慨嘆父母偏心,從不讓阿瑤應付這類場合,每次都是他孤軍奮戰。

  登上馬車,陸平突然湊過來,壓低聲音對他說了幾句話。

  姜雲琛微微一怔,像是聽到什麼匪夷所思的事:「趙晏要去見霍二公子?」

  「可是他們從未……」他話說一半,戛然而止。

  他突然想到,霍博士祖籍涼州,霍二公子沒準真與趙晏認識。

  第12章 一牆之隔,趙晏就在那一……

  姜雲琛原本做了天/衣無縫的計劃。

  用孟家祭刀是皇帝默許,他特地選擇了一名身份特殊的御史來完成這場彈劾。

  那位御史早年寂寂無名時,某次回鄉探親路遇劫匪,幸而趙景明途經該地出手相助,才保住一條性命。此事鮮為人知,就連趙景明本人都早已拋諸腦後,卻瞞不過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太子。

  御史收到他的信,果然不負所望,早朝時一通慷慨陳詞,把孟元博批得狗血噴頭。

  雖然孟洲無法親自「享受」這份待遇,但他聲名掃地、仕途終結,也算幫趙晏報了仇。

  至於拔擢趙景明為兵部尚書,皇帝早有此意,試探過群臣的態度,幾乎已是板上釘釘。

  只待十天半月走完程序,趙晏作為燕國公的孫女、兵部尚書的女兒,嫁進東宮堪稱門當戶對。

  她的伯父在朝為官,想必消息很快就能傳回府中,這個時候,她應當喜不自勝,或許正憧憬著與他的婚事,怎會撇開婢女僕從、僅有弟弟作陪,去見什麼霍公子?

  還一副非常急迫的模樣,不等趙宏發問,就如離弦之箭般飛馳而去。

  姜雲琛的心情有些複雜。

  雖說霍公子近三年是否回過涼州,他目前無從得知,而且就算此人確實與趙晏相熟,也不足為奇,趙晏性情爽朗大方,人緣素來很好,興許霍公子僅僅是她的故交。

  但莫名地,母親昨日所言卻翻來覆去地在他腦海中迴響。

  ——我三年未曾見她,難保她在涼州的時候沒有與人互許終身。

  如果只是普通舊識,何必掩人耳目,甚至對趙宏都三緘其口?

  若非年輕女子單獨出門容易引人注意,她是不是打算連弟弟都不帶?

  種種猜測接二連三地冒出,不由分說地侵占他的神思,他心頭一陣發悶,但轉念一想,倘若趙晏當真移情別戀……

  那就罷了,總不能厚著臉皮求她回心轉意。反正還沒定親,他又不是非她不可,現在這麼想,不過因為她對他尺素傳情在先,他好心成全而已。

  打定主意,他決計回宮,卻驀然發現車駕已經開始轆轆前行。

  陸平覺察到太子一瞬間的迷惑,小聲道:「殿下,您說去梁國公府。」

  梁國公府,他外祖父的宅邸。

  去那裡做什麼?

  難道是念及東宮的車駕過於招搖,不便前往南市,又或者因為趙晏的目的地「望雲樓」是揚州紀氏、他外祖母家名下的產業,他想請外祖父母行個方便……

  等等,這些都不是重點。

  關鍵是,他什麼時候下的命令?

  「奴婢問了兩次,您都說去梁國公府。」陸平小心翼翼道,「還說要向梁國公借一輛馬車。」

  姜雲琛:「……」

  現在調頭還來得及嗎?

  馬車適時停住,陸平低頭看向地面:「殿下,梁國公府到了。」

  梁國公府與宋國公府所在的里坊相鄰,加上太子的身份開路,往來不消半炷香的時間。

  姜雲琛:「……」

  算了,來都來了,問候一聲也好,就當順道探望外祖父一家。

  他才不去什麼南市望雲樓。

  梁國公府門前的守衛遠遠看到太子車駕,忙不迭進去通報。

  與此同時,另一輛馬車從反方向駛來。

  顏濬哲今日攜妻子去拜會好友,剛剛回到府上。

  下車後,與姜雲琛迎面相遇,不禁驚訝:「今兒個什麼風,居然把殿下吹來了。」

  「表兄,表嫂。」姜雲琛微笑與二人打招呼,話到嘴邊,卻不受控制地拐了個彎,「我可以借用一下你們的馬車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