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挾持了柔夫人的假道士走到呂布跟前,心知今日戰是死,不戰回去闔家同死,竟意圖再刺呂布。呂布反應迅速,一刀橫斬,立斃此人。

  柔夫人經此變故,又哭又抖,腳下一軟,便坐倒在地,仰面望呂布,只泣道:「將軍……」眼見呂布伸手扶起了自己,才稍覺安心,就聽呂布問道:「夫人到底是誰的人?」

  呂布將她拽起來,盯著昔日枕邊人,卻仿佛盯著獵物的餓狼。

  柔夫人掙開呂布的手,跪在呂布面前,將從前在董卓府中與他結緣後,如何在黃鶯兒唆使下假作有孕,如何入呂布府中後又假作落胎等事一一說了,末後泣道:「妾身一步行錯,步步皆錯。誰知釀成今日大禍。從前不敢告訴將軍,然而今日險害了將軍性命,妾身縱被休棄,也不敢再瞞將軍。」

  原來那引路的假道士領著柔夫人與黃鶯兒往後殿去後,徘徊片刻,聽得外面喊殺聲,雖然奇怪怎麼提前了,只能先穩住柔夫人與黃鶯兒,猶豫了片刻,仍是按照上頭的命令,要先殺黃鶯兒。

  黃鶯兒大驚,情急之下便什麼都說了,道她原是與他們一夥的,不知哪裡出了紕漏。彼時,她死死撐著假道士的手臂,連聲道:「我原是尚書王允的女兒,你如何要殺我?」

  那假道士冷笑道:「要殺的正是你這假女兒!」

  黃鶯兒心涼,才知王允竟是真要殺她。

  而在一旁的柔夫人還有什麼不明白?

  好在呂布的人馬及時趕到,倒是暫時救下了黃鶯兒性命。

  黃鶯兒見柔夫人向呂布吐露實情,心知自己性命此時只在呂布手上,忙膝行上前,一行泣一行喊,道:「將軍救我!原是尚書大人逼迫我來行此事!他騙我做了女兒,如今卻又要來殺我!」

  「王允何在?」呂布攥緊了黃鶯兒的脖頸。

  黃鶯兒面色青白,知無不言,道:「咳……上次見面,王允就在觀中。從前見面,有時約在山腳下的逆旅後院……咳咳……」

  呂布萬萬沒想到枕邊人竟與王允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一想到從前以為柔夫人有孕,恐董卓察覺,他鋌而走險,宮門外伏擊董卓,竟全是王允設下的圈套。一想到他今日毫不設防,前來道觀求子,一腔誠心愛意,也全為王允利用,布下殺局。呂布只覺口中鐵鏽味濃重,恐怕一開口就要噴出血來。他頭痛欲裂,要倚靠著手中長刀,才能直身而立。

  原來他曾有的惶恐憤怒,原來他遭受的天下譏笑,不過因為王允鼓掌之間的小計謀。

  一念至此,呂布仿佛又看到了王允向他看來的眼神。

  那樣的不屑、輕蔑,不願視線在他身上稍作停留。

  「咳咳咳……」黃鶯兒拍打呂布的手漸漸無力松落。

  呂布回過神來,大掌一松。

  黃鶯兒直直墜落下去,橫倒在地,面色紫脹,已是沒了呼吸,竟給呂布恍惚中活活掐死了。

  柔夫人雖知黃鶯兒可恨,然而貼身婢女就此殞命,親見呂布殺人,也覺膽寒,跪坐在地,見呂布目光掃來,不禁瑟縮躲避,恐怕自己就是下一個黃鶯兒。

  「走!」呂布目光掃過柔夫人,冷硬漠然,心知道觀不是久留之地,率眾而出,帶著一腔狂怒仇恨,直撲黃鶯兒口中山腳下的逆旅。

  王允等候在山下逆旅中。

  這是他的習慣。

  當初宮門外使呂布撲殺董卓,他就坐在百丈外的馬車中監視。

  如今殺呂布,他也坐等在山腳下的逆旅中,隨時掌控情況。

  殺呂布,嗐。

  王允給自己斟了一杯茶,心道,他做出這個決定,只能怪呂布。小皇帝初生牛犢,不知利害,退涼州軍之事成了,便以為自己能理政事了。哪裡會這麼容易呢?又偏信呂布,甚至要放呂布往三輔之地去。小皇帝看不清楚,他卻看得清楚。呂布一旦帶兵出城,手下這三萬兵馬便成了私兵,假以時日,尾大不掉,公然又是一個董卓。屆時他固然要放權,這大漢天下又不知要改姓歸誰。

  一回生二回熟,有殺董卓之事在前,王允此時如法炮製,再殺呂布,已是駕輕就熟。可惜朝中如他眼光長遠之人沒有幾個,殺呂布便又不同與殺董卓,只能他自己秘密行事,不好聯盟行刺殺之事,事後也不可張揚,總要顧及小皇帝的情面,只好謊報為山匪流兵所為。

  王允事事想得周全,只等山上道觀傳來捷報。

  誰知先見觀中起火,又見了山門逃下來報信的兩個手下,王允便知事情有變,只不知黃鶯兒是否已殺,會否暴露了他,忙派人催問安排在道觀外的暗哨,卻不見一人回來。

  王允再也無法氣定神閒喝茶了。他雖精於暗殺,卻不通兵法,不懂要在山腳再伏一隊人馬,又要遮人耳目,只簡裝輕行而來,心知今日失手,再要殺呂布已無機會,鑽入馬車,忙就往城內趕去。

  呂布提著一顆心,衝到山腳下,卻見逆旅之中人去店空,查馬糞猶有餘溫,便知人未走遠,當即帶人沿路狂追。

  當下王允在前乘馬車逃入長安城內,呂布帶兵騎馬追擊在後。

  兩方人馬一追一逃,至於長安城中道大街上,呂布帶兵衝過王允馬車旁,擦肩而過一瞬間,呂布認出了王允的車夫。

  此時車夫便好比後世的司機,都是用親信之人。

  呂布與王允相處日久,見過王允車夫許多次。王允也見過呂布牽馬親兵許多次。




章節目錄