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協失笑,繼續道:「所以朕這第二件事,便是要你去選宮女中得力之人,要她們也學騎射,學用兵刃。」

  劉清一愣,下意識道:「女子力弱,縱然學了,又哪裡能敵得過那些強人盜賊……」

  「這話是誰告訴你的?」劉協正色道:「商時有女子婦好,為商王武丁之妻,那就是有名的善戰將軍,掌一軍權柄,東征西討,攻克周邊二十餘方國,功勞既大,威望也高,連國家祭祀占卜,都由她來做。」

  劉清還是第一次聽說婦好之事,聞言便想,既然從前有這人做得女將軍,她便沒道理操練不出眾宮女來。她想了一想,猶豫道:「既然這婦好做得,想來我也做得。」

  劉協一笑,道:「正是這個道理。朕從御林軍中挑得力之人過來,叫他們佐助你。」

  劉清笑道:「你那御林軍精貴,來我這裡教宮女,豈不是大材小用了?我這裡就叫張繡帶幾個兵過來便是。」

  「這卻又不對。」劉協耐心解釋道:「朕為何要你們先學會了騎射,再親自督看宮女操練?若要省事快速,只叫底下武人去教便是。你平日裡用了心,這些服侍你的人到了緊要關頭才會忠心於你,捨命護主。你要張繡的人來教,這些宮女與張繡的兵相熟,到時候里外互通,防不勝防。若在承平之時,自然可以用人不疑。但這等亂局之中,再小心也不為過的。」

  劉清心中一跳,看向場中馬上的張繡,恍惚間想起這原是追隨董卓之人,默了一默,道:「我聽皇帝的安排。」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銅宸申的深水魚雷,三點水的淺水炸彈+火箭炮,artemis的火箭炮+手榴彈+地雷,還有青青翠微的地雷。

  大家這麼熱情,竟然把本文送上霸王票月榜了。話不多說,今天三更吧。

  我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存稿……

  第96章

  劉協又道:「你放心, 朕並非要宮女以舞刀弄槍為先。你仔細留意著,就中聰慧曉事的,結一個名冊呈上來, 每日便教她們讀書寫字。又有手腳麻利、做事穩妥的, 也結一個名冊呈上來, 朕派醫官教她們治病救人。」

  劉清聽到最後,難掩詫異之情,道:「治病救人?」

  劉協沉聲道:「大兵過後,定有大疫。到時候救扶病人,朝廷如今的人手是遠遠不夠的。況且今年又是暖冬, 眼看就轉過年去了, 一片雪花沒落。沒有厚雪覆蓋, 地里的害蟲便凍不死, 來年且要鬧蟲災的。一旦成了缺糧之態,更不知要如何收場了。」

  劉清只慶幸今冬不似往年要凍死人, 倒沒想到蟲害之事,此刻明白過來, 也不禁擔心,小聲道:「當初董卓藏在眉塢的糧食, 不是說夠三十年用的麼?」

  劉協道:「養他私家那點人, 三十年是夠了。可是要養這偌大的長安城, 養這天下,哪裡能夠呢?好在屯田已初見成效,明年縱然有蟲害, 只要減產不過十分之三,廩給流民老弱,便總能維持下去。」

  劉清這才鬆了口氣, 笑道:「好在皇帝你萬事想在前頭。」

  劉協卻仍是鎖著眉頭,婉拒了劉清共用膳食的邀請,匆匆回未央殿見人去了。

  皇帝的意志在宮廷很快得以貫徹。

  數日後,遴選出的三百名力健年少宮女將跑馬場台下站得滿滿當當。

  黃門令汪雨宣讀了皇帝的旨意,又訓誡道:「這是要緊的差事,你們需打起精神來,拋開從前愛潔喜淨的性子,當真到了戰場上,敵人難道還會給你換衣裳的功夫?一應雜事,都要等放課了才許去做。」他疾言厲色轉述完皇帝的話,走下台來,已換了笑模樣,同劉清等人道:「這都是陛下對她們的厚望,殿下若沒有旁的話,奴這便回未央殿復命去了。」

  劉清打量著跟隨汪雨前來的十名羽林衛,見個個青年英俊、披甲牽馬,因笑道:「你自去便是。」目光仍在新來的眾羽林衛身上打轉。

  汪雨便一躬身離開了跑馬場。

  而伏壽站在劉清身後,聽到汪雨轉述皇帝的話,忽然心中一跳,想到自己那日便是去換衣裳錯過了——難道竟落在了皇帝眼中?他當時沒有發作,卻到今日借著汪雨之口來告誡眾人。她這樣一想,便覺羞窘難堪還有幾分委屈,忍下忽然湧上來的淚意,捏緊了騎裝的袖口。

  她不是的。

  她並非貪圖享受、不肯用功之人。

  陛下若是這麼想她,那他就想錯了。

  伏壽咬住下唇,目光堅定,她定要證明自己!

  長安城中,興平二年的冬,就這麼波瀾不興得過去了,一冬只有年尾兩日的夜裡落了雪。那薄薄的雪花,落在地上,清晨看時就好似秋天的霜一般,不等太陽掛上中天,便已經在晨起人的走動間消亡了。

  元旦,在文武百官見證下,劉協舉行了親政大典。

  如今少帝已死,劉協便是先帝唯一的兒子。男子二十而冠,原是要親長取字。劉協為皇帝,便為自己取字「伯和」,十四加冠親政。

  隨著皇帝親政,改元「建安」。此前如楊彪、士孫瑞、淳于陽這等官職升遷,也都經由尚書台用印,正式布告天下。新君初政,總是要有恩旨的,劉協也不能免俗,廩給老弱的用度,又每人添了一斛米,郡縣老人,年在七十以上者,還能得一塊肉。只是新君繼位或是改元之時,例行的大赦卻沒有了。朝廷數年間,先是靈帝繼位改為少帝,後是少帝更為劉協,又屢次改元,可以說是連年大赦。在劉協看來,頻繁的大赦乃是社會動盪的成因之一,此時他能做主,便將大赦一條從恩旨中劃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