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昂與皇帝相伴近十年,當下第一次聽到這等言論,既感震動,竟又覺得是皇帝會做出的事情。他細細回想從前皇帝泄露的隻言片語,此時只覺「原來如此」。

  曹昂已經習慣了每當皇帝有所提議,便立時跟進具體措施,此時顧不及心中撼動,已是順著皇帝的思路考慮開來,輕聲道:「您這是為萬民之心,可是此舉是要天下攘動的。陛下雄才大略,興許能把持得住局面,順利將這大好河山交給能讓您放心的繼任者手中。可是繼任者再選繼任者,天下形勢變幻,後來者未必還能有如陛下一般的手腕。一旦後來者不能服眾,便又是禍患無窮。」他其實還未能完全明白皇帝的意思,但已然被皇帝的態度感染,雖然語氣仍是一貫的溫和,聲音卻已帶了輕輕的顫抖之意。

  「你說的對,所以還需要一個能與之適應的、好的制度。這就需要慢慢琢磨了,不是一夕之間能夠定下來的。其實從前秦始皇、漢高祖時,開國之初定下的許多制度都是好的,是與當時的天下情形相適應的。可是時移世易,當權者各為私利,原本的制度非但不能約束他們,反倒成了他們的利器,逼得百姓要揭竿而起。」劉協察覺自己說得深了,頓了一頓,轉回話題,輕聲道:「此事朕不曾對旁人提起,如今也還不過是一點想法。朕也只是先跟你透個底,免得你再去忙什麼劉壽之事。」

  曹昂清楚皇帝的脾氣,他雖然說只是一點想法,但必然已是無可更改,因憂心忡忡道:「沒有萬全之策前,陛下切莫再與旁人提起此事。」

  「朕知道輕重。」劉協望著他發愁的模樣,不禁微笑起來,想起上一世的事情,有些悵然,當初若能把話說開,是否結局會不同?這絲惆悵不過轉瞬即逝,他的神思又回到當下來,低聲問道:「子脩果然沒有再瞞著朕的事情了嗎?」

  曹昂搖頭道:「再沒有了。」

  劉協拖長聲調「哦」了一聲,慢吞吞道:「可是朕問過醫工……」

  曹昂「啊」了一聲,反應過來,忙道:「臣一時沒想起這事來……」他的確是忘記了,滿腦子都是皇帝方才放出的重磅言論。

  「你也不想想,那是宮中的醫工,你要他們掩飾你的病情,他們又豈敢瞞著朕?」劉協嘆氣道:「他們得了你的話,先放你走了,卸了他們自己身上的差事。回頭再告訴朕事情,又不擔半點干係。」

  曹昂雖然是信臣,能力卓越,但比起他這個兩世的皇帝來,御下的手段還是欠了火候。

  劉協望著曹昂蒼白的面色,心中且喜且悲。

  若不是得知醫工所報的子脩病情,他大約不會選擇把話說開。子脩的病情,無形中為他洗刷了很多的嫌疑。而上一世的遺憾,又促使他選擇賭一把,至少已知是錯的路,便不要再一次踏上。

  曹昂垂眸道:「宮中醫工,陛下是清楚的,總是要把病情誇大幾分,如此治好了是功勞,治不好也不是罪過。陛下不必放在心上。」

  「朕知道的。」劉協頓了頓,又道:「待擒住袁紹,要他交待究竟是何毒物,總有法可解的。」

  曹昂只管點頭,心神還在皇帝那一席話上。

  劉協緩緩起身,望向北邊被火光燒得發紅的天際,這漫漫長夜即將過去。

  他彎腰撿起篙竿,輕輕撐船靠岸,低聲道:「況且老死在皇位上,又豈是什麼美事。」他上一世已然經歷過,此生不想再重複那無謂的磨難,輕笑道:「待海清河宴,朕駕一葉扁舟,臨風攬月,豈不美哉?」

  曹昂微怔,抬頭望去,只見皇帝年輕的面容上漾著笑意,如出水清蓮,遠離了世間紛擾。

  他忽覺鼻酸,忙低下頭去。

  雖然皇帝聰慧多謀,不管是何等的險境中,都有昂然的勇氣與處變不驚的鎮定。

  但在這亂世中,肩挑祖宗基業與天下萬民,陛下他……一定也會疲累的吧。

  倘若有的選,陛下是更願意做皇帝,還是如他所說,駕一葉扁舟,週遊天下,而不令人知其姓名呢?

  船已靠岸,天色將明,劉協一躍上岸,回身伸手,笑道:「子脩,來。」

  曹昂在晃動的船上站起身來,握住了皇帝伸來的手,借力走上岸來。

  兩隻手交握的那一瞬間,曹昂下定了決心。

  不管陛下選的這條路,多麼奇險孤絕,他都會以餘生追隨。此志,至死不渝。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12-27 18:02:43~2020-12-28 11:24:5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莉水手 3個;青青翠微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周公瑾 10瓶;飄緲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74章

  劉協回到官渡大營時, 正遇上張郃、高覽領著三萬袁軍來投降,而留守大營的馬超與曹軍面對兩個時辰前還曾交戰的敵人,不知道該不該相信張郃等人的誠意。

  馬超斜眼觀察著張郃、高覽二人, 躬身對劉協低聲道:「陛下,小心這些人詐降。末將以為, 信不得。」

  畢竟袁軍人多勢眾,就算火燒烏巢得手, 斷了袁紹在黃河南岸的糧道, 但也不至於立時就有大將領兵叛逃了。

  張郃與高覽有些緊張得盯著這位剛剛出現的黑袍年輕人。

  他們吃了敗仗,回到袁紹軍中, 又聽說了謀士郭圖等人讒言暗害之事,一來生怕袁紹偏聽偏信, 將他們治罪,畢竟剛直的謀士田豐已經被下獄了;二來對袁紹屢屢出昏招的狀況也感到灰心,索性便領兵來投奔了曹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