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尤氏在一邊聽聞,一陣齒冷,不由得離賈母更遠些。
王夫人只得站起身,又向邢夫人,邀她一同過去。
邢夫人嗤道:“一則老太太這裡離不得人,二則,我去了,倒像是用品階壓著人過來似的,沒得叫人心裡埋怨。”說著,抻一抻朝服,上頭的雲霞翟紋刺的王夫人眼睛生疼。
屋裡侍候的丫鬟都在樓外等候,見王夫人出門來,忙上前拜見。王夫人冷眼打量,倒很有規矩,因問四品誥命湛朱氏的屋子。
丫頭們也料想不到這光景還有賈貴妃的娘家人要串門子的,都訝異的很,當下立時回稟管事。這管事卻是個內監,王夫人一見是太監,膝蓋已軟了半截,越發客氣,口稱內相大人。
這太監倒還和善,問明緣由,笑說:“王宜人說笑了,老太君的兒媳、侄孫媳婦都陪侍在跟前,何必外人來勸說?”
王夫人忙道:“內相不知細情,這位湛氏曾在我家老太太膝下養過幾年,老太太只當是孫女一般。如今娘娘薨逝,老人家受不得,卻還得孫女們勸慰一番好使。”
屋內賈母也正跟邢夫人說起孫女們,只命:“過兩日打發人接二丫頭家來住幾日。三丫頭那裡,我叫寶玉親自去接。娘娘去了,她們姊妹合該回來探望探望。”
邢夫人想著尚主的話,還要進言說和,賈母已閉上眼睛,心下急轉,思索其後路來。
邢夫人鬧個沒趣,也懶懶的不願動彈,尤氏心下也正盤算細軟梯己之類的事情。
不一時,王夫人回來,後面跟著一列端盆端水的丫頭,賈母看一眼,就知王氏不成事,心下越發惱怒,也越發慌張起來。
直至漱洗過後,外人退出去,王夫人才道:“不中用,掌事的人管束嚴得很,說老太太不管想誰,只管在自己家裡叫她去,可在這別館裡卻不成。壞了規矩,上下都要責罰。”
又告訴賈母:“治喪理事的竟是北靜王爺,也不知王爺可召見了老爺不曾。”
賈母眼角就落下淚來,早幾年北靜王爺待自家如何禮遇,待寶玉更是親近,可如今光景,竟是避不露面。
官眷暫住的別館裡,掌事的內監不僅攔住了王夫人,還不動聲色的給北靜郡王和賈家下了蛆。令婢女小麼看好門戶,不管誰家夫人太太,皆不准亂闖亂撞,這才換了張笑臉,帶著兩個小黃門親自去給朱繡請安。
朱繡正與黃夫人吃茶,說幾句閒話,忽見這些人來,正疑惑,為首的太監已利索的打千請安:“您不認得我,敬事房的盧正侍是我乾爹……”
朱繡聽說這個,已起了身,輕輕一福。這盧正侍是外祖父的徒弟,為人孝順,很看顧自家,朱繡出嫁時還得過一匣子拇指肚大的珍珠作禮。
黃夫人見他們有話說,藉故告辭回屋去。兩間屋子相鄰,黃夫人出門時還聽說那位內監在殷勤探問吃食起居等語,她就知這位年歲尚小的湛太太,很了不得。宮裡內官,沾了皇家的光,眼睛都是長在腦門子上的。別說四品誥命,就是等閒三品大員,這些人也不見得願意理會,這會子卻巴巴的來討好個小小恭人。
“……您放心,她們翻不起大浪來。況且忒拿大不謹慎了,外頭地方,也敢胡說。以為關起門來,別人就聽不到了。只怕人還未回都中,那些大逆的話就傳到主子娘娘耳朵里了。”
“您留步,留步!”說了些話兒,幾個內官就告辭,朱繡送出門去,只見鄰近幾間屋子的夫人太太們都似不經意的開門開窗的,看她的臉色和煦客氣很多。
朱繡都笑著點頭致意,並不趁機客套。
回到屋中,兩個分派來的婢子也更恭謹,服侍的極妥帖。直到放下帳子,朱繡一個人看向帳頂,才長嘆一聲:明知陛下看重公主,還要趕著謀算,也不知道怎麼想的。難道是破罐子破摔,趕緊完了了事?
