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協微微一笑,手上擺著黑子,仿佛是漫不經心道:「夫人太過謙了。荊州大公子不也撲了個空嗎?」

  他口中的荊州大公子就是劉表的長子劉琦。

  劉琦昨日出城,來見諸葛亮,想要求教,但是諸葛亮早已經躲出去了。

  這些都瞞不過馮玉的耳目,也就瞞不過劉協。

  劉協也是知道此事後,徹底放棄了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琮的蠢笨,他早已經在昨日見劉琮、蔡瑁與張允時領教過了。這大公子劉琦卻是個看著聰明,其實也蠢笨的。要知道諸葛亮此時與蔡家是連著親的,蔡家原本又是支持劉琮的,劉琦來向諸葛亮問計謀,又不是從前兩人有過命的交情,這不就相當於與虎謀皮嗎?

  諸葛亮避而不見,這還是好的;若是那等歹毒的,反而設個圈套下來,只怕劉琦到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黃月英擺著棋子的手微微一顫,聽到皇帝點出劉琦來訪之事,便知道自家的動靜都在皇帝掌握之中。

  荊州動亂已經三個月,她與夫君其實是避禍出城。劉表一死,朝廷的勢力介入,到時候等著他們的究竟是清算,還是起用,都在皇帝一念之間。

  兩人擺好棋子,你來我往。

  劉協是心無旁騖,黃月英卻在猶豫要不要讓,因此一時就成了不輸不贏的場面。

  便在此時,淳于陽從去而復返,在劉協耳邊輕聲道:「陛下,諸葛亮在司馬徽家中。同在的還有龐統、徐庶等人。」

  諸葛亮的童子出去尋找主人報信,暗中保護皇帝的郎官便分了一隊隱秘跟隨。

  劉協不緊不慢又挪了一子,低聲道:「那又如何?」他們這些名士,每日閒暇不都是聚在一起高談闊論嗎?比譬如諸葛亮所製作的這棋盤,少則兩人可以玩,多則六人可以玩,正合了他們平時聚會用,再多也不過是六個人。

  淳于陽在皇帝耳邊,又低聲道:「他們雖然日常也聚,但從未這麼早過。」他手下的郎官探明之後,跟馮玉帶來的人一交換消息,便覺出問題來了。

  馮玉在荊州,對於這些大族名士也是派了人盯梢的,這些人雖然是文士,但手中的力量也不容小覷,若是聚在一起,密謀些什麼事情,一著不慎,就會釀成大禍。往日諸葛亮、司馬徽等人也有這樣一人召集,數人同來玩樂的情況,但通常都是日上三竿之後,才派童子來邀請,興致高了,最多當夜就不回家,宿在一處。

  但是從來沒有像今日這樣,一大早就召集了各人前去司馬徽家。

  就好像,就好像司馬徽知道今日會有什麼大事兒一樣。

  劉協手指間夾著棋子一頓。

  他身邊的安保一向是極為嚴密的,自汪雨之事後,更是小心之上又加了一萬個小心。

  淳于陽低聲道:「陛下,不如早歸。」

  如果司馬徽知道皇帝要來,那麼在司馬徽之外,必然還有什麼人知道這消息。

  有心算無心,南城郊這一片都可能不安全。

  而此刻司馬徽府中,諸葛亮原本正與主人、龐統、徐庶等人談論荊州形勢,只是不知為何,今日司馬徽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忽然見到自己家的童兒來了,諸葛亮便叫他進來說話。

  那童兒卻只是打手勢示意諸葛亮出去。

  徐庶與龐統都笑道:「孔明快去吧,怕不是弟妹傳話。」

  諸葛亮便出門來。

  那童兒打著磕巴,躲著人小聲道:「先生快回去吧,家裡來了貴客。」見諸葛亮還要笑,忙附耳道:「是陛下來了。」

  諸葛亮神色一變,有些不敢置信,與那童兒對看了一瞬,這才入內請辭。

  徐庶與龐統都笑道:「果然是弟妹來尋你了。」

  司馬徽坐在上首,看著諸葛亮的神色有些奇怪,低聲道:「你自去吧,咱們改日再聚。」

  而另一邊草廬檐下,劉協當機立斷,起身笑道:「看來這一局朕是贏不得了。朕還有些事情,這便告辭了。」

  黃月英沒想到皇帝這麼快就要走,又不想丈夫錯過這樣寶貴的機會,此時卻也不能攔著皇帝,只能起身笑道:「妾身明日讓夫君去給陛下賠罪可好?」

  劉協看一眼陰雲密布的天色,淡聲道:「這兩日怕是都有雨了。」

  黃月英望著皇帝。

  劉協忽然問道:「夫人這裡可有諸葛先生的舊衣裳?」

  黃月英道:「是有幾身……」

  「給朕帶走吧。」

  這個要求可太奇怪了。

  黃月英看著皇帝忽然冷肅下來的神色,卻也沒有多問,匆匆入內,不一刻捧衣而出時,卻見皇帝已經不見蹤影,只那一位黑面的將軍還等在檐下。

  淳于陽接過那一疊衣裳,便要離開。

  「將軍,」黃月英叫道:「可是出了什麼事兒?」

  淳于陽轉身看她一眼,瓮聲瓮氣道:「外面雨大,夫人就不必出來相送了。」他闊步衝出檐下,解了拴在樹上的馬,在越下越大的雨中,一躍上馬,追著車隊尾而去。

  黃月英立在檐下,對著雨幕中遠去的皇帝車駕緩緩一福,眉心卻深深蹙起——究竟發生了什麼?

  皇帝車駕內,劉協取了銅暖爐,遞給曹昂。

  雖然荊州比北邊要暖和,但這冬末的凍雨一淋,還是容易激出病來。

  劉協擦著自己臉上的雨水,他沒有等從人舉傘就出來了,低聲問道:「是哪裡走漏了消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