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花木蘭知道自己現在不能亂,所以只好強摁著心裡的思緒,慢慢地等。
不知道是銀子的力量還是印章的力量,不到兩刻鐘,就有一彪打著漠北軍稱號的騎兵朝此處奔來。
「屬下等參見大都督!」
「把最快的兩匹馬留下來,你們可以回去了。」接過印章塞進袖袋之中,花木蘭直接下了命令,又一次和祝英台打馬而去。
中途被花木蘭安慰過一番的祝英台明顯沒有那麼焦躁了,只是這奔馳的速度卻絲毫未減,終於在日落之前到達了自己想去的地方——祝氏祖墳。
祝英台對這裡並不陌生,祝家是里《禮經》治家,家風嚴謹,連墓葬都有屬於自己的規制,所以沒過一會兒花木蘭就跟著祝英台找到了那塊刻著「先考祝諱公遠之墓」的墓碑。
祝英台一個字一個字摸過去,終於停在了「孝子祝英軻立」這六個字上,一口血抑制不住噴了出來,正把這六個字染了個血紅。
「臨深!」
「仲符,我沒有爹娘了,沒有了!爹娘也沒有我了,我是假的,假的!」幾年猜想一朝成真,祝英台的心裡防線是完全崩潰,不停在花木蘭路重複著自己是假的這幾個字。
「你是真的!是真的!在我懷裡睡覺的祝英台是真的!給我處理政務的祝英台是真的!發脾氣了會掐我的祝英台還是真的!你是我的主簿,我的參軍,我的功曹!你和我出生入死,你與我策馬揚鞭,你是真的,是我的!」見著祝英台這樣,花木蘭也是滿腔著急,一聲比一聲高,把陷入自我懷疑否定的祝英台給拉了出來。
祝英台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了,不料卻惹出另一個人來。
結廬而居,是為守靈。一個寬袍長袖的中年人走了出來,他倒是膽氣甚足,沒有因為面前這兩人的怪異舉止而心生怯意。
「在下樑山伯,受過公遠公大恩,因此結廬在此為公遠公守靈。今日英軻兄有事入山,不在此處。不知兩位遠道而來,又在公遠公墳前這般吵嚷,所為何事?若是有事相詢,可全問在下。在下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求二位莫要攪擾公遠老大人在天之靈。」
花木蘭對文人一向不大感冒,尤其是這種滿口知乎者也,遇事三棒子打不出一個屁的酸腐文人。再加上祝英台現在情緒不穩,花木蘭看任何陌生人都有些不順眼。
可花木蘭還沒來得及惡言相向,祝英台就牙關打顫的說道:「木蘭,讓……讓他走,我……我難受……」
好了,現在就不是看不順眼的問題了,而是花木蘭想殺人的問題。
沒有猶豫,花木蘭直接拔出了腰間佩刀:「滾開。」
可文人的另外一大特點就是軸,尤其是梁山伯這種因為恩惠就能在此結廬守孝之人更軸。這人不僅沒退,還上前了幾步。
「還望二位來客把話說清楚,否則在下不退。」
花木蘭誰啊,能動手絕不廢話的人物,尤其是梁山伯這個軸人還撞在了她最火大的時候。
也沒廢話,直接把祝英台背在背上之後就上前用刀鞘把梁山伯敲暈了。
「臨深,你怎麼樣,還好嗎?」花木蘭搖了搖牙齒都要陷入自己肩胛肉的祝英台。
「沒事,木蘭,我們走吧。」
「嗯?好,我帶你走。」花木蘭心裡疑惑,但也沒有多問,背著花木蘭就往墓地外走去。可是還沒走到幾步,就又見到了那個當年在漠北城有過一面之緣的老僧。
※※※※※※※※※※※※※※※※※※※※
完結倒計時……把一個腦洞圓了三十萬字也是夠了……
第108章 完結章
「娘親,娘親,我的衣服解不開了。」一個有著兩個小發包,大紅色單衣,精緻的如同年畫娃娃一般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到了一個正在搖椅上打盹的人面前。
雖說小女孩叫得是娘親,但在搖椅上打盹的人卻是一身男子裝扮。不過細看下來又不像是一個男子,首先是這人喉結不顯,其次就是從面相來看,這人已是三十有餘,若是男子,又有幼子,當蓄鬚以示穩重了。
可這形似男子之人卻面白無須,不過更讓人奇怪的事情就在於此人雖未蓄鬚,卻自有一番淵渟岳峙的氣度,雖粗布麻衣,但不無損於其人風采。僅僅觀之就令人生畏,顯然是經歷過大場面的。
能將這麼多迥然不同氣質結合到一起的也就只有花木蘭了,只是如今的她已經不是大都督了,而是一個普通的母親。準確的來說是一個仍在假扮男子的女子。
「思親你又偷懶了。」花木蘭話是這麼說,但還是從搖椅上坐了起來,慢慢解開了小女孩衣服系帶上的死結。
「才沒有呢。」
花木蘭颳了刮祝思親的鼻子:「你呀,不喜歡練功就算了,和你母親學學《禮經》如何?那可是你母親的家學,想傳給你們兩個很久了。」
祝思親把嘴巴撅得老高,抱著花木蘭的手臂撒嬌:「《禮經》又板又呆,不想學嘛。娘親娘親,你就求求母親,讓母親教我們《易經》嘛,那個有趣。」
花木蘭不為所動,直接戳穿了祝思親的小心思:「什麼你們,可莫把你姐姐拖下水了。你姐姐生性不喜書本,偏愛舞槍弄棒。現在連論語都沒背囫圇,還學《易經》呢?」
祝思親眼見撒嬌無用,很快改變了策略,那就是加大撒嬌力度。她把花木蘭的手臂搖得更猛烈了:「娘親,娘親,您就為我求求情吧,母親最聽您的話了。」