朱繡將心比心,若是有誰這樣算計自家驥哥兒,不打劈了他絕不算完。
自家都如此,更何況說一不二的皇帝。這人鑽了牛角尖兒,越發看不清道路,蒙住眼捂上耳朵只往陰溝里趕,誰都沒法子救。
第104章 賞賜
賈氏、榮國府、寧國府…這幾個字眼最近在慶和帝耳邊出現的次數有些多, 跟蠅蟲一般,雖微不足道,卻令人煩不勝煩。
“叫平嬪安心撫育福佑,旁的事不與福佑相干。”慶和帝擺擺手, 令中宮掌宮太監退出去。
總管太監捧著熱茶上來, 輕輕奉給慶和帝:“皇上, 已至午時啦。”
慶和帝捏捏眉心, 問:“程大伴執意告老?”
總管太監立刻知道當今說的是誰,正是先惠後的副首領太監,現在的敬事房總管, 這程太監於陛下小時多有看顧之德, 後又佐助王事, 十分得陛下看重近親。忙躬身應道:“是, 程總管自言年歲已高, 不能勝任宮務, 又向內務府遞了辭貼。內務府總管不敢擅專, 稟了上來。”
總管太監見當今長嘆一聲, 滿是不舍之意。心下不由得暗自佩服這程老太監:這程老太監自上了高位從未掉下來過,中宮執掌過, 內務府也管過, 就是他自己退居, 今上也願叫他總管敬事房, 這權宦做到他這般古今都寥寥。更不提他其實並非是當今從小的伴當,卻也得陛下稱呼“大伴”。
王夫人只得站起身,又向邢夫人,邀她一同過去。
邢夫人嗤道:“一則老太太這裡離不得人,二則,我去了,倒像是用品階壓著人過來似的,沒得叫人心裡埋怨。”說著,抻一抻朝服,上頭的雲霞翟紋刺的王夫人眼睛生疼。
屋裡侍候的丫鬟都在樓外等候,見王夫人出門來,忙上前拜見。王夫人冷眼打量,倒很有規矩,因問四品誥命湛朱氏的屋子。
丫頭們也料想不到這光景還有賈貴妃的娘家人要串門子的,都訝異的很,當下立時回稟管事。這管事卻是個內監,王夫人一見是太監,膝蓋已軟了半截,越發客氣,口稱內相大人。
這太監倒還和善,問明緣由,笑說:“王宜人說笑了,老太君的兒媳、侄孫媳婦都陪侍在跟前,何必外人來勸說?”
