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起首「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一句,以古樸的小篆寫來,隨後筆鋒一轉,「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又寫作典雅隸書,此後的「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等三句,又分別為真、行、草書。待到後半部分「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 ,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之時,鍾繇前面已經顯露過他精於不同書體的能力,此時穩定下來,用的卻是在當下頗為新穎,後世稱之為小楷的書法。

  孔融憋著一口氣看他寫完全詩,因為全情投入,一時間竟忘記了是在面聖,長長呼出一口氣來,道:「元常揮毫之時,我竟不敢呼吸。」

  鍾繇寫完全詩之後,忍不住自己陶醉了一瞬,退後一步欣賞著自己的作品,片刻之後才回過神來,一歪頭看見一旁含笑的皇帝與曹昂,慌忙又退兩步,道:「臣失儀!陛下命臣試用新紙,這新紙光潔鮮亮,出字不同凡響,不知這等新紙是怎生造就的?」

  劉協方才見他們兩人沉醉在書法的世界裡,也有一點感悟。吃飽穿暖是最基本的,在這之上,他的百姓們應該有更高的追求與享受。這紙墨筆硯,這書法詩詞,都是中華文明的文脈,而此時延續傳承這些文脈的人,不得不承認基本都出自豪強大族,尋常百姓家只是土裡刨食已是傾盡全力、再無餘力吟詩作畫了。在他實現耕者有其田的過程中,他不希望因為太過暴烈的手段,而導致文化上的劫難。他清楚自來世事兩難全,但至少在當下的觸動過後,他願意盡力往這個方向努力。

  劉協緩慢眨了眨眼睛,將神思拉回到當下來,見孔融與鍾繇寫完之後都退開給他讓出最好的觀賞位置,便上前垂首欣賞鍾繇的書法佳作,笑道:「如此甚好。紙好了,你們寫得高興,會出更多好的作品。你們研究出了新的書法體系,天下又有更多人追隨學習,又要大量用紙。如此循環,便都好起來了。」

  這半日面聖,孔融與鍾繇一點關於分田改制的口風都沒有探到,反倒是與皇帝探討了許多書法紙張上面的事情,兩人都覺心滿意足,待出了未央殿,被傍晚的秋風一吹,才回過神來,對視一眼,臉就垮下去了——這什麼消息都沒探出來,原本想要勸誡皇帝的話,也一句都沒說出來。但皇帝看起來挺高興的,他們自己談論書法造紙也挺高興的,這——這次面聖到底算是成功還是不成功呢?不過皇帝真是不世出的聖明之主吶,剛及弱冠的年紀,就對書法有如此造詣,而且還關心文化事業……好皇帝吶。

  鍾繇與孔融彼此感嘆著,就這麼離開了皇宮。

  未央殿中劉協把鍾繇、孔融二人糊弄走之後,便覺飢腸轆轆,回過神來才發現,他上午坐在倉池邊思考怎麼剷除豪強大族、怎麼造就新的組織社會的力量,他想得入神,也無人敢來打擾,直到曹昂出現,已是過了午膳的時間,隨後又來跟鍾繇、孔融探討信紙,不知不覺中,竟是快一整個白日都未進餐了。

  曹昂聽到皇帝腹中雷鳴之聲,笑道:「陛下還是快些用膳吧。您不是常對臣說『事可以不做,飯一定要吃飽』嗎?」

  劉協摸摸肚子,道:「子脩留下來陪朕一同用膳吧。」

  曹昂笑道:「臣下去還要見長安屯田的眾官員,他們也都等了臣半日了。況且……陛下不是要子柏(淳于陽字)去傳話,要稍後要見子龍(趙泰字)的嗎?子龍必然是自得了這話,就焦急等待著了。」

  「是啊。」劉協想起來,「朕是這麼吩咐的。那你去吧,改日朕再陪你用膳。」

  曹昂一笑退下。

  劉協便命宮人趕緊上膳食,又傳了趙泰前來。

  趙泰與皇帝同歲,離開的時候,因為圓臉還顯得有幾分少年氣,經了兩年的風霜回來後,已完全長開了,是青年人了。大約是因為失敗而歸,心中羞慚,趙泰從前臉上鮮活的神色消失了,垂著頭進來,緩步走案前來,隔著熱氣騰騰的飯菜,也不敢抬眼看皇帝的神色——害怕從皇帝眸中,看到對他失望的神色。

  「坐吧。」劉協點了點對面的位置,目光在趙泰身上一轉,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後,便又放在了眼前的飯菜上。

  趙泰含混得請了安,聞言似乎有些猶豫,不知道該順著皇帝的安排坐下,還是按照自己原本的想法先跪下請罪。他來之前,可怎麼都沒料想到會是如此家常溫馨的氛圍。這樣的氛圍之下,他若是跪下請罪,似乎也顯得有些過份了。最終,趙泰還是按照皇帝的要求,斜簽著在案幾對面坐下來,只垂眼看著自己身前的兩盤菜。

  「愣著做什麼?」劉協遞了一雙食箸在他手中,笑道:「吃菜啊。朕中午要子柏(淳于陽字)去傳話,你怕是那會兒開始就沒吃東西了吧?方才鍾繇與孔融來見,朕也是忙了一下午,餓極了。」

  趙泰聽著這與他離開之前,毫無區別的話語,感受到皇帝與從前一樣的態度,不知不覺中眼睛就含了淚水,又怕落下來給皇帝看到丟臉,忙就借著吃飯的時機,將這兩滴淚落在了飯碗中,又和著飯吞入口中,咽下腹中。

  兩人默默吃了一會兒,劉協稍微飽了,便道:「你回來之後,去見過你子脩哥哥了嗎?見過毓兒了嗎?」又道,「當初你離開之前,那汪雨不是下毒暗害嗎?當時你子脩哥哥代朕受過,極為驚險,好在如今那毒是解了。你子脩哥哥也無恙了。恐怕你在外的時候也一直在擔憂。再說毓兒,他如今給朕辦著中央書局的差事,改天你跟他去城郊的廠子看一看,也是有趣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