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誰料楊修滿不在乎得一笑,道:「這有什麼?父親也太言重了。」

  楊彪微微一愣,這本該由楊修繼承的萬頃良田,難道兒子竟然毫不在意嗎?

  楊修正因為出身大族,生來錦衣玉食,沒有受過苦日子,更不在意身外之物,至少當下還是很豁達的,笑道:「我要那麼多田地作什麼?我又不會去耕種。再說了,等我死了,還不就是一個墳頭嗎?難道還能像是從前的皇帝一樣給自己修地下宮殿嗎?」他伸了個懶腰,又笑道:「要我說,父親您這思想境界還是不夠高,這是好事兒啊。您只管去做就是。」他頓了頓,略正經了些,道:「分田改制,陛下是一定要做的。父親您說得對,與其等別人拿咱們祭天,不如咱們自己先動手——還能賺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

  楊修既沒有經歷過楊氏祖上一分一毫積攢起來的辛苦,也並不覺得沒了弘農郡的田地自己就會缺衣少食,因此這會兒楊彪口中的「萬頃良田」對他而言還只是一個數字而已。既然只是一個數字,那麼這數字屬於他,還是屬於旁人,又有什麼區別?況且他當初是陪著皇帝沿黃河南岸走過的,也很同情貧苦的百姓,對分田改制一事,他私下一直是支持皇帝的。

  楊彪沒想到兒子會是這樣的態度,一時不知道是該氣兒子糊塗,還是該羨兒子豁達,嘆了口氣,道:「你下去吧。我給你叔父寫信。」

  楊修打個呵欠,一副並不在意的模樣,道:「那兒子就先退下了——昨兒面聖回來沒睡好……」他懶洋洋回身向外走,走出書房門後,面上慵懶的笑容便褪去了。

  他比父親陪伴皇帝的時間更久,而且私下說話更直接一些,對皇帝的性情也就更了解。

  當初與長公主劉清之事,家裡父親楊彪行家法揍他,宮中長公主嚇得只是稱病,反倒是他沒覺得有什麼。這倒不是他自大,而是憑藉他對皇帝的了解,楊修當時有一種奇怪的直覺,總覺得皇帝不會在意這等「小節」。楊修當時是寫信給皇帝,如實陳述了與長公主劉清之事,要僕從送往吳地的。只是這封信沒能送出家門去,給父親楊彪攔截下來。信自然是給燒毀了,氣得父親楊彪還又揍了他一頓。等到皇帝回到長安,知道了事情原委,果然也沒有責罰他。他養好傷之後,進宮面聖,卻也不好再提起自己曾經寫過那樣一封信。

  若是被誤解,那就被誤解吧,楊修並不很在意這些。

  正如此前直覺皇帝不會在意他與長公主之事,楊修當下也有一種直覺,那就是分田改制是皇帝勢在必行的大事。

  不管是良田萬頃,還是黃金萬兩,如果擁有就要迎著皇帝的刀鋒,那他情願兩袖清風。

  作者有話要說:還是有人相信陛下的!感謝在2021-02-23 23:37:12~2021-02-24 23:38:0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Moonlight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青翠微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mimi 5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45章

  建安六年冬夜, 長安未央宮中明燭高燃,劉協與曹昂私下說話。

  今日處理細務晚了些,劉協索性就留曹昂在宮中宿下, 順便討論未盡的事項, 「照朕看來啊,就該在西廂給你騰出一處住所來。入冬天寒, 時不時又有風雪,你每日早起晚歸, 也太辛苦了些。往後冬日, 你就都宿在宮中好了。」

  曹昂笑道:「這點風雪算什麼?臣又不是紙糊的。」又道:「況且陛下不是要車駕東歸的嗎?在未央宮中置辦了臣的宿處,明年咱們又未必還在長安了。」

  劉協縮進熏暖了的被子裡, 眯了眼睛笑道:「朕都險些忘了, 還有回洛陽這一茬。」

  自天下平定, 十三州歸附以來, 朝中就一直在議論遷都洛陽之事。當初朝廷來到長安, 是在董卓的逼迫之下, 如今董卓早已化作飛煙, 朝廷東歸洛陽, 更有撫定人心,一雪前恥的意義在。朝中的老臣是早已按捺不住,從建安四年袁紹方死那會兒, 就不斷上奏, 希望皇帝起駕回洛陽的。劉協清楚遷都的意義,因此一直拖延著,準備等到最合適的時機。他明白此後許多年,北方都會比從前冷,天下的人口經濟都在南移, 似乎都城也該南移——但是這樣一來,又與軍事上的要求不符。一國之都,有時候要考慮的不只是經濟上的問題。因此權衡之下,劉協最終還是決定回遷洛陽,他稍微漏一點口風,這二年才冷卻下去的東歸議題,立時又火熱起來。

  車駕東歸,在建安六年冬,成為了朝野上下萬眾矚目的大事。此事已經能九成確定了,只是究竟何時啟程,還要等皇帝一錘定音。

  曹昂在窗下斜靠牆坐著,既然是私下談話,便也放鬆了許多,低聲道:「陛下,您還記得洛陽皇宮的模樣嗎?」

  「洛陽皇宮?」劉協微微一愣,從渺遠的記憶中搜索著相關的片段,那是他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大約就是咄咄逼人的董卓與許多廢棄的宮殿,「那時候宮中剛經歷宦官之亂,董卓又領兵占了洛陽,少帝被毒死,到處人心惶惶。宮中宦官都死絕了,少了許多人手;還有許多宮殿都沒了主人,宮門日夜緊鎖。朕倒是記得當初董卓發怒,不好衝著朕發泄,便拿朕的狗作文章。」他瞥了一眼在腳踏上酣睡的小黑狗,道:「這狗現在好端端活著,董卓倒是已經不在人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