王夫人忙道:“內相不知細情,這位湛氏曾在我家老太太膝下養過幾年,老太太只當是孫女一般。如今娘娘薨逝,老人家受不得,卻還得孫女們勸慰一番好使。”
屋內賈母也正跟邢夫人說起孫女們,只命:“過兩日打發人接二丫頭家來住幾日。三丫頭那裡,我叫寶玉親自去接。娘娘去了,她們姊妹合該回來探望探望。”
邢夫人想著尚主的話,還要進言說和,賈母已閉上眼睛,心下急轉,思索其後路來。
邢夫人鬧個沒趣,也懶懶的不願動彈,尤氏心下也正盤算細軟梯己之類的事情。
不一時,王夫人回來,後面跟著一列端盆端水的丫頭,賈母看一眼,就知王氏不成事,心下越發惱怒,也越發慌張起來。
直至漱洗過後,外人退出去,王夫人才道:“不中用,掌事的人管束嚴得很,說老太太不管想誰,只管在自己家裡叫她去,可在這別館裡卻不成。壞了規矩,上下都要責罰。”
又告訴賈母:“治喪理事的竟是北靜王爺,也不知王爺可召見了老爺不曾。”
賈母眼角就落下淚來,早幾年北靜王爺待自家如何禮遇,待寶玉更是親近,可如今光景,竟是避不露面。
官眷暫住的別館裡,掌事的內監不僅攔住了王夫人,還不動聲色的給北靜郡王和賈家下了蛆。令婢女小麼看好門戶,不管誰家夫人太太,皆不准亂闖亂撞,這才換了張笑臉,帶著兩個小黃門親自去給朱繡請安。
朱繡正與黃夫人吃茶,說幾句閒話,忽見這些人來,正疑惑,為首的太監已利索的打千請安:“您不認得我,敬事房的盧正侍是我乾爹……”
朱繡聽說這個,已起了身,輕輕一福。這盧正侍是外祖父的徒弟,為人孝順,很看顧自家,朱繡出嫁時還得過一匣子拇指肚大的珍珠作禮。
黃夫人見他們有話說,藉故告辭回屋去。兩間屋子相鄰,黃夫人出門時還聽說那位內監在殷勤探問吃食起居等語,她就知這位年歲尚小的湛太太,很了不得。宮裡內官,沾了皇家的光,眼睛都是長在腦門子上的。別說四品誥命,就是等閒三品大員,這些人也不見得願意理會,這會子卻巴巴的來討好個小小恭人。
“……您放心,她們翻不起大浪來。況且忒拿大不謹慎了,外頭地方,也敢胡說。以為關起門來,別人就聽不到了。只怕人還未回都中,那些大逆的話就傳到主子娘娘耳朵里了。”
“您留步,留步!”說了些話兒,幾個內官就告辭,朱繡送出門去,只見鄰近幾間屋子的夫人太太們都似不經意的開門開窗的,看她的臉色和煦客氣很多。
朱繡都笑著點頭致意,並不趁機客套。
回到屋中,兩個分派來的婢子也更恭謹,服侍的極妥帖。直到放下帳子,朱繡一個人看向帳頂,才長嘆一聲:明知陛下看重公主,還要趕著謀算,也不知道怎麼想的。難道是破罐子破摔,趕緊完了了事?
朱繡將心比心,若是有誰這樣算計自家驥哥兒,不打劈了他絕不算完。
自家都如此,更何況說一不二的皇帝。這人鑽了牛角尖兒,越發看不清道路,蒙住眼捂上耳朵只往陰溝里趕,誰都沒法子救。
第104章 賞賜
賈氏、榮國府、寧國府…這幾個字眼最近在慶和帝耳邊出現的次數有些多, 跟蠅蟲一般,雖微不足道,卻令人煩不勝煩。
“叫平嬪安心撫育福佑,旁的事不與福佑相干。”慶和帝擺擺手, 令中宮掌宮太監退出去。
總管太監捧著熱茶上來, 輕輕奉給慶和帝:“皇上, 已至午時啦。”
慶和帝捏捏眉心, 問:“程大伴執意告老?”
總管太監立刻知道當今說的是誰,正是先惠後的副首領太監,現在的敬事房總管, 這程太監於陛下小時多有看顧之德, 後又佐助王事, 十分得陛下看重近親。忙躬身應道:“是, 程總管自言年歲已高, 不能勝任宮務, 又向內務府遞了辭貼。內務府總管不敢擅專, 稟了上來。”
總管太監見當今長嘆一聲, 滿是不舍之意。心下不由得暗自佩服這程老太監:這程老太監自上了高位從未掉下來過,中宮執掌過, 內務府也管過, 就是他自己退居, 今上也願叫他總管敬事房, 這權宦做到他這般古今都寥寥。更不提他其實並非是當今從小的伴當,卻也得陛下稱呼“大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