不知道是銀子的力量還是印章的力量,不到兩刻鐘,就有一彪打著漠北軍稱號的騎兵朝此處奔來。
「屬下等參見大都督!」
「把最快的兩匹馬留下來,你們可以回去了。」接過印章塞進袖袋之中,花木蘭直接下了命令,又一次和祝英台打馬而去。
中途被花木蘭安慰過一番的祝英台明顯沒有那麼焦躁了,只是這奔馳的速度卻絲毫未減,終於在日落之前到達了自己想去的地方——祝氏祖墳。
祝英台對這裡並不陌生,祝家是里《禮經》治家,家風嚴謹,連墓葬都有屬於自己的規制,所以沒過一會兒花木蘭就跟著祝英台找到了那塊刻著「先考祝諱公遠之墓」的墓碑。
祝英台一個字一個字摸過去,終於停在了「孝子祝英軻立」這六個字上,一口血抑制不住噴了出來,正把這六個字染了個血紅。
「臨深!」
「仲符,我沒有爹娘了,沒有了!爹娘也沒有我了,我是假的,假的!」幾年猜想一朝成真,祝英台的心裡防線是完全崩潰,不停在花木蘭路重複著自己是假的這幾個字。
「你是真的!是真的!在我懷裡睡覺的祝英台是真的!給我處理政務的祝英台是真的!發脾氣了會掐我的祝英台還是真的!你是我的主簿,我的參軍,我的功曹!你和我出生入死,你與我策馬揚鞭,你是真的,是我的!」見著祝英台這樣,花木蘭也是滿腔著急,一聲比一聲高,把陷入自我懷疑否定的祝英台給拉了出來。
祝英台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了,不料卻惹出另一個人來。
結廬而居,是為守靈。一個寬袍長袖的中年人走了出來,他倒是膽氣甚足,沒有因為面前這兩人的怪異舉止而心生怯意。
「在下樑山伯,受過公遠公大恩,因此結廬在此為公遠公守靈。今日英軻兄有事入山,不在此處。不知兩位遠道而來,又在公遠公墳前這般吵嚷,所為何事?若是有事相詢,可全問在下。在下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求二位莫要攪擾公遠老大人在天之靈。」
花木蘭對文人一向不大感冒,尤其是這種滿口知乎者也,遇事三棒子打不出一個屁的酸腐文人。再加上祝英台現在情緒不穩,花木蘭看任何陌生人都有些不順眼。
可花木蘭還沒來得及惡言相向,祝英台就牙關打顫的說道:「木蘭,讓……讓他走,我……我難受……」
好了,現在就不是看不順眼的問題了,而是花木蘭想殺人的問題。
沒有猶豫,花木蘭直接拔出了腰間佩刀:「滾開。」
可文人的另外一大特點就是軸,尤其是梁山伯這種因為恩惠就能在此結廬守孝之人更軸。這人不僅沒退,還上前了幾步。
「還望二位來客把話說清楚,否則在下不退。」
花木蘭誰啊,能動手絕不廢話的人物,尤其是梁山伯這個軸人還撞在了她最火大的時候。
也沒廢話,直接把祝英台背在背上之後就上前用刀鞘把梁山伯敲暈了。
「臨深,你怎麼樣,還好嗎?」花木蘭搖了搖牙齒都要陷入自己肩胛肉的祝英台。
「沒事,木蘭,我們走吧。」
「嗯?好,我帶你走。」花木蘭心裡疑惑,但也沒有多問,背著花木蘭就往墓地外走去。可是還沒走到幾步,就又見到了那個當年在漠北城有過一面之緣的老僧。
※※※※※※※※※※※※※※※※※※※※
完結倒計時……把一個腦洞圓了三十萬字也是夠了……
第108章 完結章
「娘親,娘親,我的衣服解不開了。」一個有著兩個小發包,大紅色單衣,精緻的如同年畫娃娃一般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到了一個正在搖椅上打盹的人面前。
雖說小女孩叫得是娘親,但在搖椅上打盹的人卻是一身男子裝扮。不過細看下來又不像是一個男子,首先是這人喉結不顯,其次就是從面相來看,這人已是三十有餘,若是男子,又有幼子,當蓄鬚以示穩重了。
可這形似男子之人卻面白無須,不過更讓人奇怪的事情就在於此人雖未蓄鬚,卻自有一番淵渟岳峙的氣度,雖粗布麻衣,但不無損於其人風采。僅僅觀之就令人生畏,顯然是經歷過大場面的。
能將這麼多迥然不同氣質結合到一起的也就只有花木蘭了,只是如今的她已經不是大都督了,而是一個普通的母親。準確的來說是一個仍在假扮男子的女子。
「思親你又偷懶了。」花木蘭話是這麼說,但還是從搖椅上坐了起來,慢慢解開了小女孩衣服系帶上的死結。
「才沒有呢。」
花木蘭颳了刮祝思親的鼻子:「你呀,不喜歡練功就算了,和你母親學學《禮經》如何?那可是你母親的家學,想傳給你們兩個很久了。」
祝思親把嘴巴撅得老高,抱著花木蘭的手臂撒嬌:「《禮經》又板又呆,不想學嘛。娘親娘親,你就求求母親,讓母親教我們《易經》嘛,那個有趣。」
花木蘭不為所動,直接戳穿了祝思親的小心思:「什麼你們,可莫把你姐姐拖下水了。你姐姐生性不喜書本,偏愛舞槍弄棒。現在連論語都沒背囫圇,還學《易經》呢?」
祝思親眼見撒嬌無用,很快改變了策略,那就是加大撒嬌力度。她把花木蘭的手臂搖得更猛烈了:「娘親,娘親,您就為我求求情吧,母親最聽您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