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清笑道:「怎麼?也喜歡上貓兒了?」

  劉協回過神來,苦笑道:「皇姐要養孩子不得空,朕可是要養天下人的,又哪裡還有心思再養一隻貓?」

  劉清嘆了一聲,道:「陛下明日還來長樂宮嗎?您來同我說說話,我就高興許多。」

  劉協道:「明日怕是不成。朕明日定好了,要工官安排,去看髹飾器皿的工序過程。等過陣子皇姐能外出走動了,朕帶你一同去。」

  劉清原本以為他有軍國大事絆住了,聞言一愣,笑道:「給器皿塗漆又有什麼好看的?」

  「這就是皇姐不懂了,裡面的學問大著呢。」劉協徐徐道:「這樣一件漆器造出來,先得有素工做好木胎,再有髹工用漆塗抹底胎,還要有上工髹飾內外面,畫工描繪紋飾,由專人清理之後,還要有造工檢驗合格之後,這次會送到咱們手中來用。」他隨手撿起一旁案上的漆耳杯,遞給劉清去看。

  卻見這平時不起眼的漆耳杯上,竟然用針刻了幾十個字的銘文,詳細記錄了這漆耳杯是何年由哪些不同工種的何人一同打造的。

  劉清細細看了兩眼,道:「平時不留心,原來一杯一盞,背後都費了這麼多人的心力。」

  「所以朕說,這些造物之事,沒有簡單的。」劉協起身道:「朕從前被國事壓著,難以分神在這些細務上面。其實細務也關係著國之根本。朕過幾日再來同皇姐說話。」

  劉清不便留他,強硬著起身送到殿門口,望著皇帝遠去的身影,心中湧起暖意。她在宮中也已經多年了,但從前總覺得與皇帝隔了層什麼,日常相處之時到底是敬畏之心大過了骨肉親情,倒是這次闖了禍給皇帝包容下來之後,生出了幾分與親姐弟關係相稱的親近之情。

  自聖駕從吳地回到長安之後,天下各地都警惕得注視著皇帝的動向。畢竟這是位十年平定天下的少年雄主,若是他鐵了心,要在全國推行吳地分田改制之事,那朝中必然是無人能夠阻攔的。等到指令下達到地方之後,可以預見的,會有一場巨大的動亂。所有的人都要為此做好準備。不只是地方上的豪強大族為此焦心,忙於聯合力量,探聽消息,就是皇帝的信臣如冀州牧曹操、兗州牧荀彧等人,也都有密信呈送長安,勸皇帝千萬要稍安勿躁,不可急切行事。

  就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下,長安皇宮中有關於皇帝的動向,不斷傳出來,傳向全國各地。

  「陛下回宮第二日,就要工官在倉池安裝了一個新水碓,用來搗草藥,不知道是用來作什麼……」

  「陛下回宮第二日,還在盧公子陪同下視察了城郊一處造紙廠,據說造出來的紙與左伯紙一樣好……不過皇帝去造紙廠做什麼?」

  「陛下回宮第四日,自己往宮中造物處,看了一整日髹飾工藝,還親自動手塗了一隻貼金銀片的漆盒出來,聽說後來送給了曹子脩大人。不過皇帝怎麼突然對髹飾工藝感興趣了?咱們來年聖壽,要不要送髹飾的寶物入長安?」

  在這些紛雜的信息中,天下各地的豪強大族乃至官員們,全都真實的迷惑了。

  這個每天要麼命人造水碓搗草藥,要麼前往視察造紙技藝,要麼親手作漆器的皇帝,真的是那個一聲號令,屠盡吳地不配合豪強的鐵血皇帝嗎?是消息出了錯,還是皇帝在故意要他們鬆弛下來?對這位皇帝,再怎麼高估都不為過。如果說這十年來,天下的豪強大族與官員對皇帝有一點了解是確定的,那就是當今聖上是絕不做無用之事的皇帝。他不嗜酒,不好色,不沉迷於野獵,不耽溺於歌舞,不信奉神仙道,不聽信小人讒言,選賢任能、宵衣旰食,——總而言之,這是位幾百年難得一見的好皇帝。

  但是當這位雄主把目光落在他們身上的時候,這些豪強大族就不由得要打寒顫了。

  從西北的涼州到東邊的青州、徐州,每個地方的勢力都緊張等待著皇帝下一個指令。當下已經經歷過分田改制的吳地,反倒成了最安穩祥和的地方,從上到下可以一心一意搞生產發展了。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回到長安後的第一道全國政令,終於姍姍來遲——竟然是在台閣六曹之外,又添置了第七曹,由朝廷委派官吏下達郡縣鄉村,專司促進農耕生產器物製造之事,譬如怎麼優選良種,怎麼利用水碓磨麵脫殼,怎麼用水排鼓風造鐵……林林總總,都是貼合著百姓生活而來。

  天下豪族都覺錯愕,原本屏住呼吸要迎接暴風雨,誰知道來的,卻是如油春雨,要生發萬物的。他們非但沒有放下心來,反倒愈發要不敢呼吸了,且看皇帝是否還有後手。

  作者有話要說:三更送上~晚安,明天見!

  第242章

  皇帝平定天下, 在吳地行分田改制之後,回到長安的第一件全國政令,竟只是在台閣六曹之外, 添置了助農曹而已。這讓地方上等著皇帝殺招的豪強大族頗為錯愕。他們屏住呼吸, 要看皇帝的後手,可是這口氣憋得太久了, 直憋過建安五年,來到了建安六年春, 還不見懸在脖頸上的那柄刀落下來, 眾人便不可自控得放鬆了警惕,甚至開始懷疑他們脖頸上本就沒有刀, 原是他們自己嚇自己的。

  「吳地原是林莽之處, 與天下它處不同。當初聖駕在吳地, 也是為了平定山越之亂, 這才順勢揮刀。想來皇帝就算再怎麼雄才大略, 有王莽血淋淋的前例在, 也不至於發了失心瘋, 要與天下為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