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袁紹公然反叛,怎麼能說是好心呢?

  就算崔琰再想表現倨傲,也不能在這種根本性問題上犯錯誤,忙又道:「人心易變,袁氏十年前忠心,十年後叛亂,大將軍何進也難以預料。」

  「哦?袁紹青年時就交結群雄,朕看他是早有異心。若洛陽不亂,天下不亂,如何顯得出他來?」劉協冷聲道,唇邊掛著淡淡的諷笑,「他是天然的野心家,早就不甘於從前的地位。」從前袁家的聲望,都已經無法滿足袁紹的野心,他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登上那至高的皇位。

  袁紹反叛,身首異處,在座諸人,除非是瘋了,才會為袁紹辯解。

  崔琰也不敢再開口。

  一片靜默中,劉協淡聲問道:「清河崔氏,比之汝南袁氏,如何?」

  也有對皇位的覬覦嗎?

  這一問中的惡意叫人不敢直面。

  崔琰垂首道:「袁氏四世三公,臣等如何能與之相比。」

  劉協哼笑一聲,道:「袁氏四世三公,聲播海內;清河崔氏之於冀州,不恰如袁氏之於天下?」

  崔琰有些撐不住了,下意識看向荀彧,聲氣弱下去,低聲道:「臣一族忠於陛下,絕無二心。」

  「是麼?」劉協似信非信,一個前幾日還在袁軍中做騎都尉的人,如今對著他說絕無二心,這是在過家家嗎?但是大戰過後,最要緊的就是安撫降將與昔日「敵占區」百姓之心,是以劉協只能以此敲打崔琰,卻不能抓住不放。

  因此劉協睨了一眼彎下腰去的崔琰,見他髮際冒汗,也就不再痛打落水狗,眸光一轉,問曹昂道:「朕方才說到哪兒了?」

  曹昂接到皇帝的目光,微微一笑,道:「陛下才說到冀州青壯有三十七萬之數……」

  這一次崔琰便如鋸了嘴的葫蘆,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了。

  劉協轉身向上首走去,仿佛剛才那一場小小的風波根本沒有發生過一般,平淡而又從容道:「冀州青壯有三十七萬,人口近四百萬,六十多萬戶。這相當於半個國家,處理不可不小心。朕今日召見你們幾人,也是想聽一聽你們這些『當地人』的意見。如今最要緊的事情是兩樁,一是減輕田租賦稅,二是抑制土地兼併……諸君有何高見?」他目光掃過,只見崔琰垂首站在荀彧身後,乖巧得仿佛一隻打盹的鵪鶉。

  恰好曹昂也從崔琰身上收回目光來,與皇帝隔空一望,都看到對方眼中的笑意。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明天見!

  第187章

  當日潁川郡府之中, 劉協聽過崔琰、沮授、韓禮與荀彧等人對冀州減免賦稅抑制兼併的意見後,又留下荀彧、同時召見了陳群與鍾繇。

  此時潁川三大氏族,便是荀氏、陳氏與鍾氏。

  這其中荀彧一直在曹操身邊出謀劃策, 鍾繇原本一直跟著皇帝,做到了尚書郎, 幾年前被調出長安,做了司隸校尉, 督領關中兵馬。在這場對袁紹的大戰中, 鍾繇從關中湊出了兩千匹戰馬送來,算是很有幫助。平定袁紹後, 鍾繇便應召趕往兗州來。只有陳群先後跟隨劉備與呂布,但少年時與荀彧等人也相熟。

  劉協見他們三人, 問人才選拔之事。

  其實士族雖然長遠看來,門閥政治是阻礙社會發展的,但在此時, 士族中的人卻代表了當代的先進思想。然而就算是先進人士如荀彧、陳群與鍾繇, 能想出來的辦法,也還是給人才分三六九等,然後安排不同的職位。這跟劉協此前要曹昂和楊修做的事情是相似的, 非常依賴於有選擇權之人的清正。此時的曹昂與楊修是清廉公正的,但如果這個位置上來的人腐朽了,那整個制度就會一敗塗地, 根本拉不回來。所以這只能作為過渡期的權宜之計,而不能作為治國的長久方針。

  劉協只聽他們議論, 便心中有了底,知道「科舉制」在當下,不僅僅是有客觀現實上的阻礙, 在世人觀念中也有很大的壁壘。這些人不是曹昂,他也不會在時機還未成熟時就吐露,因此只聽他們議過,含笑點點頭,道一聲辛苦,沒有表態。

  一時荀彧、陳群與鍾繇都退下。

  劉協起來走動著舒散筋骨,對曹昂道:「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這話既是對曹昂說的,也是說給他自己聽,「急不得吶。」

  話音未落,忽然外面傳來一陣喧譁聲。

  郡府之中,都是皇帝的郎官護衛,覲見之人到此也都是屏息凝氣,會有這樣的喧譁聲,著實不尋常。

  劉協眉頭微皺。

  曹昂已然搶出門去,「臣去看看,是何人在此喧譁。」他一步邁出去,望見來人,不禁一愣。

  劉協見他背影愣住,也走上前來,探頭一望,卻見兩位少年打得不可開交——正被眾郎官分開。那兩名少年,一名正是曹丕,另一名雖然不認識,但看容貌與袁譚有幾分相像。

  曹昂低聲喝道:「曹丕,何事鬧到御前來?還不快請罪!」

  那兩名少年這才從彼此憤怒的對視中醒過來神,曹丕還未有動作,那位與袁譚有幾分相像的少年已經衝上前來。

  曹昂立時戒備,擋在皇帝身前。

  那少年卻並不是要衝進來,到了跟前,「噗通」一聲跪了,憤懣道:「陛下明明下令,袁氏余者皆除罪。曹二公子如何能搶奪□□?實在羞辱於我!」

  劉協戳了戳曹昂肩頭,示意他讓開,走出來一看,卻見那跪著的少年生得眉清目秀、此刻雙目含淚、臉色因為憤怒而漲紅,看著就叫人覺得他是受了好大的委屈。劉協想了一想,問道:『你是袁氏二公子袁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