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清笑道:「陛下別怪我。」其實是因為經過孩子這事兒之後, 劉清是真的信任皇帝了,此時見了皇帝也覺得比從前親切, 說話的時候也就更不遮掩了。既然皇帝連她未婚產子這樣的事情都能包容,她還有什麼怪誕的想法是皇帝不能包容的呢?索性怎麼想的, 也就怎麼跟皇帝說了。她的這些想法, 就是對著蔡琰也沒有完全表達過。因她這些年也學會體察旁人的難處,她是長公主, 興許還能有這樣的想法被包容;但蔡琰雖然同為女子, 但卻沒有長公主身份這道護身符, 行事也不能如她這般恣意。因此劉清有些念頭, 對蔡琰也沒有講過。

  卻在此時, 都傾訴給了皇帝。

  忽然榻邊傳來一聲「喵」, 兩人低頭看去, 就見一隻玲瓏小巧的白貓蹭著腳踏, 正仰頭望著劉清。

  劉協一愣,認出這正是那一夜被甄宓抱走的小白貓。

  卻見劉清已經熟稔得伸手,將小白貓攬在懷中, 點著它的鼻子, 親昵問道:「小東西,你什麼時候來的?」小貓腳步輕巧,根本沒有聲音,它又是挨著牆邊床腳過來的,因此直到它叫出聲來之前, 兩人都沒留意到這內室已多了一隻貓。

  劉協喜歡狗,自己也養了兩輩子狗,但是對貓素來是敬而遠之的,見狀不禁有些納罕,道:「這貓兒倒是與皇姐相熟。朕還以為是甄氏的。」

  劉清聽他提到甄氏,一面撫摸一面搖頭道:「當初陛下忽然隔了千山萬水送了個美人回來,我還當是你開了竅,誰知道問過才知道壓根不是那麼一回事兒。原本我還挺期待見一見這位美人,能引得袁熙與曹丕為她打到陛下面前,想來不是尋常的美人。誰知道,這相貌的確不凡,就是腦子時好時壞……」

  「這話怎麼說?」

  劉清一努嘴,道:「剛來的時候,還要死要活呢。」

  「啊?」劉協的確不知道這一節。

  劉清道:「大約是因為從前是袁熙的妻子,後來又給曹丕占了去,她擔心旁人要輕視侮辱她,所以更要自己先做出樣子來。」又道:「她身邊那些侍女也是一般的心思,剛來的時候還說什麼甄氏在家中的時候,八|九歲的年紀,姐妹們都爬上牆頭看外面騎馬雜耍的把戲,只有這甄氏不看,問她呢,她還說『這是女孩子該看的嗎』。」她哼了一聲,道:「這都是些什麼屁話。我在姑母府中的時候,就盼著看雜耍把戲呢。」

  劉協因為心裡想好了給劉清的事業,此時便有意引導,道:「她有她的苦處,皇姐教導她就是。」

  劉清道:「我怎麼不教導她?這貓還是我送給她的呢——實在是見不得她整天愁眉苦臉的模樣,送了這貓給她,她才算展顏了。」又道:「不過這甄氏愛讀書,倒是能與蔡先生說得來話。」

  「皇姐怎麼想到要送貓?」劉協坐得遠了些,怕那貓兒忽然撓人或是咬人。

  「我從前在姑母府中就養過一隻貓,可惜後來不見了。從前董意不是也一直想養貓嗎?到死也沒能養成。我想起來,就命人挑了一隻乖順的幼貓給甄氏。她心裡高興了,臉上也就高興。我見著了也高興。豈不是皆大歡喜?」劉清瞥了一眼皇帝,忽然一笑,道:「原來皇帝怕貓。」

  「朕不是怕。」劉協清了清嗓子,警惕得看著在劉清懷中打呵欠的小白貓,慢吞吞道:「就是貓不像狗,情緒都是藏著的……」

  「哪裡都是藏著的?」劉清笑道:「那是你沒養過貓的緣故,養過之後你就懂了,貓高興不高興,也很明顯的。」她把托著小貓的胳膊往前一遞,「你摸一摸,這貓兒軟得很。」

  劉協從前對貓的印象,就是黑暗中陰惻惻的兩隻綠眼珠,此時見這貓兒在劉清懷中乖巧可愛,倒也覺得有趣,試探著伸出手去,在那貓兒頸上撫了一撫。

  這小白貓好性兒,懶洋洋在劉清懷中,並不介意皇帝的靠近與撫摸。

  劉清笑道:「你試一試它的肚皮——輕輕摸,軟極了!」她把那貓兒翻過來,「一定要輕,貓兒不許人摸肚皮的,要生氣的——不過這貓生氣了也可愛得緊。」

  劉協見這貓兒乖巧,給劉清翻過來肚皮朝天也並不掙扎,便又試探伸手,極輕得往它肚子上撫去。

  誰知這貓兒果然珍重自己白花花的小肚子,一見劉協伸手向腹中來,立時圓睜了琥珀色的眼睛,前爪來攔,抱住了劉協的手腕。

  劉協的指尖已經觸到了貓兒肚子,果然極軟,絨毛又細,難怪西方說一個人的心腸軟,要說比小貓的肚子還要軟。

  那貓兒嗲嗲叫起來,要藏起肚子來。

  劉協一笑,活了三輩子,倒是第一次摸一隻貓兒,便道:「皇姐這貓兒養得好。」

  劉清道:「既給了甄氏,這就是她的貓兒了。我如今只養孩子還沒空呢,哪兒還能養這些寶貝?」於是把那貓兒往地上一放,就見那貓兒一道煙似得跑了出去。

  劉協望著那貓兒遠去的方向,微微有些愣神。在他剛回來那一夜,於長樂宮見到甄宓第一眼的時候,的確有些晃神,因甄宓與故人太過想像的面容。但方才聽了劉清的一席話,劉協已是清醒過來,容貌再像,這個甄宓沒有從前故人與他一同的經歷記憶,也只能是另一個人。這一點想通了,便不會因之而迷惑了。但是他也發自內心希望,這位與故人容貌相似的女子,能在這個時代,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這也正是他身為皇帝,一直在為天下萬民所努力的方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